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次性消毒帽在正压接头消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重症病房行正压留置针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消毒帽对静脉留置针正压接头进行消毒,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乙醇棉片进行留置针 正压接头消毒。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1min、消毒后4h、下次输液前采样,比较两组留置针接头细菌菌落数、操作时间。结果 消 毒后4h、下次输液前,观察组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一次 性消毒帽对留置针接头能达到快速消毒效果,能持续保护留置针接头、降低正压接头处的细菌菌落数,且其使用简单方便,可节约 护士的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来福接头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年龄3个月至5岁,均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A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输液中应用可来福接头,输液结束后不需要封管;对照组在输液中使用肝素帽,输液结束后用24u/ml肝素钠盐水3ml封管.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1-5天,易回血.观察组留置5-7天,不回血,不易堵管.结论:在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连接可来福接头,可延长留置时间,明显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对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痛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莎  鲁汉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13):19-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应用浅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有效的封管方法.方法 将2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70人.三组使用相同材料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均使用可来福接头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当日输液完毕,A组不使用任何液体冲管,B组使用生理盐水冲管,C组使用肝素盐水冲管.结果 C组静脉留置导管的堵管率显著低于A组(P<0.0125),而留置时间较A组、B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应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在液体输完后用肝素盐水封管是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为有效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有效的封管方法。方法将2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70人。三组使用相同材料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均使用可来福接头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当日输液完毕,A组不使用任何液体冲管,B组使用生理盐水冲管.C组使用肝素盐水冲管。结果C组静脉留置导管的堵管率显著低于A组(P〈0.0125),而留置时间较A组、B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应用可来福正压接头。在液体输完后用肝素盐水封管是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最为有效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屈海宏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12-41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封管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7月对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直接封管;实验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2~4ml封管后,再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在输液管堵管、皮肤肿胀、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血管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留置针及PICC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通常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针翼及针眼处,延长管及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用胶布固定,一旦被患者汗液浸湿极易脱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胶布过敏的症状。为此,我们利用弹力网固定静脉留置针及PICC,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方法:将弹力网带剪裁至6cm长,待静脉留置针或PICC穿刺成功后,先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再取弹力网带覆盖在敷贴上,将留置针延长管呈弧形固定于敷贴与网带之间,最后将肝素帽及正压接头从网带孔拉出。优点:①弹力网套固定牢固,可防止敷贴脱落或卷边造成局部感染,即使躁动或出汗…  相似文献   

9.
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成功次日输液治疗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连接输液,即取10 ml注射器向留置针内推注5~10 ml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通畅后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负压冲管法连接输液,即取5 ml注射器抽取3 ml生理盐水,连接留置针后轻轻回抽和推注2~3次,确定输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负压冲管方法 可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输液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穿刺单双日将57例危重病人分为观察组(26倒)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输 液,对照组行四肢静脉穿刺留置输液。结果观察组股静脉穿刺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P< 0.05,且导管不易脱出,血压回升时间短。提示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宜采用股静脉留置输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排气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气方法,观察组改进排气方法,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内空气残留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无空气残留,消除了患者和家属的思想负担,战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因素,提高了静脉留王针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Q-syte与PosiFlush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肝素液冲管和肝素帽保护输液接头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08%,对照组为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刘丽  梁桂芳  薛芬 《护理学杂志》2006,21(21):14-15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观察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易固定,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通常需反复多次正压注射药物,如低浓度肝素、生理盐水等封管.以维持留置针的通畅.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且反复多次操作也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易在针尖形成小血栓的颗粒.笔者在留置针输液后在正压情况下拔出输液针头,无须再进行正压注射药物封管,且不影响留置针使用时间,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成功次日输液治疗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连接输液,即取10ml注射器向留置针内推注5~10ml生理盐水,确定留置针通畅后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负压冲管法连接输液,即取5ml注射器抽取3ml生理盐水,连接留置针后轻轻回抽和推注2~3次,确定输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负压冲管方法可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观察组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一次性贴膜固定,比较2组穿刺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合理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并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晚艳 《护理学杂志》2006,21(24):15-15
未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病情突然变化需双管输液时,如新建静脉通道往往延误救治时间,且增加患者痛苦.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160例此类患者采用肝素帽行双管输液,效果好,无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方法:取肝素帽(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1个.关闭正在输液的一次性输液器调速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将肝素帽接到一次性头皮针上,然后将2副输液器上的一次性头皮针直接接到肝素帽上即可.优点: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简便,节约时间;价格适宜,患者乐于接受.注意事项: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固定小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普及,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给药和抢救,又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但留置针的静脉帽、延长管等,易与患者衣袖摩擦而致留置针脱落,缩短留置时间。鉴此,笔者采用一种新方法,对1000余例患者进行留置针固定,效果较好,介绍如下。方法:按常规法留置静脉留置针后,先用带有明胶棉的输液贴覆盖针眼处,将延长管盘曲使静脉帽位于针眼上方,再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留置针自备)粘贴妥善固定。输液结束,从肝素帽内注入稀释肝素钠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最后用24cm×24cm的薄手绢或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