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中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20%。结论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配合非手术治疗是提高SAP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实验组,同期34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诊断明确后24h内行动脉内微泵施他宁针等持续灌注,视病情3~9d拔鞘管。结果介入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在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日、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明显,可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分为区域灌注组(32例)和常规给药组(31例)。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其中导管置于脾动脉14例,腹腔动脉10例,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用微量泵持续24h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拔管。常规给药组用静脉榆注药物,药物用量及剂量完全同区域灌注组。结果灌注组治疗后48h腹部体征明显改善,腹痛减轻,6~9d症状全部消失,病情无复发,疗程平均17d,均痊愈出院。常规给药组治疗后5~7d后腹部体征改善,病情有反复,疗程25d至2个月,平均37d。常规给药组死亡4例。结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迅速有效地缓解腹痛和腹胀等症状,血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下降快,恢复早,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诱因多、严重并发症多的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其死亡率较高。国内各地医院报道不一,平均20—30%。随着生长抑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他对控制胰腺坏死区扩大。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MOP)起到关键作用,目前非手术治疗生存率达90%左右。现将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过程凶险、不易控制,并发症、病死率高.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宜避免手术,以保守疗法为主.我科2001年6月~2004年6月,通过早期介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除1例穿刺处出现假性动脉瘤外,均在精心护理下,得到完全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适当改进,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死亡率、ICU滞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胰腺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胰腺炎在治疗意见上已较为统一,但由于其病势凶险,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误治,特别是赃误治疗时机。现就我院近7年来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6~79岁,平均57.4岁。二、误  相似文献   

10.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机体可产生大量炎症介质,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变化快,病死率极高。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维持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胰腺、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善以及恢复,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CRRT是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F),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及血清生化指标和APACHEⅢ积分.并根据置换液流量分为:A组(30~45ml/(h·kg)及B组(45~60ml/(h· kg),观察2组患者治疗24h后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结果 治疗后患者生命征逐渐平稳、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血清淀粉酶(AMS)、三酰甘油(TG)、丙氨酰转移酶(GPT)、总胆红素(TB)、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尿淀粉酶(AMS)均明显降低(P<0.05),低氧血症纠正(P<0.05),APACHEⅢ评分由治疗前(96.1±33.5)降至(48.9±13.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82例患者65例痊愈,存活率79.3%.B组治疗24h后对呼吸和心率的改善较A组明显(P<0.05).结论 CRR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高流量组较低流量组更有利于早期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PA)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营养状况及平均住院天数、感染率及高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升高。EN组的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TPN组(P〈0.05)。结论早期EN在SPA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发病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明贤  贾林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0):902-90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发病特征,包括病因、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提出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SAP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AP男性多见,为女性的1.3倍;胆石症为主要病因(45.1%)。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酗酒(分别为16、2%、15.0%);误诊率9.8%,并发症发生率48.6%,治愈率74.0%,病死率26.0%。结论SAP病情复杂,容易误诊,治愈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量化肺部物理治疗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ICU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112例,在肺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量化肺部物理治疗的步骤和方法,用三步缩唇呼吸法、四步有效咳嗽法、五步有效叩背法、六步雾化吸入法、吹气球、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等肺部物理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气管插管率、抽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入住ICU时间。结果经量化的肺部护理方法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气管插管率为7.14%(8/112),入住ICU时间为(10.00±7.85)d,积极有效的控制了急性肺损伤。结论量化肺部物理治疗是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肺部护理的有效护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ICU和急诊ICU收治的135例SAP患者,按住院号末位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血浆置换组(66例),常规组入科后立即行CRRT治疗72 h,血浆置换组入科后立即行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血清学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滤器寿命。 结果血浆置换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87.88%(58/66)vs. 65.22%(45/69),χ2 = 9.579,P = 0.002]。血浆置换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11.4 ± 1.5)d vs.(21.3 ± 2.8)d,t = 2.979,P = 0.004]。治疗后,血浆置换组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血清淀粉酶[(103 ± 24)U/L vs.(267 ± 60)U/L,t = 2.419,P = 0.021]、C反应蛋白[(51 ± 8)mg/L vs.(129 ± 19)mg/L,t = 4.574,P< 0.001]、白细胞计数水平[(8.9 ± 0.5)× 109/L vs.(11.5 ± 1.0)× 109/L,t = 2.059,P = 0.046],以及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06%(4/66)vs. 34.78%(24/69),χ2 = 16.930,P<0.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7.58%(5/66)vs. 30.43%(21/69),χ2 = 11.340,P<0.001]和胰性脑病的发生率[9.09%(6/66)vs. 39.13%(27/69),χ2 = 16.480,P = 0.002]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血浆置换组平均滤器寿命明显长于常规组[(24.7 ± 2.3)h vs.(12.1 ± 1.4)h,t = 4.829,P<0.001]。 结论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滤器寿命,提高体外循环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检测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32例SAP住院患者入院即刻以及24、48、72h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并记录Ranson评分;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Ranson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①SAP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②SAP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白细胞计数(WBC)、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红细胞比容(Hct)、血白蛋白和血钙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入院48 h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Ranson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29,P=0.001).③胰腺CT分级D、E级的SAP患者D-二聚体水平(mg/L)显著高于B、C级(1.18±002、1.23±0.01比0.90±0.02、0.93±0.01.均P<0.05).④SAP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入院24 h、48 h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MOF者(24 h:1.26±0.02比0.93±0.02,48 h:1.25±0.02比093±0 02,均P<0.05).结论 S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入院即刻单次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很好地反映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流(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本院普外ICU收治的74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LAI组30例,常规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LAI组患者SAP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病死率比常规治疗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AI在降低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有较好疗效,这是治疗SAP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后的最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出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组13例,采用常规疗法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组13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数值和血气分析指标等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 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5例,治愈21例,存活率为80.8%,其中普通组死亡4例,存活率为69.2%;研究组死亡1例,存活率为92.4%。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周的有效治疗,普通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T)、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脉搏、C-反应蛋白(CRP)均呈下降趋势(P0.05),pH、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组间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普通组。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不仅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疗法,且最终存活率也很高,适合ICU病房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加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承气汤口服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白细胞计数、淀粉酶、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及病死率,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未见明确与中药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西药加中药口服联合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