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接诊的69例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依那普利组及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组,每组23例.疗程为6周,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7.9%;依那普利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47.8%;联合用药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值均<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心悸3例、下肢水肿3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1%;依那普利组头痛2例、头晕3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30.4%;联合用药组心悸1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4.3%;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单药组(P值均<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不良反应也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依那普利10mg/d,均1次,天。B组单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1次/天,疗程均为4周。服药2周后,如血压达到130/80mmHg(1mmHg=0.133kPa)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删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治疗4周后,A组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1例;B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A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B组(85.7%)(P〈0.05)。结论: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对心、肾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依那普利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每组30例,三组均治疗5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情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依那普利组治愈5例,好转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7%;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愈7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为恶心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依那普利组头疼3例、头晕4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心悸4例、下肢水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卫生站自收治的16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缬沙坦组(B组)及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用药组(C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评价,联合用药C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5.5%、90.9%,均显著高于A组(43.6%、67.3%)和B组(40.0%、69.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A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11例次,占20%;B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9例次,占16.4%;C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4例次,占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1次口服,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1次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后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B组降压明显,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总有效率A组为78.8%,B组为9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例轻微头痛,B组1例患者肝功能轻微异常,均未治疗。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有协同降压的作用,降压幅度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有效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几组抗生素联合配伍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8例盆腔炎患者分为3组,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组87例(A组),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注射液组62例(B组),氨苄西林钠联合甲硝唑组39例(C组)。疗程为1周。结果188例盆腔炎患者经治疗后治愈96例,占51.1%;显效44例,占23.4%;有效21例,占11.2%;无效27例,占14.4%。总有效率85.6%。A组总有效率(94.2%)显著高于B组(79.0%)、C组(76.9%)(P〈0.01)。急性盆腔炎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慢性盆腔炎患者(81-3%)(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盆腔炎疗效较佳,为基层医院治疗盆腔炎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B组20例和C组25例。A组予缬沙坦口服治疗,B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C组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均能坚持服药治疗。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比单用缬沙坦或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更有效,但对不同个体应采取不同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1989年2月~1992年4月,我院应用脉络宁、高压氧治疗脑梗塞121例。随机分为三组。脉络宁(A)组39例,高压氧(B组)30例,脉络宁加高压氧(C组)52例。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为脑梗塞。据1986年全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型,疗效判定分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治疗方法:A组:入院后予脉络宁20ml/d14天为一疗程,用2~3疗程。B组:入院后予单人高压纯氧治疗舱,压力2.5ATA,升压45’稳压45分钟,减压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疗程,用1~3疗程。C组:脉络宁20ml/d病情稳定后一周加高压氧舱治疗。治疗结果:A组39例中,基本治愈6例,显效12例,好转14例,无效7例。B组30例中,基本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C组52例中,基本治愈38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1例。病情与疗效比较:轻型34例(A组10例,B组10例,C组14例),三组疗效均为100%。中型44例(A16,B10,C18)中,有效率分别为87.5%(14/16),90%(9/10)100%(18/18)。重型43例(A13,B10,C20)中,有效率分别为62%(8/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人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贝尼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服用:盐酸贝尼地平4mg,晨起后服用,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每日2次。B组26例,盐酸贝尼地平每日4mg,晨起后一次服。每周监测3次血压、心率情况,4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B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1%;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晕2例,胸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B组面红2例,心悸2例,头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4.6%,B组中有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尼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依普沙坦600mg,1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用药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红霞  赵江 《海峡药学》2016,(3):146-14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C组患者给予醋氨己酸锌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在治疗期间统计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痛、头晕、腹泻、食欲不振等,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C两组患者(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 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B、C两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的无效率与 C组无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者头痛、头晕、腹泻、食欲不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 B、C 两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的头痛、头晕、腹泻、食欲不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或单独使用醋氨己酸锌的临床效果,且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将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给予依那普利5mg/次,每天2次,血压平稳后可增至10mg/次,每天2次;同时给予氨氯地平5mg/次,每天1次。B组仅给予氨氯地平5mg/次,每天1次。8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降压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B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9〈0.05),且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62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口服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加服金水宝胶囊。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我院不同雾化吸入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为制定哮喘发作时治疗的最佳方案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0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62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组存基础治疗上+氧驱雾化(生理盐水5ml+药物),A组药物为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2mg+沙丁胺醇5mg+沐舒坦15mg;B组药物为地塞米松10mg+沙丁胺醇5mg+α-糜蛋白酶4万u;C组药物为布地奈德2mg+特布他林5mg+沐舒坦15mg。结果A组显效33例,有效1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7%;B组显效29例,有效1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C组显效34例,有效1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均缓解,肺内哮喘鸣音消失。A组哮喘显著缓解时间(2.65±1.1)天,肺内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3.2±1.3)天;B组哮喘显著缓解时间(3.1±1.6)天,肺内哮呜音基本消失时间(3.7±1.7)天;C组哮喘显著缓解时间(2.2±0.9)天,肺内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2.9±1.1)天,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用药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禁忌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合,充分利用各种药物的特点,避开它们的缺陷,以发挥最大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40-1841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单一用药时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4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联合治疗组(A组)200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2.5~5.0 mg,每天1次,同时服用美托洛尔12.5~25.0 mg,每天2次;苯磺酸氧氧地平组(B组)100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天1次,可增加至10mg,每天1次;美托洛尔组(C组)100例,服用美托洛尔12.5 mg,每天2次,渐加至50 mg,每天2次.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每周依据血压、心率调整1次用药剂量,尽量使血压达到目标值.结果 降压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为96.5%,与B组84.0%及C组7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心率无明显变化,B组心率加快,C组心率减慢,且A组与B、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B组主要有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C组主要为心动过缓、新发糖尿病等,A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时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秀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75-1676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内窥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9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每晨口服;B组38例,给予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餐前服;C组43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每晨口服及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餐前服。三组疗程均4周。治疗期间每周复诊时记录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于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各组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率为51.3%(20/39),总有效率为84.6%(33/39);B组显效率为47.4%(18/38),总有效率为81.6%(31/38);C组显效率为69.8%(30/43),总有效率为90.7%(39/43)。三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效率C组为69.8%,A组为51.3%,B组为47.4%;C组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 组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依普沙坦600mg,1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新友 《北方药学》2011,8(5):15-1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及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6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28±10.20)岁。经知情同意、排除禁忌症,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单药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组(B组)、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组(C组)各30人,三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程、基础疾病构成等基线具有可比性。经两周药物洗脱期后,A组给予依那普利5~20mg/qd;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mg/bid;C组给予依那普利5~10mg/qd。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mg/bid,总疗程8周。以坐位舒张压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全面体检,做胸部X线、心电图、化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血糖等,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A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6.7%;B组:显效1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6.7%。C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血压下降值:治疗4周末A、B、C三组分别为(7.1±6.6)mmHg、(7.±6.3)mmHg、(11.6±6.1)mmHg;治疗8周末A、B、C三组血压下降值分别是(14.0±12.9)mmHg、(13.9±13.1)mmHg、(18.2±12.2)mmHg;临床疗效及血压下降值,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C组比较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袁保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38-1839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素α-2b(100万IU),肌内注射,连用5d,同时给予消肿止痛膏。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b^-1·d^-1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周。两组患儿均接受维生素C、维生素B和氨基酸等支持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腮腺肿胀消失时间、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6.4-0.3)d、腮腺消肿时间为(3.9±0.5)d,短于对照组的(3.5±0.4)d、(6.4±0.4)d(t=4.42、4.23,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