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至1993年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治疗119例高泌乳素血症。其中垂体腺瘤46例,空泡蝶鞍2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71例。119例均用溴隐亭治疗,其中9例行垂体腺瘤手术切除,术后继服溴隐亭。结果血清泌乳素值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者占88.24%,泌乳明显减少或停止者占87.61%,月经复潮者为80.67%,妊娠率为60.20%。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应用溴隐亭对284例高泌乳素血症不孕女性中45例患垂体微腺瘤患者的治疗,从而观察治疗效果及获得妊娠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高泌乳素血症不孕女性284例,根据临床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确定45例为垂体微腺瘤,通过溴隐亭口服治疗。[结果]5例中断联系,中断治疗5例,在继续治疗尚未怀孕的8例,已受孕或已生孩子的共27例。[结论]应用溴隐亭口服治疗,可使症状改善,月经恢复,并可妊娠。  相似文献   

3.
高泌乳素血症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艳梅 《重庆医学》2006,35(13):1218-1219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4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高泌乳血症28例,根据临床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确定病因,用溴隐亭及手术治疗。结果本文28例中,垂体大腺瘤1例,垂体微腺瘤6例,原发性甲低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14例;除1例垂体大腺瘤手术加溴隐亭治疗,2例原发性甲低补充甲状腺素,均服用溴隐亭治疗。25例血清泌乳素迅速降至正常,22例泌乳明显减少或停止,24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分娩正常婴儿,1例妊娠4个月产前诊断为“唐氏儿”终止妊娠。结论高泌乳素血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除垂体大腺瘤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手术治疗外,口服溴隐亭治疗为首选,可使症状改善,垂体瘤缩小,月经恢复并可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学症(HPL)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选择妇产科门诊HPL患者40例,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及给予溴隐亭及手术治疗.结果 本文HPL 40例中,垂体微腺瘤4例,垂体大腺瘤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药物因素2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25例,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除药物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者外,35例单用溴隐亭治疗,经治疗后30例PRL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垂体大腺瘤给予手术后加服溴隐亭.结论 HPL以月经失调、闭经、泌乳、不孕等为主要特征,治疗上因根据病因进行处理,除垂体大腺瘤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手术外,口服溴隐亭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综合分析(附3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处理。方法 选择门诊高泌乳素血症的病例,根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确定病因,用溴隐亭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本文36例中2例巨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外,均经溴隐亭治疗,月经恢复正常,18例次妊娠。结论 高泌乳素血症除巨大垂体瘤引起神经压迫症状行手术外,可选溴隐亭治疗,坚持服药可改善症状并可妊娠,使垂体瘤缩小。  相似文献   

6.
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并不育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22-23
目的通过对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并不育的临床观察,探讨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特点及溴隐亭治疗的方法。方法观察46例高泌乳素血症并不育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溴隐亭治疗后动态B超监测排卵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46例患者经溴隐亭治疗后,血清PRL均呈不同程度下降,排卵正常者41例,占89.1%,不孕35例中,半年内妊娠者23例,占65.7%;复发性流产者11例,9例继续妊娠大于5个月,占81.8%。结论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因表现为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常表现、黄体功能不足等导致不孕不育,溴隐亭治疗建议配合动态B超监测排卵指导用药,妊娠后视情况缓慢减少用量,并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门诊就诊的已确诊为单纯由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症的患者60例,观察患者接受溴隐亭药物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 60例不孕症患者中服用溴隐亭治疗后3个月,成功妊娠并维持妊娠至3个月者43例,成功率为71.67%,泌乳素水平降至正常但未孕,临床症状有好转者10例,占16.67%,7例无临床症状好转、排卵及子宫内膜情况无好转行B超检查示,其中2例因垂体泌乳素瘤需行手术治疗,总治愈率为88.33%.结论 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高泌乳素血症合并排卵障碍病例的诊治,探讨以诱发排卵为主的疗效、观察妊娠结局。方法:对21例高泌乳素血症性闭经与不孕均采用血清内分泌测定确诊,同时排其他不孕病因,应用溴隐亭与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结果:月经恢复率100%,治疗6个月内妊娠率99.5%;产后无一例畸形儿。结论:对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应作不孕症系统检查,排除其他不孕病因,对本病尽快使用促排卵药物,可减少溴隐亭用量,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泌乳素血症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HPL)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择38例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清泌乳素(PRL)及性激素(E2、FSH、LH、P)以及T3、T4、TSH进行垂体CT检查,针对病因用溴隐亭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38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PRL瘤3例,药物因素2例,甲低1例,不明原因32例。结论:女性高泌乳素血症常伴性激素低下,表现为月经减少、不孕。治疗上主要针对病因治疗,特发性PRL坚持服用溴隐亭可改善症状、恢复妊娠。  相似文献   

