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体外诱导、培养大鼠(Lewis大鼠)骨髓来源改良树突状细胞(DC),为进一步研究核苷酸圈套技术抗移植排斥反应作准备.方法 Lewis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经重组大鼠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成DC;核因子-κB(NF-κB)圈套寡核苷酸(NF-κB decoy ODN)用于阻止DC的成熟,降低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制备改良的DC;LPS用于刺激DC的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情况,分析DC的细胞特性.结果 体外GM-CSF和IL-4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DC纯度高、数量丰富.NF-κB decoy ODN能明显降低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表现为非成熟状态;经LPS刺激仍能保持非成熟状态.结论 经NF-κB decoy ODN处理的大鼠骨髓来源DC,其状态稳定,低表达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DC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圈套寡核苷酸(NF-κB decoy ODN)转染对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s(imDCs),经抗原OVA以及LPS孵育后成为OVA冲击的骨髓来源成熟nCs(m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CDllc以及MHC-Ⅱ的表达予以鉴定;将NF-KB decoy ODN体外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成熟DCs,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转染NF-KB"变异"ODN)以及未转染组,EMSA检测转染后NF-KB的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IMO、CDSO、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各组DCs对OVA致敏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培养出骨髓来源成熟DCs;NF-κB decoy ODN转染DCs的NF-KB活性明显降低(P<0.05),DCs表面CD40、CDS0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CD86的表达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NF-KB decoy ODN转染DCs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未转染组的DCs具有强烈的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P<0.05).结论 NF-KB decoy ODN转染DCs可能通过CD86的表达降低显著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该改良的DCs有可能用于哮喘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脂多糖(LPS)体外培养体系,从大鼠骨髓中获得DC,化学合成小型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DC.检测IL-12p35转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40和MHC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IL-12p35 siRNA转染后的DC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无明显改变,而CD40表达明显下降.结论:IL-12p35 siRNA的转染不能干扰DC的成熟,但可以抑制其免疫应答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支架蛋白JLP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中的表达及其在CD40分子跨膜穿梭转运中的作用。方法:以GM-CSF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的DC(BMDC)。给予BMDC不同刺激和处理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DC中JLP的表达情况。采取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抑制BMDC中JLP表达,给予BMDC不同刺激或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及细胞总CD40分子表达水平变化。通过胞内因子染色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后细胞内IL-12分子的表达。结果:幼稚BMDC表达低水平JLP,Poly I∶C刺激可上调未成熟BMDC表达JLP,但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则不能上调JLP表达。LPS诱导成熟后的BMDC进一步给予抗CD40抗体刺激则可诱导JLP表达。CD40与配体结合导致LPS活化的DC表面CD40分子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但细胞总CD40表达水平无变化。在JLP基因敲除的情况下,LPS处理的DC表面CD40分子表达明显减少,但细胞总CD40分子表达水平无变化。CD40抗体或CD40L处理成熟DC后可介导CD40分子内化,在JLP缺失情况下CD40分子内化明显减低。结论:支架蛋白JLP分子参与了BMDC中CD40分子的跨膜穿梭转运。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NF-κB寡核苷酸诱骗剂(NF-κB ODN Decoy)构建大鼠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并将其负载牛Ⅱ型胶原(BⅡC),对其成熟状态进行评价.方法:取SD大鼠脾脏单核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其转化为DC后分成5组:单纯DC组、脂多糖(LPS) DC组、Decoy-DC组、LPS刺激Decoy-DC组、负载BⅡC-Decoy-DC组,对终细胞进行形态观察、评价活力、表型鉴定.结果:大多数大鼠脾脏来源DC呈CD80+和CD86-的表型特征,各组大鼠DC特异性标志OX-62表达率>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DC组比较,Decoy-DC组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呈明显降低(P<0.05),经LPS刺激后DC细胞CD80及CD86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上调均不明显(P>0.05);BⅡC-Decoy-DC组DC细胞形态学与Decoy-DC组无明显差别,也同样呈CD80和CD86低表达.结论:用NF-κB ODN Decoy成功构建耐受性DC,此耐受性DC负载了特异性抗原BⅡC后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培养从大鼠管状骨中提取的骨髓细胞5 d后,将细胞分成脂多糖(LP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对照组),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 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 d后,对照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3%和29.1%,LPS刺激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3.5%;LPS刺激组IL-6和IL-12含量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DC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成熟的方法;在分化成熟过程中,DC在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对于内毒素(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髓源性DCs(BMDCs)。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BM-DCs的形态特点。用LPS诱导DC成熟。采用FACS结合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IL-6处理与否,LPS诱导的BMDCs在表型和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上的变化。