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2871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周小勇(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大皮研所),李新宇,郑家润∥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271~272利用ELISA检测咪喹莫特灌胃(30mg/kg)后不同时点BALB/C小鼠血清IFN-α,IFN-γ,IL-4,IL-12浓度,用ELISA检测喂食咪喹莫特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0.25μg/ml刀豆素A(ConA)共孵育时分泌IFN-α,IL-4能力。结果咪喹莫特体内诱导BALB/C小鼠生成IFN-α,IL-12,诱导后2h达高峰,但无诱导生成IFN-γ,IL-4作用;灌胃后的小鼠脾细胞体外受ConA诱导时,分泌IFN-γ,IL-12能力增强。提示咪喹莫特诱导BALB/C小鼠分泌IFN-γ,IL-12等前炎症因子,并由此促进机体获得性免疫。表2参4(张江安)20052872TOPO定向克隆和表达Ⅱ型单纯疱疹病毒gC基因的免疫优势表位片段/王书崎(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大皮研所),尹跃平,余艳华…∥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288~290以PCR法扩增HSV-2的gC基因的免疫优势表位片段,并将其产物与TOPO定向表达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ELISA检测经咪喹莫特灌胃(30mg/kg)后不同时间点的BALB/c小鼠血清干扰素α(IFN-α)、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浓度的变化。ELISA检测喂食咪喹莫特的BALB/c小鼠脾细胞在与0.25μg/mL刀豆素A共孵育时分泌IFN-γ、IL-4的能力。结果 咪喹莫特体内诱导BALB/c小鼠生成IFN-α、IL-12,在诱导后2h达高峰;咪喹莫特体内无诱导BALB/c小鼠生成IFN-γ、IL-4的作用;接受咪喹莫特灌胃的BALB/c小鼠脾细胞体外受ConA诱导时,分泌IFN-γ和IL-12的能力增强。结论 咪喹莫特诱导BALB/c小鼠分泌IFN-α、IL-12等前炎症因子,并由此促进机体获得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马尔尼菲篮状菌酵母细胞黑素能否刺激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方法:利用马尔尼菲篮状菌酵母细胞黑素颗粒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马尔尼菲篮状菌黑素抗体,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间接法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接种后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腹水、脱毛或脾脏肿大等;免疫小鼠的腹水、血清和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与马尔尼菲篮状菌黑素颗粒均产生凝集反应,ELISA法检测抗体OD值依次为1.635±0.085、1.820±0.249、0.671±0.142。结论:马尔尼菲篮状菌黑素可以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4.
用SP_2/O骨髓瘤细胞与MLSS做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后获得3株抗MISS蛋白的McAb,其代表株ⅡE_(10)H_8E_7经59次传代证明仍能稳定地分泌McAb。在McAb亚类检测中发现,上清中除含有抗MLSS蛋白的McAb外,尚含有抗ML整菌及ND—O—BSA的McAb。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克隆化方案和诱生腹水的诸多因素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B/c小鼠致敏局部皮肤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卵清蛋白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局部出现红斑、鳞屑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增生,真皮炎性细胞浸润;皮损局部IL-4、IL-5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卵清蛋白经皮致敏BALB/c小鼠能诱导伴IgE升高的炎症性皮损,细胞因子表达呈Th2优势型,病变类似于特应性皮炎。  相似文献   

6.
尿刊酸(UCA)是哺乳动物表皮中的组氨酸经组氨酸酶作用后的产物,存在于角层,生理状态下为反式UCA(trans-UCA)。经紫外线辐射后,trans-UCA部分转变为顺式UCA(cis-UCA),cis-UCA可使机体免疫水平降低,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为了探讨cis-UCA是否对T辅助细胞(T_H)的功能有影响,其影响机制如何,我们观察了cis-UCA对E.coli抗原刺激小鼠血清白介素2(IL2)活性及IL2可溶性抑制因子(IL2-SF)活性的影响。一、资料和方法 1.主要材料及试剂:BALB/c小鼠,雌性,8周龄,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JM109 E.coli,本室冻存,IL2依赖细胞株(C了LL)及IL2标准品(WHO一级标准品)均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提供。 2.24%cis-UCA的制备:参见文献[3]。  相似文献   

7.
