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因样品降解而对含量分析结果产生影响。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24h时,阿莫西林含量下降情况(在水溶液中为8.08%,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为2.39%),克拉维酸含量下降情况(在水溶液中为11.28%,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为4.25%)结论:为了得到准确的含量分析结果,必须严格控制分析时间,快速处理样品。建议在我国药典中对这一点着重指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2)色谱柱(4.6mm×150mm,5μm),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以0.78%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pH值为4.4)-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nm,进样体积为10μL,分析时间为10min,外标法定量。结果:阿莫西林在质量浓度为0.60~1.2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32%,RSD为0.29%。克拉维酸在0.10~0.3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08%,RSD为0.28%。克拉维酸钾(以克拉维酸计)和阿莫西林(以无水物计)分别为其标示量的90.0%~110.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4︰1)中克拉维酸钾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C18柱(150mm×4.6mm/5μm),Agilent1200s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以0.78%的磷酸二氢钠水溶液(pH=4.4)-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nm;自动进样,体积为20μL;分析时间11min,外标法定量。结果克拉维酸在0.0501~0.175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为98.97%,RSD为0.50%。克拉维酸钾(以克拉维酸计)为其标示量的90.0%~110.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阿莫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的复合制剂,本文概述该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的含量,采用外标法,YWG-G18分析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本法准确,快捷、专属性强,且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菌谱广且副作用较少,但近年也有一些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包括肝毒性反应、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肠炎、粒细胞减少、多形性红斑、药物热等。本文对此加以综合介绍,以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的含量。用PhenomenexC18(4 6× 15 0mm 5 μm)色谱柱;甲醇 -0 0 5 7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或 10N的氢氧化钠调pH值至 4 4± 0 1)(5∶9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 2 0nm。阿莫西林在 4 0 4 8~ 2 0 2 4 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 =0 9999),最低检出限 0 0 4ng;克拉维酸在 4 0 0 8~ 2 0 0 4 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 =0 9999),最低检出限 0 0 8ng。阿莫西林及克拉维酸钾的回收率分别为 10 0 1%( RSD =0 6 8%)和 99 8% ( RSD =1 2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14∶1)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岛津L—10A高效液相色谱仪,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7.8 g,加水900 mL溶解,用磷酸或1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4.4±0.1,加水稀释至1 000mL)-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阿莫西林在0.332 1~1.162 3 g.L-1的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6,平均回收率(n=9)为99.45%,RSD为0.34%。克拉维酸在0.028 1~0.098 4 g.L-1的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n=9)为100.47%,RSD为0.99%。两者的浓度和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阿莫西林(C16H19N3O5S)(以无水物计)为标示量的90.0%~110.0%,克拉维酸(C8H9NO5)(以克拉维酸计)为标示量的90.0%~120.0%。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14∶1)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集的健康志愿者1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单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625mg,运用微生物法对其尿药浓度及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阿莫西林主要药动力学参数:Cmax为(7.68±0.66)mg/L,tmax为(1.48±0.62)h,t1/2β为(1.34±0.52)h,AUC0-∞为(19.87±1.68)mg·h/L,CL为(28.22±3.97)L/h,24h尿累积排泄率(62.84±21.2)%;TMIC为4.8h,占给药间隔比例38~64%。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3次/d给药,能够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评价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并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1)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梯度条件代替原标准中的方法对抽验样品进行有关物质检查;(2)采用LC-MS法[Agilent 1100 LC/MSD Trap液质联用仪,Shim-pack CLC-ODSC18(4.6 mm×150 mm,5μm,日本岛津公司)]研究本品的杂质谱,根据该研究结果,建立了分区域计算有关物质的方法;(3)采用交叉验证法验证和完善了现有的NIR定性定量模型并新建了NIR水分定量模型;(4)采用自动取样溶出仪(SOTAXAT7 Smart)进行溶出试验、采用新建立UPLC法(Agilent Technologies 1920 Infinity型超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溶出量,研究国内外口服制剂溶出行为的差异。结果:法定检验显示,本次抽验样品绝大多数批次符合标准规定;杂质谱研究结果显示,口服制剂中有19个潜在杂质,不同来源的杂质具有明显分区,与阿莫西林有关的杂质主要集中在克拉维酸主峰后,而与克拉维酸有关的杂质则集中在克拉维酸主峰前,采用杂质归属分区域法检测杂质含量,得到的杂质含量更合理;本品溶液状态稳定性较差(温度>25℃时,3h降解2.0%~3.1%,尤其是克拉维酸组分);验证并完善了现有的NIR定性、定量模型并新建了NIR水分测定模型;新建的UPLC快速检测方法使两组分在1分钟内出峰完毕,满足了快速测定的要求;不同生产厂家片剂之间溶出行为差异显著,与进口片剂溶出曲线也明显不同。结论:目前绝大部分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产品质量能符合现行标准要求;现行标准存在缺陷,如有关物质检查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新建计算方法能有效弥补现行标准的缺陷,测定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药品质量,有助于发现目前产品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2种不同规格(0.457 g和0.228 5 g)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溶出度。