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北方病区近二十年急型克山病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率,从1959年的60.18/10万,下降到1981年的3.58/10万,病死率也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潜、慢型克山病、特别是自然慢型克山病(下称自然慢克)对病区群众的威协越来越突出,所以,掌握好自然慢克的发病规  相似文献   

2.
2005年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方法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东曹村设立监测点,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观察全县范围内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发病及转归情况。对监测点人群发硒、粮硒水平进行测定,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及膳食结构。结果①2005年监测点东曹村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79%和0.35%;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38%,人均发硒(0.579±0.012)mg/kg,粮食硒(0.089±0.082)mg/kg。②2005年旬邑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病率为0.53/万,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2.86/万。结论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总体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病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与克山病有关的一些致病因素,并对病区人群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继续加强病情监测,仍是今后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态势,科学指导和评价云南省克山病防制工作。方法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W 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进行。监测内容包括临床检诊、心电图描记、可疑对象摄胸部后前位X线片。结果9个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共检出克山病病例48例(1.03%),其中潜在型克山病(简称“潜克”)39例(0.84%),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9例(0.19%)。检出率与2004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362,P>0.05)。无急型克山病(简称“急克”)和亚急型克山病病例(简称“亚急克”)检出。全年累计新发慢克62例,发病率0.14/10万。结论目前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态势。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工作重点应放在病情监测、病情调查和对慢克病人的管理治疗,以及巩固和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根据心功能状态和发病经过分为急型、亚急型、潜在型和慢型.目前存活的克山病人主要是慢型和潜在型,其中慢型克山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人心功能低下,病死率较高.慢型克山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慢Ⅱ),心功能Ⅲ级(慢Ⅲ),心功能Ⅳ级(慢Ⅳ).慢型克山病的治疗基本上同于一般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应根据心衰程度及心律失常等进行治疗.现将临床上治疗慢型克山病的常用药物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克山病监测点区(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在全县范围内,采用线索调查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潜在型克山病(潜克)监测点(二道沟村)全体居民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001年清原县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新发慢克1例,年发病率为0.03/万。潜克监测点内检出慢克1例、潜克25例,总检出率为6.1%。监测点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低下。结论 监测点区及所在县病情较稳定,但潜克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我省克山病监测点区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扩大监测点检诊人数,采用更科学的抽样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监测点的流行病学人口资料进行调查。对克山病监测点全体居民户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记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必要的进行2m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结果监测点内检出慢克8例,潜克47例,总检出率6.56%。结论监测点区病情相对稳定,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但本年度监测仍然有慢型与潜在型病例检出。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的同时加强克山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省很少发生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全省约四千万人口,近二年每年发病在100人左右,死亡率亦显著降低。过去北安县最高发病年(1953年)发病率是993.00/10万,现就全省而言,急型、亚急型的发病已降至0.8/万(同1981年)。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对人们的危害已显著减少,但慢型克山病仍在不断发  相似文献   

8.
克山病发病和转归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1990年,对陕西省黄陵县店头病区克山病发病和转归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l)1974年起,店头病区各型克山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急性(包括急型和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75.2%、32.4%和28.6%,1983年至今未见急发病例,但慢型和潜在型仍有新发;(2)1974年后潜在型病情恶化率平均下降26.2%,1980年后新发慢型2~7年生存率明显提高;(3)慢型克山病病死率高,其5、10和15年病死率分别为70.9%、89.1%和93.6%,治疗慢型和管理潜在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虽然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患病率呈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但是在病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潜在型克山病(以下称潜克)和慢型克山病(以下称慢克)。在临床上,潜克转慢克,慢克加重而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现将80例潜,慢克两年的预后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河北省沽源县2004年克山病病情,评价和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在河北省沽源县长梁乡的2个克山病历史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部常住人口均为监测对象,进行常规临床体检,描记12导联心电图,重点人群摄X线胸片,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诊断。结果①监测点年内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32人,慢型克山病(慢克)6人,克山病检出率为7.47%,患病率为4.11%。45岁以上克山病病人占总数的84.21%。②2004年度,潜克治愈率10.53%,潜转慢率5.26%,慢转潜率36.36%。③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8.09%;35 ̄74岁成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为36.48%。结论河北省沽源县监测点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加强对克山病病人的生活指导及对慢型克山病病人的治疗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吉林省于1995年起,连续3年在桦甸市桦南乡杨树村、蛟河市前进乡二河村进行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1997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所在县(市)病情监测 随访注册慢型克山病病人,县、乡、村三级克山病防治网报告当年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发病情况。1.2 监测点区人群普查 对两个监测点区的人群进行体检,心电图描记和部分病人进行X线心脏正位拍摄胸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6,他引:3  
