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表胃电图是从上腹部皮肤表面引导出来的一种胃电活动。这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的优点,很受患者欢迎,为得到可信的诊断率,1987年我们修订了胃电图诊断标准,并对100例胃电图与胃镜诊断对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100例胃病患者都经胃镜室确诊后转来我室作胃电图检查,男66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其中25~50岁者73例。二、胃电图检查:患者在胃镜诊断后1周内进行胃电图检查。采取双盲法在胃电图检查作出判断后再与胃镜诊断报告核对,计算符合率。胃电图检查要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盲法观察结果如下:胃电图与胃镜检查总符合率为74%,胃电图对胃印戒细胞癌及良性肿瘤易误诊,虚寒型幅值及频率降低,实热、气滞、血瘀型则增高;逍遥散加味能明显减轻后三型患者的症状并降低胃电幅值和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波形平均频率(F)、胃电节律(f)、波形平均幅值(Vpp)、波形反映面积(Ra)数值。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达到或已经正常。结论胃电图可对胃炎等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可用于胃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220例胃病患者的胃电图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中医证型的关系及胃病与耳部胃、十二指肠穴位电阻的关系。结果:胃电图与胃镜诊断总符合率为73.15%,其中胃炎及胃癌符合率为80%,溃疡病的符合率在53~70%之间。耳穴位电阻值低于对照点及健康人相应穴位的电阻值。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及脾胃虚弱兼气滞型为多。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针刺效应与体表胃电图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常用穴位之一,但缺乏衡量针刺对胃机能活动影响的客观指标。本实验观察了52例人体空腹胃电图与进餐对胃电图影响的比较,并对其中14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足三里穴进行了针刺前后胃电图的比较,实验结果,针刺使胃电图的波幅幅值呈升高和降低的双相反应,二者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辉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2):102-103
目的: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出现QRS波时限延长的意义,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法: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将全部入选心衰患者分成两组,观察两组慢性充血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与QRS波时限的关系。结果:QRS波时限与左室舒张末内径相关。结论:充分利用心电图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明氏等对241例胃脘痛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显示不同证型组的胃电图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共分为6个证型组,其中胃热证和气滞证胃电幅值较高,胃寒证和虚寒证胃电幅值降低,胃热、淤血和气滞证胃电节律多数不齐。各证型组自身餐前后幅值变化也有区别,气滞和胃热组餐后幅值升高,其他证型组餐后幅值降低。胃电节律不齐在各证型组  相似文献   

8.
武政文  朱成德 《陕西中医》1997,18(7):309-310
对202例胃病患者根据年龄大小和症状表现,予以分型辨证,并对全部患者进行胃电图检查和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对照分析,表明胃电图对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率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73例胃脘痛患者胃电图的观察分析,发现虚证(虚寒型、阴虚型)的胃电振幅和频率都低于正常(P>0.05);实证(气滞型、郁热型)的胃电振幅和频率都高于正常(P<0.05)。说明胃电图不仅是胃脘痛病证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同时也是胃腕痛中医辩证分型由定性到定量转化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针刺手法对人体胃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文堂 《山西中医》1991,7(4):33-35
本文以胃电幅值和频率为指标,观察了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和循经感传4种手法对人体胃电的不同影响。实验证明:捻转和平补平泻手法均有抑制胃电作用,都可使胃电图频率减慢(P<0.05),同时,平补平泻手法还有明显降低振幅作用(P<0.001);提插和循经感传手法均有兴奋胃电作用,使胃电图振幅升高(P<0.01),同时,提插手法还可使频率升高(P<0.001)。据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表现为低频低幅的胃癌,宜采用提插手法或循经感传手法,而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高酸症等胃电图出现高频高幅的患者宜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或捻转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NUV—1型胃电放大器,采用体表双极导联无创伤性描记胃电的方法,对142例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患者进行针刺及进餐功能试验,并与59例正常人组胃电图进行比较。各组患者的波幅与调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胃癌患者胃电波幅及2次/分以下慢波均高于其他各组,并以正常人胃电为指标对穴位特异性进行探讨,对体表胃电图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我们从1982年初—1983年运用体表双极导联进行临床胃电检查,以探讨胃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健康人进行不同经穴针刺比较,观察其穴位特异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电图的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是应用腹部体表电极记录的胃肌电活动。胃电图因其具有无创性、操作简易、患者痛苦小而易被接受。胃电图描记法最早应追溯到70年前,Al-varez从一个瘦小的妇女腹部观测到3PCM的波形,胃电图的意义渐被人们所认识,1968年Nelsen和Kohatsu发表了第一篇将EGG与胃动力相关的文章。1980年以后,许多  相似文献   

