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和IP组,后2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再分为6、12、24、48和72 h亚组(每亚组n=10).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P方法为在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实施再灌注15 s/缺血15 s,反复3次.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IL-1β和TNF-α mRNA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IP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假手术组额顶叶皮质IL-1β、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微弱;缺血再灌注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在额顶叶皮质大量表达,6h开始上调,24 h达高峰(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之后逐渐下降;IP组具有相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且各时间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结论 IP可显著下调脑组织IL-1β和TNF-α表达,缩小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通过抑制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内黑色素瘤凋亡蛋白抑制剂(Livin)蛋白表达变化及Livin蛋白过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注射表达Livin蛋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组(Livin组)和空载体组,其中Livin组和空载体组分别向开胸心肌内注射表达Livin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或空载体,24h后行缺血再灌注过程,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组织内L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以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结果: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扩增结果Livin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Livin组显著增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ivin组升高(P0.01)。Caspaes-3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ivin组、空载体组均增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ivin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Livin组、空载体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ivin组表达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TUNEL法检测: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假手术组、Livin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Livin蛋白过表达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Caspase-3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体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mRNA与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黄体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组和黄体酮组各24只.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缺血区皮层NGF和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 结果 在缺血区皮层,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再灌注组NGF和BDNF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达高峰,再灌注24 h后,回复到假手术组水平;缺血2h再灌注12 h后,黄体酮组NGF和BDNF mRNA及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24 h后,表达仍高(P<0.05). 结论 黄体酮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和BDNF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脑内NGF和BDNF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mRNA表达的变化和肌苷对它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n=64)和假手术组(n=4),前者随机分为肌苷处理组(100mg/kg,腹腔注射;n=32)和对照组(n=32),然后各组再随机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h、6h、12h、24h、2d、3d、7d、14d组(每绀4只)。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SCF 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侧皮质除2h、6h、12h以外,纹状体除2h、6h以外,空旁区除2h、14d以外,各时间点SCF mRNA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肌苷处理组14d时皮质和纹状体SCF mRNA表达有所降低,3d和7d时皮质、纹状体和室旁区SCF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肌苷可增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CF mRNA表达,可能在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P组,制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3、6、12、24 h.MP组于再灌注时腹腔注射MP 30 mg/kg.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率. 结果 I/R组与Sham组相比,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aspase-3,HO-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或P<0.01);MP组与I/R组相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HO-1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病理形态改变在24 h最严重,经MP处理后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MP可能通过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中HO-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皮质TRI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TLR4阻断组,各组又分1、2、3、4 d 4个时间点组.采用TLR4抗体封闭阻断TLR4,Western印迹检测皮质TLR4蛋白、干扰素-β(IFN-β)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IF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TLR4蛋白、IFN-β和TRI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表达水平(P<0.05),而TLR4阻断组TLR4蛋白、IFN-β和TRIF表达水平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激活TLR4,并引起TRIF和IFN-β表达量增加,而采用TLR4抗体封闭阻断TLR4后,TRIF和IFN-β表达量减少,提示TLR4通过上调TRIF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fibulin-5的表达规律.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脑动脉闭塞(MCAO)模型6、24、48和72 h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共聚焦定位fibulin-5在脑组织内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缺血后fibu-lin-5蛋白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测定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结果 ①fibulin-5主要在内皮细胞间表达,偶可在实质细胞或内皮细胞胞质内表达;②大鼠缺血侧脑组织fibulin-5蛋白表达从再灌注6h开始升高(1.26 ±0.46,P<0.05),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1.78±0.48),72 h(0.89±0.27)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0.30±0.14,P<0.05),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与蛋白表达有同样的趋势.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内fibulin-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可能对脑损伤后血管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及损伤的变化与bcl-2、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bcl-2表达于缺血再灌注12~24h达高峰,再灌注2—4d呈下降趋势,至16d略高于假手术组;caspase-3 mRNA于缺血再灌注12—24h达高峰,2—4d呈降低趋势,至16d略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介导神经细胞损伤、坏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bcl-2蛋白、caspase-3 mRNA表达在抑制细胞凋亡和介导神经细胞损伤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假手术组(n=10)、脑缺血再灌注组(n=40)和参芎注射液组(n40).