方法 3个批次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用于实验,每批随即抽取12片,以水为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出度。除0时外,另选择5、15、30 min共3个时间点进行取样测定,直到药物溶出>90%或达到溶出平台,分别计算各时间点药物溶出百分比,绘制每批样品的药物溶出曲线。结果 2种规格各3批样品在15 min时溶出度均>90%,即已达到溶出平台。结论 0.457 g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与0.228 5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溶出度具有高度相似性,其质量具有一致性,可以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二级分的含量,方法:以对乙酸氨基酚为内标,以μBondapakC18为固定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4.4±0.1)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对21nm,同时测定阿莫维酸钾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及RSD(n=9)为阿莫西林(102.9±0.4)%,克拉维酸钾(99.0±0.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干混悬剂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干混悬剂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3×3CRC18柱(4mm×3.5cm)上,以pH4.4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浓度分别在25~500μg·ml-1及10~2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4%±1.9%和99.5%±2.0%,日内精密度分别在1.1%~2.3%和1.7%~2.6%之间,日间精密度分别<3.1%和<2.5%。结论:本法实用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分散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分散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交叉口服单剂量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分散片 (受试制剂 )和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片 (参比制剂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克拉维酸钾和羟氨苄青霉素的浓度。使用NDST程序对各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 :受试制剂的克拉维酸钾和羟氨苄青霉素的AUC0→ 8,cmax,tmax,T1/ 2 分别为 (3 18± 1 5 8)h·μg·mL-1,(1 5 0± 0 90 ) μg·mL-1,(1 33± 0 5 9)h ,(1 0 2±0 34 )h和 (13 6 6± 1 16 )h·μg·mL-1,(6 5 5± 1 46 ) μg·mL-1,(1 0 3± 0 42 )h ,(1 15± 0 32 )h ;参比制剂的克拉维酸钾和羟氨苄青霉素的AUC0→ 8,cmax,tmax,T1/ 2 分别为 (2 76± 0 84)h·μg·mL-1,(1 32± 0 47)h·μg·mL-1,(1 5 3± 0 71)h ,(1 2 8± 0 5 1)h和(11 0 3± 1 5 3)h·μg·mL-1,(5 0 8± 1 2 8) μg·mL-1,(1 0 5± 0 2 6 )h ,(1 0 4± 0 47)h。受试制剂中克拉维酸钾和羟氨苄青霉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12 80 %和 12 6 14%。克拉维酸钾的AUC0→ 8和cmax在 2药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羟氨苄青霉素的AUC0→ 8和cmax具显著差异 ,受试制剂中较高。结论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不具生 相似文献
16.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的病例分为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比较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表现、转归、严重性、对原患疾病影响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576份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其中438份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报告涉及814例次不良反应1,38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涉及233例次不良反应。阿莫西林组男性220例,女性218例,平均年龄(36.4±19.0)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男性6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40.4±20.9)岁。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患者出现皮肤及附件、胃肠、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构成比分别为77.4%(n=630)和55.8%(130)、5.3%(43)和19.7%(46)1、.3%(11)和4.3%(10)、1.3%(11)和4.3%(10);2组非严重和严重ADR病例的构成比分别为92.5%(405例)和97.8%(135例)7、.5%(33例)和2.2%(3例);对原患疾病影响明显和不明显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9.1%(40例)和1.4%(2例)9、0.9%(398例)和98.6%(136例);2组之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3和1 d。结论:临床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与阿莫西林相比似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袁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0):2516-2519
目的 建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4.6×200 mm,5 μ m)为色谱柱;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乙腈(92∶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进样体积:10 μl.结果 克拉维酸在4.05~40.4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1%);阿莫西林在1.15~11.53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7%).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回收率良好,分离度较高,操作简单,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质量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
究,对产品的杂质谱、克拉维酸聚合物及其他荧光杂质、复溶行为、成盐率、包材密封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212批次样
品法定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采用建立的杂质分析方法,对主要杂质的结构与来源进行确证;证明水分和温度易促进主成分
的降解;此外,应严格控制原料成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成盐剂的残留量;并关注包材密封完整性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影
响。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总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