结果形态观察和FACS分析的结果表明:体外成功培养了纯度较高的高表达CD11c的BMDCs,LPS能明显诱导BMDCs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的表达上调;而经过IL-6处理后,LPS诱导BMDCs表面CD80、CD86、CD40表达上调的能力被显著削弱(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与单独用LPS处理的BMDCs相比,经IL-6处理后的BMDCs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IL-6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MDCs成熟,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树突状细胞(DC)表面钙网蛋白(CRT)的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并初步分析细胞表面CRT在DC分化及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AriaⅢ流式分选仪分选出C57 BL/6小鼠脾脏来源的DC,以荧光素标记的CRT多抗和CRT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静息态DC表面CRT的组成性表达;静息态DC在体外以脂多糖(LPS)刺激培养24 h后,同样以抗体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后DC表面CRT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DC诱导活化前后细胞表面CD86表达量的变化,以确定诱导前后DC的分化状态。结果静息态DC表面能检测到CRT的低水平组成性表达;LPS体外刺激能够有效诱导DC成熟,促使其高表达CRT,商品化CRT多抗和CRT单抗流式检测结果趋势一致,LPS能够诱导DC活化,成熟DC表面CD86的表达量较静息态DC显著提高。结论 CRT表达于静息态及活化态DC细胞表面,在LPS诱导下表达量会明显增加,初步提示在某些疾病状态下,DC细胞膜表面CRT表达量明显提高的状态,可能与其免疫学功能及某些病理状态相关,如抗原提呈、诱导T细胞分化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并观察其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形态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方面对其加以检测。结果: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3 d后可见细胞形态改变,并呈集簇生长,培养至5 d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体外诱导培养8 d后获得大量成熟的DCs,扫描电镜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高表达骨髓来源DCs特异性标记CD11c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Ⅱ,成熟DC具有很强的刺激同基因型和同种异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可生成大量成熟的DCs,为进一步抗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杜英  黄玉敏  孙蕾  董子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1):1312-1315,1319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RNA转染脐血树突状细胞对CTL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及CpG ODN对脐血DC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经SCF、GM-CSF和IL-4诱导和BGC823RNA转染形成成熟DC,加入CpG ODN,通过形态学、表面标志和DC诱导T细胞增殖和CTL杀伤活性判断CpG ODN对DC功能的影响。结果肿瘤RNA转染后DC高表达MHC-Ⅰ、MHC-Ⅱ和CD54、CD80和CD86,对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CpG ODN能显著促进DC功能。结论从脐血中诱导出DC,经肿瘤细胞RNA转染,可使DC表达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黏附分子以及活化T细胞能力显著增强,CpG ODN具有增强DC抗原提呈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生培养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WHBE兔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三种来源单核细胞分别作为DC 的前体细胞,以GM-CSF和IL-4联合诱生未成熟DC,并经LPS刺激分化成熟.通过DC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表型鉴定以及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比较三种DC的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功能.结果 三种来源单核细胞经LPS刺激后其表面均显示出明显的树枝状突起,外周血和脾脏的DC分化速度较骨髓稍快,均能成功诱生出106~107数量级的DC,其中外周血来源获得的数量最多.CD86分子表达显著升高,脾脏来源DC的表达稍高于另外两组.具有显著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P<0.05),但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集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扩增DC是获得WHBE兔树突状细胞最简便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体外诱导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中分离分泌IFN-γ的杀伤性树突状细胞(IFN-γproducing killer dendritic cells,IKDC).方法取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以小鼠重组GM-CSF和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第6天,加LPS刺激.培养第7天,收集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分选出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FCM进一步鉴定其表型.并将其与肿瘤细胞系B16F10共培养24 h后,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FCM检测存在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进一步鉴定发现其高表达CD49b,低表达MHC II类分子,不表达Gr-1分子;并且与肿瘤细胞B16F10共培养后可分泌大量IFN-γ.结论通过FCM分选的方法可从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获得IKD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表面分子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人 (n=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以 GM-CSF、IL-4联合诱生 DC,实验组在培养的第 2天加入LPS,正常对照组不加。于第 4、8天 FACS检测 DC表面分子 CD1a、CD14、CD83、CD80、HL A-DR的表达。同期检测 DC的增殖和刺激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经 LPS刺激后 ,正常人 DC早期、晚期表面分子 CD1a、CD83、CD80表达增高 ,CD14表达降低 (P<0 .0 5 )。DC数量的增加及刺激同种异体 T细胞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GM-SF、IL-4和 L PS联合刺激能促进正常人 DC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体外大量扩增方法。方法应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细胞,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了,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体外诱导培养8天后可获得大量形态学典型的DC,具有强烈的激活同种异体或自体T细胞增殖反应能力。FACS检测表明,扩增的DC表达IaK^b、CDllc、CD80、CD86、ICAM-1分子。DC接受LPS刺激后,可以促使DC成熟,分泌IL-12(p70)、IL-6、TNF-a和IL-1β水平增强。