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解除前牙拥挤,联合固定矫治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临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口外唇弓进行推磨牙向后矫治,联合方丝弓矫治器.结果本文23例经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上颌左右侧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分别为3.21±0.51mm,3.17±0.70mm.磨牙区、双尖牙区、尖牙区宽度均增加,分别为2.21±0.43mm,1.23±0.38mm,5.45±0.66mm;联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前牙拥挤解除.结论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恒牙早期的病例中可开辟出足够的间隙,在不拔牙的情况下解除前牙拥挤.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弓狭窄畸形的病人中 ,使用口外弓颈牵引矫治技术 ,探讨口外弓颈牵引矫治技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口外唇弓加镍钛螺簧推磨牙向远中矫治Ⅱ类牙列拥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了解口唇弓推磨牙向远中矫治Ⅱ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外唇弓配合内弓辅助镍钛螺簧及Ⅱ类颌间牵引,昼夜交替使用,对7例Ⅱ类轻中度牙列拥挤患儿进行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结果:上颌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4.68±0.23)mm,平均疗程为5个月,开拓了间隙.结论:应用口外唇弓辅以内弓镍钛螺簧,配合Ⅱ类颌间牵引,达到了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增强支抗,开拓间隙,非拔牙矫治Ⅱ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矫治牙列拥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不拔牙情况下,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牙列拥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牙列拥挤(拥挤度Ⅰ~Ⅲ度)病例10例,用口外唇弓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5~11月的治疗,牙列拥挤解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口外唇弓可有效地推上磨牙向后解除牙列拥挤,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分裂簧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以改正上下磨牙关系,为解除上牙方拥挤开拓间隙。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伴牙列轻度拥挤患者30例,设计使用活动矫治器上的分裂簧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结果所选病例后牙均被后移,改善了磨牙关系,为前牙拥挤开拓了间隙,经换用方丝弓矫治器后错得以矫治。结论分裂簧矫治牙源性安氏Ⅱ类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安氏Ⅱ类错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 ,对颌面影响较大的一种错畸形。临床上使用功能性矫治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等错变得越来越普遍。功能性矫治器通过建立新的“肌肉运动型”而产生的新的“功能型”及“形态型” ,将颌面异常生长方式导向正常。本文探讨的是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患者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10~ 14岁 ,平均年龄 11.6岁。选择标准 :处于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无矫治史 ,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或完全远中关系 ,前牙深覆Ⅲ° ,咬伤牙龈 ,深覆盖Ⅲ° ,平均 11…  相似文献   

8.
李娜  康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4):317-317,323
通过在恒牙Huo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uo伴上颌牙弓狭窄畸形的病人中,使用口外弓颈牵引矫治技术,探讨口外弓颈牵引矫治技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与评价口外前方牵引矫治骨面型Ⅲ类错的美容效果。方法   应用口外颏帽装置和口内固定矫治器附加Nance腭弓或横腭杆联合前方牵引 ,矫治骨面型Ⅲ类错 ,比较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结果  本研究 6 6例骨面型Ⅲ类错 ,经口外牵引矫治后 ,患者面型表现为软组织面突角减小 4 6 1度 ,面中突度增加 2 6 3度 ,上唇明显前移 ,颏点后移、凹面型明显改善 ,但下唇位置与颏突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口外前方牵引可刺激和促进上颌软组织前移 ,临床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 ,以了解使用口外弓矫治安氏 错牙合的最佳治疗时期。方法:通过 Kloehn口外弓推磨牙向后与 Edgewise矫治器联合应用于 7~ 8岁组与 10~ 11岁组安氏 错牙合患儿 ,对治疗前后 X线头影测量及模型测量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发现 7~ 8岁组患儿上磨牙远移的距离大于10~ 11岁组的患儿 ,7~ 8岁组患儿上颌骨向前生长所受抑制较 10~ 11岁组明显 ,7~ 8岁组患儿替牙期选用口外弓的治疗效果较 10~ 11岁组为好。 结论 :使用口外弓矫治安氏 错牙合的最佳时期为 7~ 8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外弓在治疗安氏Ⅱ'错牙合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对 10例安氏Ⅱ'错牙合的少年 ,用口外弓配合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 ,并作治疗前后头影测量 ,观察疗效。