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5例接受改良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4.0%。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行改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对胃动力影响小(P〈0.05),患者住院时间短(P〈0.01),并且有较好的术后生活质量。结论改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是较合理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也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2]。早期胃癌是被认为可以治愈的胃癌,但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本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6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随访患者的治疗结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手术病例占同期全部胃癌手术病例的9.04%(176/1946).166例患者中,查体发现异常9例,29例(17.47%)有明确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病史,20例(12.05%)有胃食管癌症家族史;64例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57例(89.06%)有异常发现;胃镜显示远端胃部、胃体部、胃底部病变分别为115例(69.28%)、26例(15.66%),25例(15.06%).手术范围小于或等于D1者126例,D1+以上者40例.术后病理显示病变平均直径为(2.52±1.62)cm,肿瘤局限在黏膜内者75例(45.18%),侵及黏膜下者91例(54.82%);淋巴结转移20例(12.05%),均为病变侵及黏膜下层者(20/91,21.98%);脉管瘤栓8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87.9%;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P=0.000)和脉管瘤栓(P=0.001)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15.67,95%CI:3.40~72.14).结论 早期胃癌占全部胃癌手术比例较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完善早期胃癌术前分期,明确肿瘤浸润深度,采取适当的、规范治疗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临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10年的38例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胆囊癌多见于老年人,女性为多,常伴有结石,结论:B超,CT是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对于有长期的胆绞痛病人,应注意排除胆囊癌,尽早手术,手术方式和治疗预后取决于胆囊的分期及分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总结其临床意义,为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灶大小、组织学分型、病理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8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以肿瘤直径3.0cm者多见,组织学分型为中分化腺癌的比例最高,病理分型为Borrmann氏IIc型最高,III型比例次之,浸润深度为黏膜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黏膜下,大多数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防治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潘文 《河北医学》2012,18(8):1097-1099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胃癌及胃炎样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280例胃癌患者,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胃癌患者中,早期胃癌患者59例(21.1%),其中6例(10.2%)为胃炎样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下活检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符合率100%.结论:提高内镜活检的识别能力,及早诊断胃炎样早期胃癌,减少误诊漏诊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琨 《广西医学》1999,21(4):746-747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它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手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早期病例。近年来,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逐步制定出宫颈癌诊治规范。不按规范的常规治疗,任意缩小手术范围,术前或术后不追加放疗、化疗将严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我院在1990—2003年期间,共发现早期胃癌89例(89/7659),检出率1.16%,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9.
马振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47-364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7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确诊的76例早期胃癌患者全部施行胃癌根治手术,追踪回访显示5a生存率为94.5%。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不足以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对胃癌高危患者积极开展定期胃镜检查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是早期胃癌确诊的的最佳方法,对确诊患者早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2-1988年共收治早期胃癌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从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方面来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型内镜以及内镜下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使胃黏膜和黏膜下结构更直观、清晰,早期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实现的可能。该文就现阶段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杨天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44-1645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进一步防治早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发病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居多,组织学分型多见于中分化和高分化,多为黏膜内层癌,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53%。结论浸润深度、伴随疾病、淋巴结转移等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89例临床资料,分析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EG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GC共89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90%。肿瘤浸润至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90%。D1和D2术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结论:胃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通过人群的筛查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手术治疗仍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1-14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以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6 年2 月~2019 年3 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予常规诊断治疗,观察组30 例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比较,观察组可见1 例侧切缘有癌组织残留,经内镜下再次行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病灶;1 例水平切缘有癌组织残留,追加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未见癌细胞。两组患者有无癌残留及完整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予以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86例早期胃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对早期胃癌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8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早期胃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直径〈2cm、2~4cm、〉4cm以上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1.6%,50.5%,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73.4%)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1.3%)。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与预后因素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毕I或毕Ⅱ式根治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是早期胃癌重要的预后因素,对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广泛的早期胃癌患者应采用以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指导早期胃癌预后及手术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胃蛋白酶原(PG)联合智能染色内镜(i-San)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8例老年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水平、血清PGⅡ水平及血清PGⅠ/PGⅡ值进行观察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进行i-Scan检查。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和血清PGⅠ/PGⅡ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胃癌组(EGC组)、进展期胃癌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浅表性胃炎组(CSG组)、EGC组、AGC组、胃溃疡组(GU)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值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单独应用血清PG检测与iScan检查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3,P>0.05),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两种单独检测(χ2=11.733、5.779,P<0.05)。结论:血清PG水平的变化可提示胃黏膜病变的进展和胃癌的发生,血清PG检测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辅助诊断手段,与i-Scan检查联合时,可提高针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陕西省铜川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98例早期胃癌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运用计算机抽签法平分成2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84%(45/49)远远大于对照组的79.59%(39/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率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癌早期的临床特点,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近期5例早期胃癌的诊治,分析其就诊原因和特点、疗效、预后。结果本组无死亡,早期确诊病例疗效好。结论提高胃癌的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陆德文  许丰 《浙江医学》2018,40(2):156-158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77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ESD治疗的423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和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胃部出血比例、术后狭窄比例、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效果显著,相比传统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前诊断及治疗早期大肠癌的方法,并评价其意义。方法在复习近期部分关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早期大肠癌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包括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TEM)、内镜下治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等治疗方法进行介绍。结果内镜检查是确定早期大肠癌的有效诊断方法;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TEM)、内镜下治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均是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结论术前确定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大肠癌的早期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