麻风病     
990081 麻风菌α抗原基因不同表位DNA段的制备及表达/尹跃平(中国医科院皮研所)…//中国麻风杂志.-1998,14(3).-139~142为筛选麻风菌α抗原基因的特殊表位,应用现代生物学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及多引物PCR法制备出麻风菌α抗原基因不同表位的DNA片段,并对以消化法得到的DNA片段进行了初步表达,为确定麻风菌α抗原基因的特异表位奠定了基础。图1参5(邓云山)990082 以BALB/C小鼠作抗麻风药物的实验研究/熊俊浩(四川省皮研所)…//中国麻风杂志.-1998,14(3).-142~143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感染了麻风杆菌(ML)的小鼠实验模型研究了CD4和CD8T细胞的作用。通过将富含T细胞亚群的淋巴细胞制备液过继转移到感染了ML的无胸腺裸鼠,来评价在宿主对病原菌表现的抵抗力中,CD4和CD8T细胞的作用。 实验动物:6周龄,雌性BALB/c无胸腺裸鼠(nu/nu)和8~10周龄BALB/c正常胸腺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P.verrucosa)致无胸腺(nu/nu) BALB/c小鼠皮下慢性感染模型,探讨T淋巴细胞在抵御形成侵袭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经皮下接种100μlP.verrucosa菌丝或孢子悬液(CFU=5.0×108/ml)至足垫,每3天测量其肿胀程度.分析BALB/c和nu/nuBALB/c小鼠感染灶的病理特征.通过组织真菌培养分析P.verrucosa在上述两类小鼠感染灶内的存活状态.结果 BALB/c小鼠接种菌丝或孢子12d内足垫呈一过性肿胀,50 d后基本恢复正常;nu/nuBALB/c小鼠接种菌丝或孢子后足垫肿胀明显、伴反复破溃和结痂,迁延不愈.病理提示,BALB/c小鼠菌丝或孢子接种灶均表现为局限性感染特征,灶内P.verrucosa亦维持接种时形态;nu/nu BALB/c小鼠菌丝或孢子接种灶中,P.verrucosa以单一菌丝或伴硬壳细胞混合形态形成侵袭性感染.真菌培养提示,P.verrucosa在BALB/c小鼠足垫21d后接种灶中不能生长;在nu/nu BALB/c小鼠接种灶中则可持续存活.结论 以nu/nu BALB/c小鼠成功建立P.verrucosa致皮下暗色丝孢霉病实验室模型;与BALB/c小鼠相比,nu/nu BALB/c小鼠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种属小鼠的毛囊细胞能否嵌合重建有色毛囊, 探讨不同黑素细胞群在小鼠有色毛囊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BALB/C胎鼠或乳鼠皮肤, 分离出表皮细胞群、毛囊上皮细胞群和真皮细胞群, 培养、纯化从表皮细胞群获得的表皮黑素细胞。实验包含三部分, ①乳鼠C57BL/6J毛囊重建实验:分为表皮细胞+毛囊上皮细胞组、真皮细胞组;②嵌合毛囊重建实验:分为乳鼠C57BL/6J真皮细胞组、乳鼠BALB/C真皮细胞组、乳鼠BALB/C真皮+乳鼠C57BL/6J真皮细胞组、胎鼠BALB/C真皮细胞+胎鼠C57BL/6J真皮细胞组;③有色毛囊重建实验:分为乳鼠BALB/C真皮细胞+乳鼠C57BL/6J表皮细胞组、乳鼠BALB/C真皮细胞+乳鼠C57BL/6J毛囊上皮细胞组、乳鼠BALB/C真皮细胞+培养的C57BL/6J表皮黑素细胞组。采用小室移植法将不同细胞接种于裸鼠的背部, 每组4只。于移植后4周和8周, 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荧光评估毛囊重建情况。结果移植后4周和8周, 乳鼠C57BL/6J毛囊重建实验中(本部分实验2组共8只BALB/C裸鼠, 7只存活, 1只因创面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小鼠脾细胞体外生成Th1型细胞因子的反应模式,以适应研究免疫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要求.方法 ELISA检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剂脂多糖(LPS)或T细胞丝裂原伴刀豆球蛋白A(ConA)在不同剂量或两种诱导剂不同剂量组合的条件下,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产量.结果 LPS能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IL-12.ConA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的最低质量浓度是0.25mg/mL.不同浓度LPS与0.25mg/mLConA联合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时,LPS表现出协同效应,IL-12与IFN-γ呈正相关,IL-4与IFN-γ呈负相关.结论 LPS和ConA体外联合可诱导鼠脾细胞向Th1型细胞反应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建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小鼠实验的方法及比较不同菌株及不同接种剂量的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方法以两株不同菌株及不同剂量的马尔尼菲青霉孢子经腹腔接种雌性BALB/C小鼠,观察接种后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同时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肝脏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结果不同接种剂量及不同菌株的感染小鼠有不同的生存率:在27~30d,ATCC182242.0×109cfu/mL组(100%)与ATCC182242.0×108cfu/mL组(17%)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63232.0×108cfu/mL组(100%)与ATCC182242.0×108cfu/mL组(17%)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模型;发现了同一菌株不同感染剂量小鼠有着不同的生存率,同一感染剂量不同菌株能造成小鼠不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观察苍柏湿毒清对解脲支原体感染BALB/c小鼠白三烯C4(LTC4)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预处理法,将解脲支原体接种于小鼠阴道,给予不同剂量苍柏湿毒清、苍柏湿毒清拆方灌胃干预,采用ELASA法检测小鼠阴道黏膜LTC4水平。结果:感染解脲支原体后小鼠LTC4水平升高,但与空白组小鼠差异不大(P0.05)。结论:苍柏湿毒清可能不是通过调节LTC4水平而治疗阴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用麻风菌(ML)加酚糖脂(PGL-1)的混合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以PGL-1(后改为ND-O-BSA)及耻垢分支杆菌(Ms)为抗原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计验(ELISA),发现了4株阳性(?)隆(H_2、D_(10)、C_4和G_3)。其中H_2为含抗酚糖脂抗原表位的McAb,与Ms有弱交叉,D_(10)、C_4和G_3均含抗Ms的McAb,而不与PGL-1交叉。在多瓶传代中筛取的不与Ms交叉的H_2杂交瘤细胞克隆称为H_2·。对H_2·的特性检测表明其为以IgG为主的IgG与IgM混合型McAb,初步鉴定表明除与H_(37)Rv和Mx有微弱的交叉反应外不与受试的其它分枝菌产生交叉反应。经66代培养表明是一株能持续分泌抗PGL-1抗原表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关于H_2·、D_(10)、C_4和G_3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5.