10.
将垂体催乳素瘤和高催乳素血症41例,经测定血清催乳素(PRL)值.结合CT及/或MRI检查后分为垂体巨腺瘤组、垂体微腺瘤组和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组.8例巨腺癌及4例微腺瘤患者曾被施行手术或加放疗.全部病例口服溴隐亭并长期随访(平均31.1±19.1月).结果:月经恢复率为86.5%,妊娠率达70.8%.微腺瘤组和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组的疗效比巨腺瘤组显著(P<0.05).单用溴隐亭者性腺功能恢复更好(P<0.05),部分病例还有肿瘤缩小的征象.研究结果提示服用溴隐亭是无压迫症状的垂体催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和高泌乳素血症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钱玉宁,施曼珠,惠岩,钱荣立自1990年9月至1992年10月我们应用南斯拉夫Lek公司生产的溴隐亭对12例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资料与方法12例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病...  相似文献   

12.
诱发排卵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溴隐亭联合诱发排卵药物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由高泌乳症引起的不孕症患者均经不孕症系统检查,排除其它病因或预先治疗器质性疾病。对本病以溴隐亭治疗为主,联合应用促排卵药物。结果:23例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月经;总妊娠率达100%,3个月内妊娠14例(60.9%),3-6个月妊娠8例(34.8%),6-9个月妊娠1例(4.3%);单纯溴隐亭治疗11例,加用促排卵药物12例。结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应完善不孕症系统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应用溴隐亭联合诱发排卵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溴隐亭用量。  相似文献   

13.
对3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泌乳素周期测定及溴隐亭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高泌乳素血症组泌乳素分泌周期节律失消;90%以上的垂体病变伴高伴乳素血症患者之溴隐亭试验显示高泌乳素血症不受抑制;非垂体病变性高泌乳素血症则100%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瘤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分析了1987年至1994年经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为脑垂体泌乳素瘤57例用溴隐亭治疗的情况。57例中巨大腺瘤11例,微腺瘤46例。57例均用溴隐亭治疗,其中9例手术,术后继续服用溴隐亭。结果血清泌乳素值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者占89.47%,85.96%病例泌乳减少或停止,87.72%月经恢复,63.41%病例妊娠。所有足月产的23例婴儿无一例畸形或先天性疾病。可见,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瘤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泌乳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本院62例高泌乳血症病例(功能性高泌乳血症40例,垂体微小腺瘤22例)。结果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药物(溴隐亭)治疗后80%患者泌乳停止,月经恢复,妊娠率达30%。垂体微小腺瘤(10mm左右),经蝶显微手术后全部恢复排卵性月经,PRL降至20ng/ml以内。结论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予药物治疗,而垂体微小腺瘤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中医联合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效果比较,探讨规范、更有效的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入选的50例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分别接受中药加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催乳素水平、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做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差异,在6个月和9个月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催乳素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对降低血泌乳素水平均有效,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月经及促进怀孕方面较单纯应用溴隐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女性高泌乳素血症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金兰 《河北医学》2005,11(8):692-694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HPL)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治原则。方法:选择妇科门诊HPL患者102例,根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针对病因用溴隐亭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HPL患者102例中垂体泌乳素瘤占60.79%,空蝶鞍综合征1.96%,甲低4.90%,药物因素6.86%,25.49%无明确病因。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是女性HPL最常见的原因,常伴随性激素低下,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泌乳、不孕、习惯性流产等。治疗上主要针对病因处理,泌乳素瘤主张药物治疗,对于特发性HPL应用溴隐停与否,取决于治疗目的,且不必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PRL)腺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口服溴隐亭治疗PRL瘤35例,其中单用药物治疗24例、术后肿瘤残留11例。结果口服溴隐亭治疗PRL腺瘤35例中28例,占80%,(其中单用药物治疗PRL腺瘤24例中19例,占79%;术后肿瘤残留11例中9例,占82%)服用溴隐亭后PRL值降至正常水平、内分泌症状缓解。结论溴隐亭治疗PRL腺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阴道使用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进展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的一般方法及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上60例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详细了解其临床症状及阴道使用溴隐亭治疗后患者血中泌乳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的60例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经阴道使用溴隐亭治疗后,血清中泌乳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高泌乳素血症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用药3个月后血清泌乳素含量达到正常水平者超过85%,表现出良好地治疗效果。结论:阴道使用溴隐亭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52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高催乳素血症者垂体腺瘤为其主要病因,占42.1%,性激素测定结果显示高催乳血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受抑制,溴隐停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复潮率为91.3%,妊娠率为3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