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平均 8( 2~ 12 )个月 ,首诊确诊 4例 ,误诊 6例。手术 9例 ,8例肿瘤直径 >3cm。其中 8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1例以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行局部切除 ,1例放弃手术仅行化疗 ,3月后死于肝、肺腹股沟等广泛转移。术后 8例行化疗 ,2例辅助放疗 ,化放疗联合应用 1例。术后 2年内死亡 5例 ,余 4例存活 ,存活最长者已超过 6年。 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 ,早期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是最优选择。长期生存有赖于早期治疗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我科收治的9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血(78%)。本组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例,局部广泛切除术2例,随访发现7例均在术后2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最长生存32个月,2例晚期患者存活不到3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无论Miles’术还是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不理想,提高治疗水平的唯一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1-1996年我科诊治的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6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6例患者肿块位于齿状线附近,肉眼观为紫黑色或褐色,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Mile′s术,2例行后盆腔清扫术,1例行经肛门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所有患者手术时均已有淋巴结或肝脏转移。6例患者于确诊后5-23个月死亡,平均存活14.7个月。结论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极高,死亡率高,较早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宜采用根治手术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1 1例经病理证实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临床资料 ,结合有关文献 ,加以总结。结果  1 1例病人中 ,7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Mile’s)。其中 ,2例加行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3例仅行局部扩大切除 ;1例保留肛门经腹直肠切除吻合器吻合术 ,术后辅以化疗和生物治疗。 9例获得随访。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2 7个月 ,而局部扩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2 1个月。其中 1例因早期获得诊断 ,早期行根治性切除而存活近 4年。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早期行根治性切除 (Mile’s) ,术后辅以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是处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PAM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PAM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术前肠镜提示距肛缘4cm处肿块,肠镜下活检病理提示恶性黑色素瘤,行腹部会阴切除术,术后病理再次证实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顺利出院。结论:PAMM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病理诊断。预后差,手术切术是治疗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近21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7例有不同程度的便,肛周疼痛等肛门症状,术前误诊7例。全组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平均生存18个月,最长存活39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高,较早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宜 采用根治手术,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化学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确诊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11例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其中单纯接受APR术的5例患者生存时间4.5~12.0(平均6.9)个月;6例术后采用生物化疗者生存时间3.0~24.0(平均12.0)个月。另外3例除生物化疗外分别予以局部扩大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和未手术,生存时间分别为11、10和54个月。结论对于ARMM患者手术后使用生物化学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原发性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以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56岁,病程5.8个月;首发症状以血便为最常见,其次为肛门肿物突出。94.7%的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在距离肛缘5.0cm范围内;肿瘤最大径(3.3±2.1)cm;其中54.5%可活动;有19.1%的肿瘤表面光滑;6.6%的肿瘤质地软;14.0%同期发现转移,肝转移最常见,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次;的病例出现误诊,超过者被误诊为良性疾病;手术治疗中以Miles术为主,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其次。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极易误诊。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根治性外科手术在治疗该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自1965年至199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9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女19例,男10例,平均年龄50岁。29例患者中,接受了根治性手术(Miles手术)23例。术后复发17例,复发率为74%(17/23),主要复发部位为远处转移。以性别,癌灶体积,色素产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为变量分析与预后的关系,仅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的关系非常密切(P<005)。其余6例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全组病例术后总5年生存率为29%。根治性手术病例术后5年生存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7%和28%。未切除的6例全部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结论肛管恶性直肠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即使施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预后亦不佳。术中见到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误诊的原因 ,探讨避免误诊的办法 .方法对 15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观察 .结果临床误诊率为 86 7% (13/15).其中误诊为良性病变占 66 7% (10/15),误诊为痔或痔伴有肛周脓肿 7例、息肉 2例及慢性炎症 1例; 3例误诊为肛管直肠癌 .延误诊治时间 3个月至 1年 .活检病理误诊率为 53 3% (8/15),其中误诊为低分化腺癌 6例 ,平滑肌肉瘤、类癌各 1例 . 5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全部误诊 .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误诊率高 ,病理活检难以准确分型 .