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循证医学与证候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床医学实践由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EBM)转变,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中医,期望使之走向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借鉴EBM主要思想,重新审视证候规范化研究,探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新思路。从整体来说,中医关于“证候”的经验性证据的科学性、可靠性是肯定的,但应该加以提升,循证医学是目前研究证候规范化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理论与文献计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建国以来不同年代滑胎的证候认识以及相关的主要证候构成进行比较研究,并初步分析了证候认识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定位意义的"气虚"类证候和"血虚"类证候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均下降,70年代后均基本稳定。这两类证候在6个年代的变化曲线相关性较强。"肾虚"类证候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升明显,80年代后基本稳定。"脾虚"类证候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升,60年代后基本稳定。不同年代滑胎证候认识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①20世纪50、60年代,滑胎的气血虚弱病机较受重视;②20世纪70年代后,滑胎的"肾虚"类病机较受重视;③建国以来滑胎的"肾虚"类证候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可能有中医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通过临床实践积累对滑胎证候理论认识的进步、20世纪50、60年代起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肾本质"、"肾主生殖"研究的逐步开展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磊主任医师学验俱丰,临证重视辨证论治,几十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临证思维模式: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张磊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即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辨顺易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辨正治之证与误冶之证,注意其伤。  相似文献   

5.
江尔逊学术特点与临证思维初探江长康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宝(614000)江尔逊主任医师,临证五十余年,学验宏富,医理精湛。笔者有幸师承江老门下,深受其学术特点与临证思维方法之熏陶,获益殊多。兹试作初步探讨,而系统深入之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历来对《内经》的疾病分证方法的研究多将《素问》和《灵枢》两书合一而论之。据考证,《灵枢》与《素问》的成书年代是有先后的,而且《素问》对疾病的理论探讨更为丰富,故本文欲单独从《素问》对疾病的分证方法探析之,以观其主要特点及对后世辨证论治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景岳妇科学术思想特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妇人规》的研究,总结张景岳妇科学术思想特色:妇人之病病因有多种,情志之伤是妇人痰病形成之主要原因,七情之伤为甚,在治疗妇人之病时应重视调情志;经病形成有多因,但疾病进一步发展,必归脾肾,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妊娠胎气不安,证本非一,治亦不同,辨证祛病,安胎要法,祛其所病,便是安胎,因病而药之,不可拘泥芩术为安胎圣药;产后有虚证、不虚证、全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之别,产后应明辨虚实,因证而治病;求嗣与宜麟,需识天时、地利、人事、药食、疾病诸策,以孕子与优生。  相似文献   

8.
杜文采 《江苏中医》1995,16(8):40-41
心劳证与今之“心肌劳损”近似,晚清名医费伯雄创制宅中汤为治疗此证之良方,文中对心劳的性质、证治及其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本质研究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理法方药必一气贯通,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而证正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桥梁和关键。证的得出,前有中医理论为基石,中有病患疾苦之征象,后才有立法处方用药之手段。(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证是中医特色与精华的集中体现,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这一认识已得到中医学界普遍认可,并付诸于实践当中。证本质研究,又称证实质研究,从中西医研究一开始,就成为最主…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肾阳虚证转录组研究: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证候基础研究,多采用还原论、分析重构型、局部细化的研究方法。由于两者所依赖的理论依据迥然不同,缺乏实质性可结合位点,其研究结果及其价值便十分局限。本文基于课题组的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与证候基本特性相适应的研究策略与手段应当是足以展示证候整体观、动态观、系统观的“微观整体观”方法。而以功能基因组为代表的各种“组”学手段,以及系统生物学思想与方法,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较为恰当的首选技术平台。该研究成果是课题组实施之中的家族性肾阳虚转录组系列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肾阳虚证是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重要证候之一,而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是中医学界研究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研究方法。为了对这一模型进行系统的研究,指导相关实验研究的开展,本文对二十年来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文献做了总结与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在造模方法、模型评价与模型应用方面仍存在造模方式局限、评价指标缺乏特异性及对证候本质研究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本质的研究。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采取复合因素造模、增加特异性检测指标、引入多组学分析、完善模型评价体系等等措施,并提供了本团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推动该模型的深入研究,深化对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认识,促进构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标准化动物模型的研究标准、辨证标准与技术方法,并为相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现状的分析,引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认为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证本质研究中从认知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有独特的优势;并提出了方证结合、以方测证、以方验证等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费绳甫临证医案和医论,提出了养阴避苦寒、补阳戒升燥的阴阳平衡之理;治湿温三方的渗湿和燥湿、透热与清热之理;对疑难杂证的虎实兼备、攻补兼施、脏腑兼顾之旨,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戴天章所著《广瘟疫论》首创性地提出瘟疫五辨、瘟疫兼证、夹证,瘟疫表、里证之辨以及瘟疫五治法,属于瘟疫之治的创新主张和实践经验,诸病例辨证与治疫方法体现了戴氏独特的学术思想,亦对现代研究温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病与证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获得对疾病的认识。现今对病证结合的研究较多,各家均有不同观点。关于病证结合之病[1]是指中医学之病还是现代医学之病认识不同,如何进行病证结合亦有不同见解。现代病证结合的模式Ⅲ,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证势概论     
证势乃所以成证之病机变化趋势,借以衡量证所由生之趋向与力度,凡证皆可由证势标示之。证势分为真证势、意证势、治证势、余证势等类型,各有相应计量方法,比较临诊医案四类证势之强弱异同,可测度、分析、评价辨证论治效应。提出证势理论旨在阐释辨证论治实践中所生疑问,且有俾于补充、完善方剂计量学指标体系,为方证对应研究建立津梁。  相似文献   

17.
对内经基础理论研究发现,内经疾病理论是以虚实补泻论疾病的产生与治疗。现实的八纲辨证与阴虚证阳虚证理论,是没有完全认识理解内经疾病核心理论,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对内经虚实之证理论研究,与现实寒热虚实及阴虚阳虚之证病例研究,都证实了虚实之证理论是传统医学对疾病产生与治疗的理论。内经的虚实补泻理论可以解释八纲与阴虚阳虚之证所论述的疾病,从理论到病例都能验证虚实之证理论的合理完整性。结果:"百病之生,皆有虚实""处百病,调虚实""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疾病产生与治疗的理论。结论:虚实之证理论是传统医学对疾病产生与治疗合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韦麟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537-537
目的:探讨《伤寒论》所述之死证是否为必死之证。方法:从《伤寒论》对死证的论述,对死证诊断、病因、病机作初步概括并予探讨。结果:《伤寒论》所述之死证大部分是可治之证,并非必死之证。结论:《伤寒论》所述之死证通过合理的中西抢救治疗,大部分是治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中风之古与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古至今,研究中风虽多,但尚未统一,为促其认识之统一与发展,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辩证论治进行了历史考察,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认为中风病名近十余年虽统一,但需进行中风病二级病名之研究;现虽统一病机之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辽需进一步分辨基本病机和主导病机;现今中医理论可统一中风病位在脑与脏腑经络之认识;倡导辨证层次是:中风总病名→子病名→病期→证类→证名。依其辨证层次以辨病分期、分类辨证论治为佳。通过对中风的古今研究,指出应吸取历代医家对中风一些重大问题被遗忘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瘀血证及其临床治疗是中医学中有其独特之处的一种治疗经验与理论,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明珠,为多种疾病之治疗坛辟了新的途径,并成为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文献报道虽多,而对瘀血证的中医病机与辨治规律等问题,尚少系统透辟之论述。本文从瘀血证的范畴和主要病理变化,对话血化瘀的实质进行了综合探讨,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