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贾丽琴 《云南医药》2010,(4):477-47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经济、文化、卫生及儿童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奋斗目标之一。为全面分析勐海县5岁以下儿童原因、死因顺位及医疗保健服务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9~2008年10年间勐海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00~2004年章丘市常规报告系统收集的婴儿死亡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本市降低婴儿死亡率干预措施,推广婴幼儿保健适宜技术,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章丘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2000~2004年婴儿出生、死亡报告簿(卡)及逐年整理上报的年报表。2结果2.1婴儿、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全市2000~2004年活产数为52742例,婴儿死亡660例,平均死亡率为12.51‰;新生儿死亡52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9.94‰;早期新生儿死亡(7天内)400例,死亡率为7.58‰。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9.40%,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6.34…  相似文献   

3.
谢琴  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53-2554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及主要死因,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决策和依据.方法 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对重庆市渝北区2007-2011年儿童死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50%,其中婴儿死亡率为0.32%,新生儿死亡率为0.20%;先天性心脏病及发育畸形是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因此,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加强产、儿科质量建设,减少新生儿及婴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董素华 《安徽医药》2013,34(8):1233-1236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9.34%,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69.4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7.56%。2003年分别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3位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吴朝霞  凌萍  牟鸿江 《贵州医药》2012,36(8):749-751
婴儿死亡率一直是国际社会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的最佳单一指标;由于新生儿期死亡占婴儿期死亡比重最大,新生儿死亡一直是婴儿死亡人群的重中之重.我们对贵州省2003-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死亡日龄进行分析,能够反映目前贵州省新生儿死亡状况.  相似文献   

6.
2001~200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制订相应的妇幼卫生政策.方法收集2001~200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广东省5年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59‰,婴儿死亡率为7.15‰,新生儿死亡率为5.44‰,各年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比农村和城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城区水平,农村儿童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也明显低于城区儿童.结论 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要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郫县2008—2009年婴儿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2009年郫县婴儿的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间围生儿(7 d内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09‰、5.02‰、8.85‰,围生儿(7 d内新生儿)死亡数、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6.27%、56.72%;婴儿死因前五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其它先天异常、先心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提高对小儿肺炎诊治能力,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华君 《成都医药》2010,(3):212-213
目的:了解郫县2008—2009年婴儿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2009年郫县婴儿的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间围生儿(7 d内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09‰、5.02‰、8.85‰,围生儿(7 d内新生儿)死亡数、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6.27%、56.72%;婴儿死因前五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其它先天异常、先心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提高对小儿肺炎诊治能力,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度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04年度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7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73%;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和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1999—2006年8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累计新生儿、婴儿、5岁以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45‰、9.82‰.13.30‰,5岁以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意外死亡等,N时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9.87‰,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86‰,证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医药》2013,(2):152-154
<正>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文化水平等各项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可比性指标。为保护儿童健康,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制定行之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现将禄劝2008~2012年47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全县共有16个乡镇,194个村  相似文献   

12.
韩玉秋 《淮海医药》1996,14(4):17-17
为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婴儿死亡率,实现到20000年把婴儿死亡率降低1/3的目标,现将我市199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的活产总效,婴儿死亡效.并根据上报填写的《安徽省婴儿死亡报告卡》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国珍  杨泽红 《贵州医药》1993,17(3):182-184
本文研究贵州省婴儿出生和5岁以下儿童人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和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等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本次调查是在全省86个县市范围内,随机抽选部分地区作为监测点,监测地区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监测总人群达604481人。调查结果:10个县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1017例,死亡率为98.44‰,婴儿死亡673例。死亡率为65.14‰,其中新生儿死亡376例,死亡率为36.39‰,死亡原因:肺炎、腹泻、出生窒息。出生率为17.1‰,7个农村县出生率为22.3‰,获取了有本省代表性的准确可靠的儿童死亡资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婴儿死亡率近年来已大幅度下降。新生儿死亡率虽也明显下降,但至今仍占婴儿死亡率的半数以上。已成为降低儿科住院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我院新生儿病房是哈尔滨地区新生儿疾病的抢救治疗中心,这里集中了大部分危重患儿,死亡率较高。死亡病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10287例)12.34%,占同期婴儿死亡病例(525例)70.74%。为了探讨新生儿死因,以期助于临床防治,现将1985年1月~198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死亡的126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抽样调查公主岭市5个监测网点,得到活产数1519例,死胎死产7例,7d内围产儿死亡6例,婴儿死亡1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10例。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围产儿死亡占首位其死亡率8.5‰,其中死胎死产占围产儿死亡的53.8%,其次是婴儿死亡,死亡率为6.6‰,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60%,新生儿死亡中主要为7d内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100%。通过此次调查及时发现危害儿童健康的因素,并对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明  王琰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2):57-57
婴儿死亡率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婴儿健康指标,而且反映整个居民健康水平及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了掌握近5年来我市婴儿死亡的情况,为制定"降低婴儿死亡率干预措施"和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9~2003年章丘市常规报告系统收集的婴儿死亡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91-1995年我市两个办事处(志城、民权)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资料显示:我市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婴儿平均死亡率、新生儿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0.10‰,28.04‰,均高于1991年全国城市水平(20.86‰、17.31‰、12.52‰);年龄与死亡率的关系:婴儿死亡占93.4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9.48%,年龄越小儿童死亡所占比例就越高;死因顺位:婴儿组、新生  相似文献   

18.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十堰市1997~2003年婴儿死亡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武素英 《淮海医药》2004,22(6):496-496
目的 通过对1995年~1999年婴儿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5年~1999年婴儿死亡原因逐一进行严格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找出了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死因顺位,制定干预措施。结论 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和低体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1992年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坤邦  杨国珍 《贵州医药》1994,18(3):177-180
本文对贵州省1992年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死亡率为40.76%、婴儿死亡率为73.8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6.89%.农村死亡率119.88‰、城市死亡率41.01‰.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肺炎、腹泻、出生窒息、早产和低体重儿、意外窒息,死亡率68.19‰,占五岁以下儿童总死亡病例的70.39%.死于家中占63.34%,死于途中的占5.17%;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死于家中占67.29%、死于途中的占5.49%.本文就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要加强肺炎、腹泻的防治和管理,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重点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