结果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 ,为拥挤创造了间隙 (平均每侧远移 3 .3mm ,P <0 .0 1) ,同时能抑制上颌骨的发育而对下颌骨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口外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错牙合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双期矫治恒牙初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疗效及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7年12月恒牙初期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20例,均采用双期矫治,即先进行前方牵引治疗后再固定直丝弓矫治,并进行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SNA角增大了3.1°,ANB角增大了3.2°,SN-MP角增大了3.3°,U1-NA距增加了2.2mm,U1-L1角增大了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方牵引与固定双期矫治在恒牙初期能促进上颌骨发育,解除前牙反,改善患者面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经验。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病例12例,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结合Ⅱ期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治疗结束后,戴用保持器保持。结果8例使用口外弓6个月后效果显著,磨牙可达到中性胎或牙尖交错[牙合]关系;3例使用口外弓7—8个月后才有显著效果;1例8个月后出现上颌第一磨牙出现反[牙合],经用横腭杆调整后磨牙关系正常。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一些临界拔牙病例经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再行二期标准方丝弓矫治治疗的方法具有矫治时间短、不需要拔牙、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在矢状方向上分析摆形矫治器远移上磨牙的效果及对支抗前磨牙、切牙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 4例安氏Ⅱ错、上牙弓Ⅰ -Ⅱ拥挤患者 ,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 ,每一例治疗前后取模型、测量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的间隙。结果  4例患者在 18周内上第一磨牙远移 3.2 0 +1.6 0mm ,伴有前磨牙 1.4 2 +1.2 0mm的近中移动。结论 摆形矫治器是一简便、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 ,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外弓在安氏Ⅱ^1轻中度拥挤错胎矫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5例,采用口外弓配合内弓辅助镍钛螺簧及Ⅱ类颌间牵引,昼夜交替使用,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结果5个病例总计10个上第一恒磨牙在口外弓的作用下均明显向远中移动,最多5.6mm,最少3.2mm,平均4.5mm;平均疗程5个月,磨牙远中移动的速率为0.9mm/月,排齐了牙列,同时改善了上牙弓的前突和后牙的[牙][合]关系。结论应用口外唇弓辅以内弓镍钛螺簧及Ⅱ类牵引,达到了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加强支抗,开拓问隙,配方丝弓矫治器是不拔牙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上磨牙远移是广大学者公认非拔牙矫治开辟间隙纠正Ⅱ类磨牙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般常用口外弓、J钩、活动矫治器等方式,但存在问题是以上方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配合程度。笔者采用口外弓并唇档配合颌垫,胶圈推磨  相似文献   

17.
陈宏 《浙江医学》2001,23(4):233-234
安氏Ⅱ类错是常见的错类型,早在替牙期就表现明显,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治方法和时机对替牙期安氏Ⅱ类错进行颌骨生长改建成为口腔正畸医生关注的热点,笔者采用口外弓颈牵引的方法及头颅侧位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该类错进行颌骨改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3磨牙,应用多曲唇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患者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例恒牙期的骨性Ⅲ类错患者,年龄14~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拔除下颌第3磨牙的方法,应用多曲唇弓技术进行矫治,用头影测量方法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前牙反解除,达到正常覆和覆盖关系。下颌第1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2.6mm,下颌切牙平均舌向移动2.1mm,ANB角平均增加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除下颌第3磨牙,应用多曲唇弓技术矫治,适用于生长发育减速期,下颌牙弓没有拥挤且有开倾向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牙源性错畸形在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变化,以及平面的变化对患者垂直骨向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提高在矫治过程中对矫治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通过2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恒牙早期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上颌前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变化3 mm,第一磨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增加2 mm,OP-SN矫治前后顺时针变化平均3,°软组织鼻唇角改变了13°,上唇长度伸长了4 mm,下唇长度伸长了3 mm,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分别改变2 mm。结论通过升高后牙、直立后牙、压低前牙、增加前牙唇倾度及前移下颌等方法均可使相关牙齿垂直高度发生改变,诱使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最终影响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