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不同配伍对心梗后心衰大鼠不同时相血清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梗后心衰模型,分为3天给药和5周给药两个亚组,分别使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不同配伍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定量测定干预后大鼠血清ET-I、TNF-α、AngⅡ浓度。结果:在3天给药亚组和5周给药亚组,按假手术组,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益气温阳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的依次顺序,各组大鼠血清AngⅡ、TNF—α、ET-I浓度均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个亚组中,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和益气温阳组相比,活血利水组大鼠血清AngⅡ、TNF-α、EF-1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血清AngⅡ、EI-1、TNF-α浓度均低于空白组,除在3天给药亚组两组TNF-α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梗后心衰,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药常用配伍均可以明显降低血清AngⅡ、TNF-α、ET-1水平,在不同时期其效应由强至弱的顺序均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活血利水药的效益随着心衰的进展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心功能Ⅱ~Ⅳ级,中医辨证属气(阳)虚血瘀、水饮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28例)和常规治疗加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42例),对比两组治疗后心房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药组ANP、ATⅡ、ET水平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辅助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通过降低ANP、ATⅡ、ET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联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2周为1个疗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及醛固酮(ALD)值的变化,并与健康人22例对比;同时治疗前后观察左室射血分数(E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gⅡ、ET和AL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同时治疗组治疗后EF值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法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文  陈新宇 《河南中医》2009,29(4):377-37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Ⅱ~Ⅳ级,辨证属气(阳)虚水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温阳、利水类中药(附片、干姜、茯苓、红参、麦冬、甘草等)加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B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对照纽仅用西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B受体阻制剂或洋地黄),连用10d为1个疗程,有效者休息2d后再用1个疗程,第2疗程结束后终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益气温阳利水法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组(即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疗程两周。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且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方(黄芪、人参、附子、桂枝、丹参、郁金、三七、降香、葶苈子、香加皮、泽泻),1 d 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恶化3例,有效率为7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抗心衰合剂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两组均治疗30d;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愈显率及有效率、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33例CHF患者(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采用一般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研究组16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浆BNP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差异显著;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也有显著改善;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BNP水平降低判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酌情服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加用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中药治疗。结果:补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能够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搏出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根据心功能情况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桔抗剂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益气温阳活血法中医药治疗。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T~ProBN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NT-ProBN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组治疗前后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血中NO、CGRP上升,ET下降,使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治疗组对内皮功能的改变更为明显,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不仅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且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杨  高颖  马斌  张华  王琪 《天津中医药》2012,29(2):124-127
[目的]通过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频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发病72h内患者605例,动态采集患者发病1-14 d及发病28、90 d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气虚证出现的时点频率将患者分为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298例),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307例)。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各时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时间的延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两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大。[结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更重,且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发病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无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明显,积极扶助正气治疗对改善中风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加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仅给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脏功能及血浆神经肽Y(NPY),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PY,ET和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PY,ET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及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前后血清ET、NO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的变化,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冠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中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冠心平,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心可舒,4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试验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肌供血,提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浆ET含量。统计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糖肾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白蛋白定量,高凝状态有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9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糖肾合剂及胰岛素联合治疗与单纯用胰岛素治疗的比较观察,评价糖肾合剂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白蛋白,内皮素,α-颗粒膜蛋白140,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鹿角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鹿角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鹿角方组、地高辛组和开搏通组,各40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总有效率、肾虚症状积分、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II)、心钠素(ANP)水平等的改变。结果鹿角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能显著提高EF和CO(P<0.05),降低IVST、PWT和LVMI(P<0.01),下调血浆ET、AngII和ANP水平(P<0.01),其疗效与卡托普利相当,并能显著改善肾虚症状,而地高辛或卡托普利组却未呈现该方面作用。结论鹿角方能加强心脏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干预心室重构,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张继磊 《新中医》2020,52(5):29-32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肾阳虚型CHF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真武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BNP、内皮素-1(ET1)含量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8%,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NP、ET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SD、LVEDD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E/A、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NP含量,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扶心口服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血浆利钾尿肽(KP)、左室舒缩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测定血浆KP,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ET)浓度,并观察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浆KP,ANP,Ang Ⅱ及ET水平显著升高,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增加、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扶心口服液高剂量组等容收缩末期心肌缩短最大速度(V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血浆KP,Ang Ⅱ及ET浓度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浆AN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下降不明显(P>0.05);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参芪扶心口服液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对+dp/dtmax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参芪扶心口服液中、低剂量组血浆ANP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参芪扶心口服液能改善心衰大鼠左室舒缩功能,降低KP,AngⅡ,ET浓度,影响ANP分泌,有一定抑制左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左室周边缩短率(mVcf)、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A/E)]及循环调节肽[心钠素(ANP)、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将95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ET,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以2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ANP、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型各组间ANP、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气虚兼水肿血瘀证组较其他各组LVEF、mVcf明显降低(P0.01),A/E明显增高(P0.01),而且A/E随辨证分型更显著。CHF组中医证型演变与LVEF、mVcf呈负相关,与A/E、ANP、ET呈正相关。结论心功能参数及循环调节肽随着辨证分型演变规律而变化,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其中A/E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参附养心汤加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阳虚水泛型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CHF阳虚水泛型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