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静瑜 《山东医药》2003,43(13):46-4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 ,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患者 5 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UAP患者 10 6例。均符合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2例 ,男3 8例、女 14例 ,年龄 41~ 70岁、平均 5 9 6岁 ,其中初发型UAP 7例 ,恶化型UAP 15例 ,混合型UAP 3 0例。对照组 5 4例 ,男 3 8例、女 16例 ,年龄 42~ 73岁、平均 60 3岁 ,其中初发型UAP 8例 ,恶化型UAP 17例 ,混合型UAP 2 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UAP分型…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新宇  牛纪华  吕德 《山东医药》2003,43(31):23-23
1999年11月至2002年6月,我院采用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5.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6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3例,自发型心绞痛19例。患者入选前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的综合症。由于病情不稳定可迅速发展为无Q波或有Q波的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故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积极治疗很重要。本文对我院60例住院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给予蝮蛇抗栓酶与镁盐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和诊断标准”,选择60例临床症状、心电图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2岁,平均56.8岁,其中初发型劳…  相似文献   

4.
有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的研究不多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近几年的临床资料 ,对此作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2 0 0 0~ 2 0 0 3年住院冠心病患者共 1 2 0例 ,均符合 1 979年WHO诊断标准 ,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38例 ,男 2 8例 ,女 1 0例 ,年龄 45~ 81( 5 2± 1 0 )岁。ACS组 82例 ,其中UAP者 42例 ,男32例 ,女 1 0例 ,年龄 38~ 78( 5 1 .2± 1 1 .2 )岁 ;AMI者 40例 ,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35~ 75 ( 5 3± 1 1 .6)岁。正常对照组 45例 ,…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不稳定状态,属内科急症,多需心电图监护。本文前瞻性地研究分析了我院近两年来42例UAP病人一过性心肌缺血(TMI)的趋势及其临床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美国DMS-300型动态心电图(DCG)对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作时间定量分析,并于治疗后进行对比,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的UAP患者9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36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6.2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临床状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本文应用降纤酶(defibrase)治疗UAP36例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71例对象选自1996年1月1998年6月的UA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降纤酶治疗组3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56±7岁;治疗组男25例,11例,年龄57±8岁。所选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AP标准,并参考了1994年南京召开的“全国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研讨会”标准。1.2 方法对照组用常规疗法,包括硝酸异山梨酯10mg,口服,3次/…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 ,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我们对 UAP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根据 1 979年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本组 88例均符合 UAP。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4例。LMWH组 :男 2 9例 ,女 1 5例 ,年龄 41~ 78(平均 52 )岁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1 6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1 8例 ,自发性心绞痛 7例 ,梗死后心绞痛 3例。对照组 :男 30例 ,女 1 4例 ,年龄 45~ 75(平均 51 .5)…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以来,我们用爱倍、肝素联合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内α-颗粒膜糖蛋白钙与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绞痛的发生与血小板的活化和Ca2 +参与有密切的关系 ,并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检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表面α 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 (Ca2 +) ,血浆红细胞的压积、聚集性及变形性 ,以探讨血小板活化、Ca2 +,及红细胞功能异常在稳定型心绞痛 (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心绞痛患者 5 0例 ,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1〕,男 40例 ,女 1 0例 ,年龄 60~ 89岁 ,其中UAP和SAP各 2 5例 ,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心电图有明确的心肌缺血表现 ,其中 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单支病…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病情重愈后差 ,尤其对老年人危害性更大 ,致死致残率高 ,需要临床特别对待处理。我们采用1,6 二磷酸果糖治疗老年UAP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6例老年UAP患者全系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住院病人 ,年龄≥ 60岁 :随机分两组 :果糖组 45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8例 ,年龄 60± 80岁 ,平均 71 2± 6 2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心功能、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1 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治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 ) ,果糖组…  相似文献   

12.
邓建丽  李映蓉 《心脏杂志》2000,12(3):235-23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组包括不同发病机制和不同亚型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本文应用尿激酶(UK)治疗UAP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02~1998-02住院UAP患者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37岁~68岁,平均52±6岁。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AP标准。1.2 给药方法 治疗开始前首次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日150mg;尿激酶(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d~7d;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用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视情况选用。1.3 观察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UAP患者42例作为UAP组,同期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6例作为SAP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中肌钙蛋白(TnT)和hs-TnT水平。结果 UAP组和SAP组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及外周静脉血清中TnT和hs-Tn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高于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AP患者外周静脉、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水平明显升高,以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卡维地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山东医药》2005,45(26):61-62
2002年10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卡维地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大量活化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2〕。本研究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在UAP患者治疗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青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省沂水中心医院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64〔平均(56.39±11.48)〕岁;UAP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5264〔平均(56.39±11.48)〕岁;UAP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5267〔平均(56.04±13.01)〕岁;另将UAP组分为:低危险组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etoris,UAP)是冠心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因此,UAP的治疗备受关注。武进区漕桥卫生院2003年3月~2006年8月,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加注射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志荣  张美芳 《心脏杂志》2003,15(2):182-18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 [1 ] 。目前多主张使用抗凝疗法 ,作者自 2 0 0 0 - 0 9~ 2 0 0 2 - 10应用银杏叶片治疗 UA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 根据 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 UAP诊断和治疗建议 [2 ] ,选择 UAP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1(男 31,女 2 0 )例 ,年龄 4 5~ 76 (5 7± 6 )岁 ;病程 8± 5年 ;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2 3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2 4例 ,自发性心绞痛 4例 ;并发高血压 17例 ,高脂血症 13例 ,糖尿病 11例。对照组 4 9(男 2 8,女 2 1)例 ,年龄 4 7~ 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60例,将其按照心绞痛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6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00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cy水平。结果 UAP组患者血清BNP和Hcy水平均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Hcy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过程,监测这些炎性指标水平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汤建 《山东医药》2005,45(26):57-57
2002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采用阿魏酸钠联合复方丹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2011年1月-2011年10月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泰嘉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