目的 掌握2006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2006年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27个监测点居民进行查体、描记心电图、疑似病例摄X线胸片等临床检查,同时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27个监测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2.25%(295/13 090)、0.60%(78/13 090).估计全国有3 370 000~4 110 000例克山病病人,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600 000~940 000例.四川省报告发生6例亚急型克山病,另外新检出克山病潜在型5例,慢型1例.发硒平均水平为0.3282mg/kg,粮硒平均水平为0.0148 mg/kg.结论 历史重病区有新的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在进行克山病监测的同时,建议加强患者管理、治疗和重病区克山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吉林省克山病病区已得到基本控制,急(亚急)型克山病人已消失。但据“全国克山病与扩张性心肌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报道,现在克山病的发病已变为以自然慢型为主的流行特点,在病区仍有相当数量的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工作中发现,慢型克山病与扩张性心肌病及冠心病的误诊不少。慢型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诊断已有报道,现将慢型克山病与冠心病的监床心电图特点作一浅析,以资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监测陕西省黄陵县2004年克山病发病情况。方法将监测点区全体居民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监测点区的粮硒及儿童发硒进行检测。结果(1)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为11%;(2)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例;(3)儿童发硒及大米含硒量病区明显低于非病区(P<0.05)。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克山病的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向明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了监测,向明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47例,检出率6.34%,患病率4.88%,与1999年(6.67%和5.10%)同期相比稳中有降,19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克山病病人,20-39岁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15例,占31.9%,40岁以上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32例,占68.1%。泾川县18个病区乡镇无急型、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型克山病19例,年患病率0.58/万。向明点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仍在稳定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查明克山病在全国范围内患病及发病的消长趋势。方法根据《克山病监测》标准(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随访2002年在册的克山病病例,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全国年内无急、亚急型发病,潜在型、慢型检出率为2.19%、0.60%,全国年内新发潜在型12例、慢型6例,发病率分别为1.23‰,0.61‰。人均发硒(0.2557±0.0320)mg/kg。结论克山病在全国各病区处于稳定态势,在继续逐步完善监测工作的同时,应对病人进行生活及就医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克山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治研究,急型、亚急型克山病人已很少发生,但是慢型克山病各病区仍有散在发生,其他各型现症病人也常转变为慢型克山病。因此,研究慢型克山病的预后对降低克山病病死率,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62例已死亡的慢型克山病患者生前心电图改变及心脏增大程度与生存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及时准确掌握甘肃省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对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结果水泉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慢型克山病人50例,检出率6.58%,患病率5.6%,与2006年的6.25%和4.89%相比病情稳定。19岁以下未检出病人,20~45岁育龄期妇女检出潜克9例,检出率7.2%,其他人群检出潜慢克41例,检出率10.6%。泾川县16个病区乡(镇)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克15例,年患病率0.43/万。结论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呈稳定消退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按照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根据历史病情,在云南省选择11个县(市)中的16个病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普查.详细询问病史、临床体检、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进行诊断.全省的克山病病情资料,由2007年的克山病病情报告、线索调查结果等汇总而成.结果 16个监测点共检诊6877人,共检出克山病病人39例,总检出率为0.57%(39/687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为0.41%(28/6877);慢型克出病检出率为0.16%(11/6877);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未检出.66.67%(26/39)克山病病人集中在5~14岁.16个监测点共描记心电图6877份,心电图异常率为5.25%(361/6877);共拍摄了55例X线胸片,心胸比例≤0.50的31例,0.51~0.55的16例,0.56~0.60的8例.云南省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4.24/10万,发病率为0.50/10万,无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在型克山病未列入克山病病情报告内容.16个监测点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7.76/10万,发病率为1.18/10万.结论 云南省克山病处于平稳低发状态,但部分地区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较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克山病是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地方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劳动人民的健康。目前,对慢型克山病却缺少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且急型、亚急型克山病若治疗不彻底,就有很多转成慢型病例。因此,慢型克山病的根治是一个重要课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用中西两法治疗”的教导,我们于1975年5月在沂水县克山病病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