结论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可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为进一步开展DC基础和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枸杞多糖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细胞用GM-CSF和IL-4培养5d,然后用免疫磁珠法纯化DC细胞,实验组加入枸杞多糖(100μg/ml),空白对照组加等量RPMI1640,阳性对照组加LPS(100ng/ml),3组分别同时作用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摄取抗原的能力,ELISA检测产生的细胞因子IL-12,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用枸杞多糖刺激的小鼠骨髓DC表达I-A/I-E、CD11c和分泌IL-12能力比空白对照组增加,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并可促进同种异基因T细胞的增殖。结论:枸杞多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的成熟,促进DC诱导的免疫应答启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CpG ODN-1826对BALB/C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和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SDC)的活化作用。方法 用CpG ODN-1826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阳性率,ELISA检测IL-12(p70)分泌水平,MTT法检测活化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CpG ODN-1826体外可不同程度激活BMDC和SDC,诱导DC上调CD80的表达和分泌高水平IL-12,促进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CpG ODN-1826刺激的BMDC膜表面CD8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DC,其分泌IL-12的水平亦高于SDC。结论 CpG ODN-1826可促进小鼠骨髓来源和睥脏来源DC的功能成熟,CpG ODN-1826刺激活化BMDC的作用明显强于刺激活化SDC。  相似文献   

17.
大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及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诱导及纯化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rGM-CSF、IL-4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前体细胞获得大量DCs,经标抗大鼠OX62单抗免疫磁株分离纯化后的DCs经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功能学实验鉴定。结果 大鼠骨髓来源的DC在体外培养12-14d后完全成熟,99.36%培养纯化后DC表达大鼠特异性表面标志OX62;典型的成熟大鼠DC形态上类似于小鼠和人类的DC,表型为MHCⅡ++,OX62++,FcγR(CD32)+/-,CD80+/-,CD86++,体外功能分析显示该DC能够强烈刺激MLR并有效递呈可溶性抗原OVA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大量扩增大鼠骨髓DC的方法,为研究其在异种移植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户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其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经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Df)和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的成熟分化特点.方法 户尘螨过敏性哮喘和正常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白细胞介素4(rh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诱导分化成未成熟DC,然后用Df和LPS刺激DC成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面分子CD1a、CD83、HLA-DR,以判断Df和LPS对哮喘和正常儿童DC成熟分化的影响.结果 哮喘儿童单核细胞经IL-4和GM-CSF诱导后,未成熟DC(HLADR+-CD1a+)和自发成熟DC(HLADR+-CD83+)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22和P=0.037).但经Df刺激后,哮喘儿童成熟DC的比例显著低于LPS刺激后(P=0.009),未成熟DC的比例则高于LPS刺激后(P=0.03),也高于正常儿童Df刺激后的未成熟DC比例(P<0.001).结论 哮喘患儿DC在Df刺激下,其成熟和分化过程中存在异常,成熟过程延迟,但其在哮喘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创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异源T细胞应答能力的变化.方法:致伤后24h分离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应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BMDC,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未成熟、成熟树突状细胞(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MHCⅡ)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脂多糖(LPS)刺激的BMDC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p40、IL-12p70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否经过LPS诱导,创伤组小鼠BMDC介导的ML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值(P〈0.05),创伤组小鼠BMDC在LPS刺激前后的CD40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1.0)%vs(22.0±3.5)%;(56.0±7.5)%vs(91.0±8.0)%,P〈0.01],但MHCⅡ、CD80和CD86表达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创伤组小鼠BMDC在体外经LPS刺激24h后其IL-12p40、IL-12p70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6.5)vs(78.0±6.8)ng/L;(9.0±1.0)vs(18.0±1.9)ng/L,P〈0.05],但创伤组小鼠BMDC分泌IL-10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小鼠BMDC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降低,该变化可能与其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降低及IL-12分泌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不同成熟状态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Dex)的制备、提取及体外功能鉴定。方法:F344大鼠骨髓来源DC培养6后分为2组,一组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immature DC,imDC):直接收集上清;一组为成熟树突状细胞组(mature DC,mDC):每孔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LPS培养48h后,收集上清。然后用多步离心法分离得到Dex,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Dex的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Dex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上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p70)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实验(MLR)检测共培养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mDC分泌的exosomes相比,imDC分泌的exosomes表面中度表达MHC-Ⅱ类分子、低表达CD80、CD86、CD40共刺激分子,而且与Wistar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培养后刺激IL-12p70分泌能力较低(P<0.05),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较mDC分泌的exosomes组弱(P<0.05)。结论:不同成熟状态下的DC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