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纯疱疹病毒1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研究角膜中是否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的潜伏。方法 在新西兰白兔角膜上制作典型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发的角膜炎模型,然后将进入稳定期的病变角膜移植到健康兔眼上,术后2周取下植片。每下植片标本均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角膜片先行HSV-1抗原检测,另一部分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SV-1潜伏相关转录、胸苷激酶和DNA聚合酶基因,第三部分经器官培养3周后,再与兔原代肾细胞一起培养1周,再检测培养后 相似文献
2.
3.
李绍伟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3):159-162
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在角膜发生原发感染后可在三叉神经节(TG)及角膜组织内发生潜伏感染。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潜伏期TG及角膜组织中都存在HSV-1的DNA片段及特异性RNA的转录,它们与HSV-1的潜伏和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HSV-1在TG与角膜内的潜伏机制有所不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对HSV-1潜伏和复发机理的彻底阐明。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感染后的播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光镜及电镜检查,对小鼠单眼角膜接种HSV-1后病毒在双侧角膜、球后壁、视神经、三叉神经节及脑干的分布进行了动态观察并详细记录。光镜观察炎症逐渐扩展至眼球深层及神经组织,电镜证实细胞中病毒样颗粒。提出HSV-1除通过神经轴浆运输外,还可能通过眼组织及血行播散,解释了某些临床现象,并对控制单疱病毒性眼病的感染播散及防止复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眼部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采用空针顶端吸取技术收集角膜病变浅表部位微量组织细胞标本,用源于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Ⅰ)相关转录基因共同序列设计的引物对69份临床诊断可疑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标本进行PCR检测,同时与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吸取标本部位准确,无干燥现象,量足够。69份标本,PCR法检测阳性26份,阳性率为37.7%,ELISA法检查阳性24份,阳性率34.8%。结论:PCR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空针吸取标本方法简单、可靠,对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7.
刘卫华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7,21(1):46-50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屯疱疹性角膜炎,是角膜病中的主要致盲原因。因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作而致盲。HSV-1可引起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在潜伏期间HSV-1的基因表达和物理状态与在急性感染期间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获取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变角膜组织中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DNA的表达情况及意义。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2010年5-12月北京同仁医院因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白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标本20例,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和角膜营养不良等非感染性角膜病变的角膜标本20例。方法 对角膜组织标本中HSV-1 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主要指标 HSV-1 DNA的阳性率。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患者角膜组织中12/20例(60%)检出HSV-1 DNA,非感染性角膜组织中6/20例(30%)检出HSV-1 DNA(χ2=3.64,P=0.057)。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角膜组织多数表达HSV-1 DNA,角膜内潜伏病毒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能原因,正常人角膜也可能有HSV-1的DNA存在。(眼科,2013,22:45-48)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潜伏感染及其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潜伏感染及其预防和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眼科闫明综述夏德昭审阅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学院眼科张士瑞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药剂科周灏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SimplexVirusⅠ,HSV-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D...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在三叉神经节内潜伏感染时的基因表达。方法 以BALB/c小鼠制备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种毒后36天取三叉神经节和角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毒的抗原表达。制备c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LAT的表达。结果 种毒后36天,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原位杂交结果为阳性。结论 HSV-1在三叉神经节内潜伏感染时基因的转录并未静止,有m-LAT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兔实验性HSV-Ⅰ眼感染模型上研究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抗原在HSV眼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相对于病毒分离(Ⅵ)的敏感性为97.7%,其总体阳性率(68.5%)高于Ⅵ的阳性率(52.9%),尤其在感染两周后更为显著。ABC法可于2小时内完成,操作简便,是一种敏感快速而实用的HSV眼感染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单纯疱疹病毒I型眼部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系新西兰大白兔经角膜接各HSV-1stokek,成功建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模型,自愈后45天,以原病变角膜为供体,健康新西兰白兔为受体,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术(PKP)同时,取患侧10份及健侧10份三叉神经节,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HSV-1DNA。术后50天,取术侧角膜植片10只及术侧三叉神经节10份作相同检测,结果表明,患侧三叉神经节10份中 相似文献
18.
多聚酶链反应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泪液HSVDNA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方法检测4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泪液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DNA,并跟踪检测部分局部用药后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用药时间的延长,HSVDNA阳性的例数逐渐减少,用药后30天左右大多数泪液中已不存在HSVDNA。实验结果表明HSK发病当日及15日以上HSVDNA检出率较低,而发病2~15日检出率较高,二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比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细胞分离培养在实验室诊断眼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疾病的作用。方法:我们对连续患者的实验室结果(PCR实验,细胞分离培养及临床诊断)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诊断眼部HSV感染疾病过程中,PCR检测结果、细胞分离培养及首诊结果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患者581例经过检查后,520例PCR检查阴性,细胞培养阴性(89.6%);0例PCR检查阴性,细胞培养阳性(0%);27例PCR检查阳性,细胞培养阴性(4.6%);34例PCR检查阳性,细胞培养阳性(5.8%)。PCR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胞分离培养(McNemars,P=0.0001)。47例PCR检查为HSV初诊感染阳性患者中,19例患者中有14例为细胞培养阴性结果(74%),5例HSV患者因缺PCR检测结果将被误诊;2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细胞培养阳性(占89%),3例HSV患者因缺PCR检测结果将被漏诊。结论:PCR诊断眼部HSV感染优于细胞分离培养。细胞分离培养对于眼部HSV感染的非典型表现不易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