临床和病理医生应密切配合 ,作直肠指诊 ,及时活检;对病理标本多作切片 ,仔细寻找黑色素颗粒并对可疑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有助明确诊断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5-2007年收治的60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进行生存分析和COX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直肠者50例,发生于肛管者10例.53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对行单纯手术的23例患者和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的3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8,P>0.05).53例手术病例中,37例行Miles术,16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两种术式生存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4,P>0.05).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浸润深度为危险因素,治疗方式为保护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变局限者,应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病变深度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胃原发黑色素瘤并脑转移1例行近端胃肿瘤根治术+脑转移灶切除;直肠肛管黑色素瘤14例,其中行腹会阴联合肿瘤切除术(Miles)8例,行经腹直肠肿瘤前切除(Dixon)1例,行局部切除4例,1例拒绝手术治疗出院。3例术后接受综合治疗,3例因术后转移复发接受化疗。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alan-A多呈阳性表达。总生存期4.5~57.0个月,平均生存期(15.8±15.3)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结论: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免疫组化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完整手术切除(R0)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本病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报告。结果: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可能与良性黑痔史,HIV感染,太阳光照射有关,主要症有便血,局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对45-80岁的高危发病人群进行常规直肠检查,CEA多克隆抗体标记阳性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帮助,治疗方法现存在争议,多主张在手术治疗(腹会阴联合切除或局部广泛切除)的基础上辅以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应提高警惕,最佳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多发腺瘤性息肉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行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多发腺瘤性息肉病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施行了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同时作临时回肠造口术,均3个月后还纳;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随访6个月至7年,2例患者肿瘤复发,1例死亡,5例仍存活,1例再次行肿瘤切除.6例术后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排便功能好.结论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多发腺瘤性息肉病、切除彻底,术后控便能力比较好,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是治疗家族性多发腺瘤性息肉病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手术宜早.  相似文献   

15.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恶性度高、预后极为不良的恶性肿瘤。我院1962年~1982年收治直肠肛管癌774例中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仅6例,占 0.8%,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最大65岁,最小40岁,平  相似文献   

16.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误诊的原因,探讨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 对15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临床误诊率为86.7%(13/15)。其中误诊为良性病变占66.7%(10/15),误诊为痔或痔伴有肛周脓肿7例、息肉2例及慢性炎症1例;3例误诊为肛管直肠癌。延误诊治时间3个月至1年。活检病理误诊率为53.3%(8/15),其中误诊为低分化腺癌6例,平滑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损伤分类及特点 ,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2 2例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资料 ,把直肠肛管损伤分为三类四型 ,采用早期止血清创 ,缝合修补直肠肛管裂口、粪便转流、盆腔及骶前引流及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直肠肛管损伤。结果 :2 1例治愈。 1例因严重复合伤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根据损伤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有效粪便转流 ,腹腔及骶前引流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7-2005年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便血23例(88.5%),肛门疼痛或不适14例(53.8%),肛门肿物7例(26.9%)。肿瘤距肛缘5cm以内26例(100%)。首次就诊误诊率84.6%(22/26),术前病理确诊率44.0%(11/25)。免疫组化示HMB45、S100、Vimentin阳性率分别为85.7%(6/7)、100%(7/7)、83.3%(5/6)。累积生存1、3、5年分别为12、4、3例。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预后差,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直肠指诊对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免疫组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直肠系膜来源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报道1例直肠系膜来源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直肠前切除吻合术(Dixon)。解剖标本,肿瘤来自直肠系膜,向肠腔内浸润生长,并穿透肠壁全层,系膜内包裹大量墨汁样液体,有臭味。病理证实恶性黑色素瘤。术后随访4个月复查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术后8个月死亡。结果表明,直肠系膜来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极为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局部复发、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1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1%(5/31)和68.8%(11/16)。χ^2检验显示,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相关(P=0.001)。47例患者5年生存率18.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单发(P=0.0458)和肿瘤侵犯深度(P=0.0053)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深度(P=0.010)是影响预后最主要因素。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肿瘤侵犯深度,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