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ADD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神经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1),FADD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P均<0.01).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芎注射液组凋亡神经细胞显著减少(P<0.05,P<0.01),FADD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P<0.01).结论:参芎注射液能通过下调FADD表达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mRNA表达的变化和肌苷对它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n=64)和假手术组(n=4),前者随机分为肌苷处理组(100mg/kg,腹腔注射;n=32)和对照组(n=32),然后各组再随机分为缺血1.5h再灌注2h、6h、12h、24h、2d、3d、7d、14d组(每组4只)。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SCF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侧皮质除2h、6h、12h以外,纹状体除2h、6h以外,室旁区除2h、14d以外,各时间点SCFmRNA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肌苷处理组14d时皮质和纹状体SCFmRNA表达有所降低,3d和7d时皮质、纹状体和室旁区SCF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肌苷可增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CFmRNA表达,可能在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密封蛋白-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常温组和高温组再分为缺血(1 h)再灌注3h、6h、24h3个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 h时,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再灌注3h、6h和24 h时分别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密封蛋白-1表达.结果 再灌注24h时,常温组平均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性低于高温组[(2.3±0.48)分对(3.2±0.63)分;=3.576,P=0.002)],假手术组、常温组和高温组手术侧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79.31±0.60)%、(81.13 ±0.12)%和(84.4±0.55)%,存在显著性差异(F=147.115,P=0.000).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再灌注3h、6h和24 h时,常温组和高温组密封蛋白-1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性降低(P均=0.000),而且密封蛋白-1表达水平均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进行性降低(P均<0.05).在相同时间点,高温组密封蛋白-1表达水平均显著性低于常温组(P均<0.01).假手术组、常温组再灌注3h和6h以及高温组再灌注3h和6h均可见密封蛋白-1在脑血管内皮细胞间呈阳性表达,而在再灌注24h时均未见密封蛋白-1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3h时,常温组和高温组密封蛋白-1阳性细胞数量和密封蛋白-1 IOD/Area(累计光密度/阳性细胞累计面积)均开始下降,6h时显著性降低,24h时消失(P=0.000).再灌注3h和6h时,高温组密封蛋白-1 IOD/Area均显著低于常温组(P均<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高温可能通过下调血脑屏障密封蛋白-1表达加重缺血性脑水肿和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60只SD大鼠,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栓塞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6、12、24 h和3、7、14、28 d,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造模后各时间点每组3只大鼠,对假手术组6只大鼠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对两组大鼠进行新鲜取材及用4%多聚甲醛灌注取材,每组3只。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室管膜下区(SVZ)和皮质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梗死侧皮质β-catenin表达与假手术组(0.82±0.01)相比,β-catenin表达从缺血-再灌注后3 h开始升高,12 h时下降至最低点(0.55±0.03),随后表达上升,在24 h时达到高峰(1.28±0.07),之后7 d内维持较高水平,但14 d后下降,直至28 d时(0.88±0.02)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梗死侧SVZβ-catenin的表达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至28 d时,β-catenin阳性细胞光密度值均高于假手术组(86 581±321),其中在7 d时达到高峰(581 578±29 016),随后下降。以上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和SVZ区的β-catenin表达均随时间呈动态变化。提示可能激活了β-catenin参与的调节神经发生的信号通路。而造模后12 h皮质β-catenin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缺血急性期多条信号通路发生了负反馈调节所致。  相似文献   

13.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硫化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点内源性硫化氢(H2S)含量、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 synthase,CBS)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取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12、24、48、72h及7d组,每组8只大鼠。应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I/R模型。采用全自动酶标仪(Bio-TEK ELx800,美国)测定各组大鼠双侧前脑皮质中H2S含量、CBS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B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前脑皮质组织H2S含量分别为(12.5±1.3)和(11.7±1.4)nmol/g,CBS酶活性分别为(44.5±2.3)和(44.1±2.8)nmol·g^-1·h^-1,CBS mRNA灰度值为3.62±0.23和3.94±0.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12h组H2S含量为(18.3±1.2)nmol/g,CBS酶活性为(66.7±3.1)nmol·g^-1·h^-1,CBS mRNA灰度值为7.20±1.25;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24h组以上指标为(8.3±1)nmol/g、(30.8±3.5)nmol·g^-1·h^-1及0.9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48、72h组以上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7d组CBS mRNA灰度值为5.19±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H2S在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动态变化,并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和NF—KB在脑缺血预处理后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清洁级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54只,按数字法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8只;再按三个观察时间分为24、48、72h组,每个时间点各6只。对缺血预处理组的大鼠,先行左颈内动脉暂时性血流阻断,同时以0.25mL/min的速度,从左颈外动脉处输入等渗盐水,3min后恢复血流,停止输液7min,共重复3次。3d后,再与缺血组同时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对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评价大鼠的神经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脑组织中doublecortinmRNA和NF—KBmRNA的表达。结果①缺血预处理组大鼠在24、48、72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缺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比较:doublecortinmRNA和NF—KBmRNA表达,两缺血组均高丁假手术组,预处理组的doublecortinmRNA又高于缺血组;预处理组的NF—KBmRNA则低于缺血组,均P〈0.01。③动态比较:doublecortin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NF—KBmRNA则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均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可诱导一定程度的doublecortin的表达和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doublecortin和下调NF—KB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介导神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蛋白及 RA 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探讨电针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14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4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针刺组于术后24 h开始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术后1 d、7 d、14 d、28 d使用 Homecage Scan监测系统观察大鼠舔毛、进食、行走、后肢站立4个行为的变化,Western blot及RT 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Raldh1、2各亚型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针刺组在术后7 d、14 d各项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 d、28 d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及针刺组 Raldh1mRNA、Raldh2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升高,第14天达到高峰,之后表达减少,至第28天趋于正常;针刺组7 d、14 d的 Raldh1mRNA、Raldh2 mRNA的表达同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aldh1、Raldh2蛋白的表达模式与 Raldh1 mRNA、Raldh2 mRNA的表达模式类似。