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高能量损伤后因失血而发生的死亡率约为10.2%,而低能量损伤多数为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处理比较简单,且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交通伤致重型不稳定骨盆骨折及其合并伤的救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交通伤致严重骨盆骨折的主要并发症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胸腹联合损伤等,救治不当死亡率高。据统计,骨盆骨折的发病率为(20~35.2)/10万,合并伤致休克发生率高达19%~50%,其中25%~84.5%为交通伤,病死率为5%~20%,开放性骨盆骨折病死率可达30%~50%,同时高能量的骨盆骨折常有极高的伤残率。本院急救中心创伤外科近几年来对交通伤致重型不稳定骨盆骨折及其合并伤的临床救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较常见,约占外伤的3%-8.2%。在骨盆骨折中,30%-50%的患者为不稳定骨折,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现多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常合并其他组织脏器损伤,早期生命体征不平稳,无法耐受手术。因此,对于一些不具备急症手术条件的患者采用临时外固定,等待择期手术。近年笔者收治此类患者8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手术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诠释腹腔脏器损伤合并骨盐骨折的诊断与救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7例腹腔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资料,腹腔脏器损伤的处理15例开腹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骨盆骨折1例手术复位内固定,12例卧床休息,3例骨盆兜吊牵引,1例骨牵引。结果治愈15例,占88.24%,死亡2例,占11.76%。术后并发症3例,占17.64%,其中切口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结论腹腔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病情危重,强调早期诊断,及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从对11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 对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 116例中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81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110例康复,治愈率94.8%。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死亡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作为临床发生率逐年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种疾病,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骨盆骨折的发生机制、骨折分型并对最终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对骨盆骨折生物力学作一个总体的回顾,通过骨盆生物力学、骨盆骨折生物力学、骨盆治疗生物力学3个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骨盆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以及骨盆骨折相关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淑珍  常红 《现代护理》1998,4(1):14-15
骨盆骨折是建筑业工人常见病,且多伴有头、胸、腹、四肢等处的复杂性复合性损伤。因此,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如处理不及时致残率及死亡率甚高。我院自1993年~1997年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50例。由于抢救、治疗及时,护理工作较为得当,均痊愈出院。现浅谈体会如下。区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40例,女10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10岁。什盆骨折开发失血性休克35例,并发膀航破裂3例,并发尿道损伤6例,并发其它复会伤6例。2急救时的病情观察骨盆骨折病人往往并发泌尿系统损伤,腹膜后血肿,内脏损伤以及联合性损伤或多发性骨折。所以…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的腔内与开放治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93例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病人中45例进行开放性后尿道端端吻合术,48例行腔内治疗术,术后根据排尿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疗效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腔内治疗病人治疗有效率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组,分别为88.5%与83.3%,并发症发生率腔内治疗组较低,结论:腔内手术为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损伤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临床上,创伤性休克伤情多较严重、复杂,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创伤部位不同,休克发生率也有所差异。据统计,严重胸部外伤伴血气胸其发生率70%,严重腹部外伤伴肝、脾破裂约为80%;严重骨盆骨折约为35%;严重四肢骨折约为25%;严重多发伤约为50%~70%。对其处理需兼顾创伤和休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伤势严重而复杂,常合并盆腔内脏器、神经及血管损伤,可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的发生率为12%~34%,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高达58%.2003年11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直肠损伤病人19例,经积极治疗,全方位整体护理,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高速交通运输、高层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日益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提升,占全部骨骼损伤的3%。骨盆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并常伴有休克及脏器损伤,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尽管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骨盆骨折的临床救治仍面临许多困难,本文就目前骨盆骨折诊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损伤,占全部尿道损伤的90%[1]。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但目前对急症处理的方法意见仍不一致。我院自1989~1995年首诊处理的骨盆骨拆合并后尿道损伤4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男性,年龄9~50岁,平均24.5岁。损伤原因:煤矿井下挤压及砸伤27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摔伤2例,其他外伤2例。后尿道完全断裂38例,部分断裂2例。骨盆骨折类型:两侧坐、耻骨支骨折24例,单侧坐、耻骨支骨折并同侧骶骼关节移位6例,粉碎性骨盆骨折3例,…  相似文献   

13.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是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多由强大暴力造成,发病率为20%~35.2%,常并发休克、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较骨盆骨折本身更为严重。80年代以来骨盆骨折救治不断得到改善,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的进展:尽早固定不稳定骨折,控制出血,救治休克;多学科协同救治;手术复位和固定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14.
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损伤,作为临床发生率逐年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种疾病,进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骨盆骨折的发生机制、骨折分型并对最终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对骨盆骨折生物力学作一个总体的回顾,通过骨盆生物力学、骨盆骨折生物力学、骨盆治疗生物力学3个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骨盆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以及骨盆骨折相关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79-4280
对骨科损伤控制治疗骨盆骨折伴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对骨科损伤控制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远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损伤控制可以提高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我院8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骨科损伤控制指导下给予分期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患者临床复位优良率为70.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A组患者临床复位优良率为89.6%,并发症发生率为6.3%,B组患者临床复位优良率明显较A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骨科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主要临床特征和预防治疗的对策。方法对586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器官功能进行监测。结果全组发生MSOF45例,发生率7.68%,其临床特征①常出现在伤后3~7天,本组37例,占82.2%,病情复杂,容易忽视,本组有7例未能及时发现,占15.6%;②最早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本组41例,占91.1%;③既往有疾病的器官发生率高为69%;④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MSOF发生率越高,本组GCS6~8分者MSOF发生率为3.4%,3~5分者发生率为8.1%,脑疝者发生率为10.4%;⑤脑实质损伤多见,本组41例占91.1%,预后差、死亡率高,本组死亡31例,病死率为68%。结论早期开颅手术,解除颅内高压,控制肺部感染,密切监测各器官功能,加强对器官功能的支持,可降低MSO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骨盆骨折占骨关节损伤的3%~8.2%,13%~17%存在不稳,其中C型骨折同时存在旋转不稳和垂直不稳,临床上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8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法。方法对4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急诊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和骨盆外固定。结果救治成功率87.5%,术后随访骨折恢复情况优良率95.2%。结论对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救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其死亡率高达40%~60%。早期难以控制的失血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休克,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和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早期积极地进行临床评估和干预治疗。在排除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导致的持续失血后,对于仍有持续存在难以纠正或不断进展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笔者发现,传统的骨盆外固定减少骨折断端的出血、盆腔填塞减少盆腔静脉及静脉丛出血等方法,往往难以充分有效控制出血,纠正休克,因此尝试早期明确诊断后,在同步抗休克、扩容、监护、生命支持治疗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介入室,应用介入栓塞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及钢丝圈作为栓塞材料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责任动脉,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利用此手术方法救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4例,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