13.
郑丽  李树斌  马力  许国磊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77-77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胃电图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113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虚证、虚实夹杂证2个主证型,对113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了胃电图检测,并与糖尿病无胃轻瘫患者的胃电图水平作对照,并对各证间胃电图指标做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 脾虚夹痰阻及脾虚夹血瘀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各脾虚及兼证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电图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而且以脾虚为基本病机,兼夹痰浊、痰瘀、气滞为主要证候类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不同中医证候与胃电图的异常改变相关联,可将胃电图指标作为临床辨证分型诊断和治疗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家兔胃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鲁卡因局麻下于家兔胃窦部浆膜下植入电极,采用双极引导记录胃电图慢波。观察15mW 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胃俞、郄门等穴对家兔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胃俞穴对家兔胃电幅值有双向调整作用,而以升高占多数,尤其足三里穴使胃电幅值升高幅度最大。激光穴位照射郄门穴对胃电幅值无影响。从而表明,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穴对胃电幅值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心电学诊断冠心病常用标准为ST参数,但ST移位也可见于非冠心病的其它器质性心脏病,而冠心病ST参数的改变较复杂,这样ST参数诊断冠心病存在许多假阳性和假阴性,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运动实验、潘生了试验、肾上腺素实验,对非ST参数诊断冠心病做了大量研究,特别是综合采用ST参数和非ST参数诊断冠心病,大幅度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综述如下。1R波振幅改变 运动实验中正常人运动后R波振幅降低 R <0,冠心病患者运动后R波振幅不变或有所增加 R 0。此项标准首先由Bonoris于1978年提出,国内外有不少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点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32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出现的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正常心电图有2例(6.2%),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电图改变30例(93.8%),其中,伴ST段压低22例(73.3%),发生率最高;其次是T波改变,以T波倒置为主16例(53.3%),异常Q波有12例(40.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虽无特异性特征,但心电图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大大提升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6例,按中医辩证,分型施以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胃镜、体表胃电图、胃酸和胃蛋白酶、血中胃泌素、血中前列腺素E及胃粘膜胃泌素细胞等理化指标检查.结果: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显效好转率达97.2%,临床症状消失率达97.0%.治疗后可使患者血中前列腺素E等防御性因子增强,使患者从胃内低酸转向正常状态,胃动力功能增强,胃电图幅值回升,并可促使胃泌素释放,有利于胃酸的分泌.结论: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简便经济,无副作用,见效快,疗效肯定,可重复性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航 《江苏中医药》1989,10(2):34-35
近二年来,我科开展了胃电图检查工作,在配合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将1986年完成的162例检查情况简要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62例均为胃病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0例。年龄21~72岁。胃病史2周~30年。临床表现:162例中,以胃脘疼痛为主诉前来就诊者147例(90.7%),其中饥饿痛或嘈杂41例,食后痛或胀闷72例,饥饱均痛  相似文献   

19.
糖胃舒对改善糖尿病胃轻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8):1479-1480
目的:探讨糖胃舒对高血糖大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胃电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DGP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吗叮啉组、糖胃舒组,灌胃8周后描记胃电图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MOT与GAS水平.结果:糖胃舒组大鼠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吗叮啉组(P<0.05),糖胃舒组大鼠胃电图慢波振幅明显高于吗叮啉组(P<0.01).结论:糖胃舒改善DGP的作用表现在其促进了糖尿病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体表胃电图(EGG)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具有上腹隐痛,腹胀,嗳气,呕吐等症状,经胃镜及B超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病变者,临床诊断为FD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30例无症状志愿者,同样进行体表EGG描记,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胃电图表现为胃动力降低以胃窦部明显,胃电节律紊乱,餐前/餐后功率比<1者25例占5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电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FD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体表EGG描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协助诊断作用,对进一步了解胃动力紊乱性疾病的诊断及病理机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