结论电针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R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混合性谱系激酶(mixed—lineagekinase3,MLK3)、c—Jun—N末端激酶(c-JunNH2-terminalkinase,JNK)磷酸化、胱冬酶-3表达以及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法舒地尔组。四血管结扎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免疫印迹分析检测MLK3和JNK磷酸化水平以及胱冬酶-3表达,采用焦油紫染色图像分析检测海马CAl区存活神经元数量。结果缺血再灌注6h时,法舒地尔组MLK3磷酸化水平(1.13±0.03)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08±0.01,P=0.0003),但MLK3水平无显著差异(P=0.69);缺血再灌注3d时,法舒地尔组JNK磷酸化水平(1.27±0.02)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09±0.01,P=0.0002),但JNK水平无显著差异(P=0.83);缺血再灌注6h时,法舒地尔组胱冬酶-3表达水平(1.28±0.02)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10±0.01,P=0.0006);缺血再灌注5d时,法舒地尔组海马CAl区存活锥体细胞数量为(82.8±3.2)个,显著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1.8±1.6)个(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MLK3、JNK磷酸化水平以及胱冬酶-3蛋白表达,进而减轻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皿组,插栓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后适应1组),再灌注即刻行缺血后适应组(后适应2组),每组14只。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模型。远程缺血后适应的实行:在插栓后即刻(后适应1组)及再灌注即刻(后适应2组)夹闭双侧股动脉10min,放开10min,此为一次缺血后适应,共进行3次。于再灌注后24h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皮质和基底核CHOP的表达。结果①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单纯缺血组、后适应1组、后适应2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8±10)%、(22±11)%及(26±12)%。与单纯缺血组比较,两缺血后适应组的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缺血后适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皮质和基底核区,假手术组仅见少量的CHOP阳性表达细胞,单纯缺血组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P〈0.05);而两后适应组CHOP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缺血后适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脑组织中CHO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腺素β4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胸腺素β4组各24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检测伊文蓝渗透到缺血侧脑组织的含量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应用RT-PCR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缺血侧脑含水量、伊文蓝含量、MMP-9 mRNA表达明显增加,Claudin-5 mRNA表达显著减少( 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胸腺素β4组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缺血侧伊文蓝含量、MMP-9 mRNA明显降低,Claudin-5 mRNA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胸腺素β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Claudin-5 mRNA表达和抑制MMP-9 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II)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以8周龄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获得16只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大鼠分为2组(每组8只):实验组部分结扎双侧股外动脉制作下肢缺血模型,对照组仅进行糖尿病造模,不作其他处理。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2组下肢动脉壁INII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合成针对删门的小干扰RNA(siRNA.INll),并转染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12,对照组分别为无关序列转染及脂质体对照;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转染INII—siRNA前后HUVEC.12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检测迁移相关基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紧张素2(Ang-2)的变化情况。以t检验与方差分析做组问数据对比。结果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的动脉壁内删7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0.83±0.07、0.21±0.03和0.92±0.08、0.31±0.03,t=23.03、20.19,均P〈0.01);转染后与脂质体及无关序列对照组相比,INII-siRNA组HUVEC-12细胞INII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INII mRNA分别为0.26±0.01、0.75±0.08、0.80±0.07,INII 蛋白分别为0.11±0.02、0.79±0.12、0.82±0.14,F=36.49、24.17,均P〈0.01);INII-siRNA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分别为66±5、35±3、37±5,F=19.39,P〈0.01)。与两对照组相比,MJ-siRNA组HUVEC-12中ICAM-1、MMP-2、VEGF、bFGF和An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36.48、237.91,P〈0.05)。结论 INII 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该效应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中ICAM-1、MMP-2、TIMP-1、VEGF、bFGF和Ang-2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络瘀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络瘀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1.5 h后进行再灌注。选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将4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络瘀通中剂量组(LYTM组)、络瘀通高剂量组(LYTH组)及胞磷胆碱钠组(CS组)。分别于造模后3 d及7 d采用12分评分及前肢踩空实验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造模3 d后大鼠缺血侧及假手术组同侧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p-AKT/AKT)的表达,及造模后7 d同侧脑组织中Caspase-12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造模后3 d各组12分评分及前肢踩空实验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7 d,LYTM组、LYTH组、CS组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均P0.05)。(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模型组BDNF及b-FGF表达明显少于假手术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LYTM组、LYTH组、CS组均可上调BDNF和b-FGF表达,以LYTH组作用最明显(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AKT/AKT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LYTM组、LYTH组、CS组p-AKT/AKT表达增加,以LYTH组和CS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Caspase-12的表达中,模型组裂解后Caspase-1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LYTM组、LYTH组Caspase-12前体(pro Caspase-12)和裂解后Caspase-12表达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S组Caspase-12前体和裂解后Caspase-1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络瘀通胶囊可通过促进神经元存活及再生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也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