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组每次睡前口服25mg,每天1次,连服3个月。桂枝茯苓胶囊组每次口服4粒,每天3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中激素水平及子宫肌瘤大小。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子宫肌瘤缩小,临床疗效无差异。桂枝茯苓胶囊组未见不良反应,米非司酮组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降低雌激素作用明显。结论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次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连服3个月。观察组每次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4粒,每天3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中激素水平及子宫肌瘤大小。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秀洁  李青 《海南医学》2008,19(5):94-95
目的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组每次睡前口服25mg,每天1次,连服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服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每次口服桂枝茯苓胶囊4粒,每天3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中激素水平及子宫肌瘤大小。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子宫肌瘤缩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激素水平差异明显,联合用药组停药后短时间内月经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米非司酮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加桂枝茯苓胶囊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方法:30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天,连服6个月后改服桂枝茯苓胶囊3片每次,每日三次,连服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血生殖激素水平、子宫血流阻力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缩小(P<0.05);血生殖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P<0.05)。血液流变学方法表明:全血还原比粘度和全血比粘度降低,红细胞比容下降,血浆比粘度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加桂枝茯苓胶囊通过降低生殖激素水平,减少子宫血流,改变血液流变学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54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年龄42~52岁,口服米非司酮12.5mg/d.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部分病例绝经,肌瘤缩小,部分小肌瘤消失,可作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肌瘤较小,经期长,血量多的患者,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各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肝功能检查各一次,对比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的大小、性激素的变化、肝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在子宫和肌瘤缩小率、性激素水平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后各组的肝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良好,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54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年龄42~52岁,口服米非司酮12.5mg/d。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结果 用药过程中均闭经,部分病例绝经,肌瘤缩小,部分小肌瘤消失,可作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肌瘤较小,经期长,血量多的患者,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路阳  曹敏 《中外医疗》2011,30(13):127-12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B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的体积和性激素水平。结果 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生殖激素FSH、LH、E2和P平均水平下降明显,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与米非司酮剂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服,3个月后观察闭经、月经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缩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的平均值(11.3+4.72)cm3,对照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平均值为(18.83+7.45)cm3。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68例。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于月经第1天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口服,米非司酮每天10mg,睡前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剂量同前,疗程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E2、子宫肌瘤的体积及子宫的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后无效8例,研究组的痊愈率达41.7%,高于对照组3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X2=4.923,P〈0.05),两组治疗前E2、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E2水平、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研究组E2、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能明显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降低E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A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0.93g,每日3次,米非司酮25mg,每日1次,均连服3个月.B组单独口服米非司酮,服药方法同A组.结果2组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2组瘤体平均体积均缩小,A组瘤体平均体积缩小较B组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桂枝茯苓胶囊与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82例,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西药治疗子宫肌瘤均可达到缩小子宫与肌瘤体积的目的,但桂枝茯苓胶囊药物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例根据症状、妇科检查、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睡前服,桂枝茯苓胶囊1次3粒,1日3次,连服3个月。结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症状消失,子宫肌瘤完全消失率50%,明显缩小率37.5%,无效率12.5%,壁间肌瘤治疗效果最好。结论 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06例平均分成2组,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每天服用1次米非司酮10 mg,同时每天还口服3次桂枝茯苓胶囊,每次4粒,连续服用3个月;参照组只是每天服用1次米非司酮10 mg,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对血中的激素水平和子宫肌瘤的大小进行检测。结果2组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减轻甚至消失、子宫肌瘤的体积也有明显的减小、血红蛋白也有所上升,血清激素有明显的下降,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参照组好(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青竹 《当代医学》2014,(24):145-146
目的 对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山东省东明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2012年10月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10mg/(次·d)米非司酮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即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4粒/次,3次/d。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药物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均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其肌瘤的大小.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芩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相似文献   

17.
贺卫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38-134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以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2.5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子宫和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额外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过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痛经、经期延长及非经期下腹痛等临床症状,肌瘤体积以及血清激素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减小肌瘤体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不同临床分型、子宫大小、B超检测大小的治疗效果。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对不同临床分型子宫肌瘤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浆膜下肌瘤总有效率达90%。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均连服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瘤的大小、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随访结果。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55.9%,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显效率为65.7%,总有效率为94.3%,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