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结果:48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除3例引发便秘,2例发生囊袋积血经过对症处理后康复外,其它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全面护理是保证手术全面成功的关键,通过对4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62例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结果62例中有2例发生囊袋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可有效避免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利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5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75岁以上高龄患者临床资料,植入术后1,3,6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随访10个月-10年,存活46例(83.6%),死亡9例(16.4%),其中心源性死亡4例,脑梗死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性休克1例,恶性肿瘤1例,心功能稳定或好转者占72.7%。结论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老年人伴发其他疾病较多,术前、术后均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4.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50例,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质量,发现术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得到了很大恢复,但心理功能及一般知识得分较低。关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进和完善健康教育对策,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许贵金 《中外医疗》2011,30(36):139-139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对患者护理的体会,规范患者应用心脏起搏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进行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的患者,术后对患者加强护理和随访,建立随访档案,采用自身对照法评价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干预半年和干预1年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延续护理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年1-12月共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作为对照组,另30例作为研究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方法,3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前行常规健康宣教.2组患者均在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各项永久心脏起搏器程控指标有效监测,观察不同阶段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各项参数情况和延续护理能力水平的差异.结果 患者对各项参数(起搏阈值、灵敏度、阻抗、自测心率)均已了解(P>0.05).同时,患者的头晕、黑朦、晕厥、心悸不适、生活质量改善、对起搏器关注、饮食、活动规律、过度感知、延续护理能力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延续护理为患者由住院治疗到居家护理的平稳过度,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42-44+48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将其分为无反流组和反流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 9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7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三尖瓣反流,占75.27%,有23例患者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占24.7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不受年龄、性别、右心室电极导线内径、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P0.05),可能受起搏器植入时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等因素影响(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临床可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程控随访的方法、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程控随访,主要参数与指标主要包括参数设置、参数优化、降低输出电压、酌情开启自动化功能以及其他所需要的相关功能等几个方面。同时,对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的内容以及意义等进行记录与总结。所有患者程控随访的时间为手术后1周内开始,按照手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程控随访的频率进行。386例患者中,359例患者得到定期程控随访(随访率93%)为程控随访(A)组。程控随访时间最长9年,最短4个月。27例未进行程控随访(B)组。二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随访后生活质量满意率为97%,B组为7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之后程控随访的过程必不可少,应该注意规范化与科学化,保证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程控随访意义重大,可以及时发现永久心脏起搏器在使用过程中功能异常,以较好的实现模仿生理性起搏,更好的实现简便操作和优化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置入人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对45例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观察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成功率迭100%。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1例出现囊袋感染,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对置入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应严密监测及配合,术后要细致观察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6年该院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857例,其中4~6岁学龄前儿童3例,占0.35%。该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5岁,体重平均17.8公斤;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停搏,2例为室缺术后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心律失常。3例均采用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治疗,1例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术后1周、1、3、6、9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器置于皮下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继发感染,予取出起搏器,清创缝合,患者交界性逸搏心率55次/min,家属拒绝再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自动出院;另2例电极经左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的患者,术后随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学龄前儿童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经静脉心内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是可行、有效的,但有出现起搏器囊袋磨破等并发症的风险;电极经头静脉,起搏器置于胸小肌与胸大肌之间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的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AB二组,A组患者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结果 A组的术后并发症为24.7%,B组术后并发症为4%,B组的术后并发症较A组明显下降,下降了20.7%,效果显著.结论 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注意个体化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徐小雅 《西部医学》2012,24(4):794-79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其中起搏器囊袋积血2例(28.6%),起搏器感知障碍1例(14.3%),起博器综合征1例(14.3%),电极脱位2例(28.6%),肺内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14.3%)。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熟悉相关理论知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留置导引钢丝患者的救治与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2016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1例心脏严重增大的患者,因病情原因,无法使用传统起搏器安置法,现采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导引钢丝保留体内不撤出,起支架和固定作用,以防电极脱位的创新救治方法,并对其实施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愈后良好,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术后随访期间无不适. 结论 以此该方式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尚属国内首创.针对临床特殊患者,采用植入起搏器后保留导丝的创新救治方法具有可行性,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226例,对入选患者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运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不同时间点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等变化.结果 1)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入院当天处于高水平;与入院当天比较,术前1晚、术后3 d明显下降(P〈0.05);而出院当天显著下降(P〈0.01).2)出院时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覆盖率,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尿潴留、便秘、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可有效减少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优质护理在临床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邓小琴  吕欢艳  覃丽萍 《当代医学》2012,18(18):131-13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置入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施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老年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的4周后对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生活质量具体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心情舒畅程度、肢体活动功能等。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8.2%,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9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例患者。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置入患者而言,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17.
廖丽玲 《西部医学》2010,22(9):1753-175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对19例高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术后自我保护能力。结果 19例高龄患者均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能熟练掌握。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DCA循环护理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可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