鉴于Matsuo等曾假定透明质酸是麻风杆菌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抑制麻风杆菌的β-葡萄糖醛酸甙酶。从而干扰对这种物质的利用,因此作者用鼠足垫感染模型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麻风杆菌繁殖的影响。麻风杆菌来自新近诊断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皮肤活体组织,以5×10~3菌量接种于当地繁殖的BALB/C小鼠足垫。抗坏血酸饲料每周新鲜制备。皮肤活体组织分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置37℃或32℃无生长。实验小鼠除用抗坏血酸饲料喂饲外,部分实验小鼠分别用氨苯砜、B_(663)及利福平作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小鼠研究应用光四氯水杨酰替苯胺(TCSA)结合的同系脾细胞诱导及转移对光半抗原 TCSA 的接触性光敏(CPS)。试验用8~10周龄雄性 BALB/C 小鼠,每组4只以上。光源为3根20W的黑光灯管,辐射波长320~400nm,峰值365nm。将等体积的脾细胞(SC)悬液(5×10~7个细胞/mlPBS)与含0.20~0.24mM TCSA 的 PBS 混合,取9ml 置60×15mm 塑料盘中,用 UVA 照射30分钟并轻轻摇动。照射光通过一3mm 厚的窗玻璃以去除波长在320nm 以下的光线。照射30分钟,波长365nmUVA 的照射量为3.60J/cm~2。照射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证实 TCSA 与 SC 相结合。用新鲜制备  相似文献   

17.
天然属性的抗角蛋白单克隆IgM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制备天然属性的抗角蛋白单克隆IgM抗体。方法 取饲养在无特殊病原体条件下BALB/c小鼠的脾细胞,直接与SP2/0细胞融合。以提取的角蛋白抗原对阳性杂交瘤细胞生长孔进行ELISA筛选。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技术对获得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不经任何免疫,细胞融合率为60%;14%的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液与角蛋白抗原结合;获得3株稳定分泌IgM型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结果初步显示天然抗角蛋白IgM可以和表皮、皮脂腺、毛囊、肌肉组织结合。结论 正常小鼠脾脏内存在自发分泌天然抗角蛋白IgM的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皮内注射对小鼠背部光老化皮肤的改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10只第18.5天(E18.5)BALB/c胎鼠皮肤,体外培养FBs两天;用CM-Dil荧光染料进行活细胞标记,以示FBs注射后在体内存活情况.取BALB/c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未处理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抗沙眼衣原体 (CT)沙眼生物变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Ab) ,并建立CT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CT脂多糖 (LPS)免疫BALB/C小鼠 ,通过细胞融合 ,建立分泌抗CT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用ELISA法鉴定m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和与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 (CLGV)的交叉反应。用中和抑制法测定mAb与w1型淋球菌、w2 型淋球菌、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的交叉反应 ;配对试验挑选出两株mAb ,建立检测CT的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层析试纸条 ,并与进口胶体金检测卡对照检测 176份女性宫颈和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结果 配对较好的 8株mAb中 6株为小鼠IgG1,1株为IgG2a,1株为IgM ,8株mAb与CLGV、w1型淋球菌、w2 型淋球菌、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均无交叉反应。与进口胶体金检测卡相比 ,阴性符合率为 98.65 % ,阳性符合率为 89.2 9% ,总符合率为 97.16%。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mA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建立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CT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小鼠后其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BALB/C健康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紫外线照射)及实验组(NB-UVB照射,同时给予或不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表皮病理变化.结果: 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部分抑制NB-UVB照射所致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形态改变以及表皮不规则增厚和异型细胞的出现.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NB-UVB照射后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形态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