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滑膜形态学的变化,以及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关节软骨光镜下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伤科薰洗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2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中药熏洗组,手术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汤治疗4周,扶他林组给予扶他林外搽4周。治疗完成后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组织学变化,评定中药熏洗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扶他林组相比,中药熏洗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用伤科薰洗方薰洗有减轻模型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破坏的作用。说明中药熏洗汤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刺老苞根皮黄酮对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干预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月龄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采用MrITll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Bax、Bcl-2、Caspase-3、p53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组刺老苞根皮黄酮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并可通过减弱软骨细胞Bax、Caspase-3、p53mRNA的表达,增强Bcl-2mRNA的表达来减缓软骨细胞凋亡进程。结论:刺老苞根皮黄酮可有效调控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增强细胞活性,延缓凋亡,具有研发成为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中药壮骨通痹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壮骨通痹膏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共对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4周的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壮骨通痹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膏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运动能力的干预效应,同时评估其对关节软骨超微结构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活血膏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及活血膏组大鼠接受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以复制骨性关节炎模型,随后活血膏组大鼠接受活血膏外用涂抹,连续干预14 d,比较3组大鼠关节腔软骨下骨组织形态学、软骨形态以及软骨组织Wnt-2、β-catenin含量的变化。结果:1)接受造模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低于空白组,其中活血膏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骨小梁出现明显硬化现象,局部存在断裂,骨小梁排列顺序紊乱,可见骨赘形成,活血膏组大鼠骨小梁排列明显较模型组整齐,断裂现象明显减少。接受造模大鼠BS/BV较空白组升高,Tb.Th及Tb.N均较空白组下降,其中活血膏组较模型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软骨面形态正常,基质着色均匀正常,潮线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潮线模糊不清;活血膏组软骨细胞较模型组增多,可见部分潮线。4)Western Blot检测法提示模型组软骨组织Wnt-2、β-catenin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活血膏组虽较空白组上调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膏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软骨及软骨下骨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虾青素对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干预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月龄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采用MTT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Bax、Bcl-2、Caspase-3、p53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组虾青素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并可通过减弱软骨细胞Bax、Caspase-3、p53 mRNA的表达,增强Bcl-2 mRNA的表达来减缓软骨细胞凋亡进程。结论虾青素可有效调控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增强细胞活性,延缓凋亡,具有研发成为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改良Hulth法建立的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以探讨其病变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利用"测定双足平衡设备"检测和评价兔膝关节功能变化,肉眼观察兔膝关节大体结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应用显微电脑测量软件测量关节软骨厚度。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右侧(患侧)膝关节蜷缩、无力,检测显示以左侧后足承重为主。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厚度较正常组有明显减小(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结构模糊。结论:采用改良Hulth法可以成功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拟临床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拔伸松动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成年日本大白兔,按Videman T的造模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实施拔伸松动法,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观察2组实验前后关节活动度、X线表现及光镜下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表现:实验组较实验前关节间隙略显增宽,而骨质未见明显改变;光镜检查:实验组:软骨层软骨表面光滑,软骨细胞数量增多,软骨细胞增殖明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潮线完整,基质染色均匀。对照组:软骨层软骨表面欠光滑,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整齐,软骨细胞增殖不明显,软骨基质增多,层次不清楚,潮线紊乱,基质染色欠均匀。结论:拔伸松动法能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DOA退变的软骨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健步通络熏蒸液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健步通络熏蒸液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用药8周后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MMP-3的含量及行病理切片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MMP-3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结论:健步通络熏蒸液减少了各种细胞活性因子的渗出,从而减轻了各种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的损害,直接或间接改善了软骨基质代谢,促进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超微粉贴敷疗法治疗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采用Hulht手术方法建立兔右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通络骨质宁膏组、传统中药组、中药超微粉组4组,每组10只,将左膝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医用橡皮膏外用贴敷6周;通络骨质宁膏组采用通络骨质宁膏外用贴敷治疗6周;传统中药组外敷普通粉碎方法制成的中药(药物组成与中药超微粉组相同)外用贴敷治疗6周,中药超微粉组采用配置的中药超微粉外用贴敷治疗6周;运用RT-PCR方法观察治疗后膝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抑制剂(TIMP-1)的mRNA表达。结果:中药超微粉组中MMP-1含量较低,TIMP-1较高,与传统中药组和通络骨质宁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软骨中MMP-1明显升高,TIMP-1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超微粉贴敷疗法可以抑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MMP-1表达,升高TIMP-1表达,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对本病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笔者以镇痛消炎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症,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一过性偏身麻木、瘫软、语涩、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中风病。大多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和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