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效果,为开展与推广HIV母婴阻断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阳性孕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收治的临产前检出145例HIV阳性孕产妇中,100%接受了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其中35.17%选择终止妊娠,64.83%选择继续妊娠,100%接受了婴幼儿喂养指导。23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幼儿接受了随访,其中11例婴儿HIV抗体为阴性,另12例在继续接受随访。结论昆明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HIV传播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关键,值得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育龄妇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调查研究各种阻断方式的效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HIV母婴阻断措施。方法:2004年至2007年间,选择我国部分地区为调查地点,对来院进行孕检的妇女及孕期未曾检测HIV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HIV抗体筛查检测;对HIV阳性孕产妇采取相应阻断措施,此后追踪检测HIV母婴传播状况,综合分析各阻断方案的效果。结果:共筛查119616例孕产妇,检测HIV阳性65例,阳性率0.05%。65例阳性孕产妇中终止妊娠24例,分娩40例,待产1例;孕期、产时及产后发现的HIV阳性孕产妇分别占60.0%、15.4%及24.6%;性途径感染44例(67.7%),血途径感染21例(32.3%),以性传播途径为主;采取完全阻断措施20例(50.0%),1例HIV(+);不完全阻断措施15例(37.5%),1岁内死亡3例,失访2例;未实施阻断5例(12.5%),3例死产,1例HIV(+)。结论:孕产期做好HIV的自愿检测,有利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工作的开展,根据疫情不同,筛检措施应因地制宜;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以性传播为主;HIV母婴阻断应提倡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免错过接受阻断传播的最佳时机;当前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策略降低了传播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与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社会对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已经明确提出了4个步骤,即首先预防育龄妇女感染;防止已感染妇女非意愿的妊娠;预防通过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阶段的母婴垂直传播;对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综合关爱。对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倡导提供综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的目的。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1·1预防育龄妇女HIV感染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已显示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男性感染为主转向女性的感染率不断增高的特点,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加增大,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也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于阻断母婴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对不同用药方式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国内外抗逆转录药物对阻断H IV母婴传播的疗效,为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妇女感染HIV的比例大幅度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的39%,直至2006年的47.8%。尤其年轻妇女正是生育的高峰期,使得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大,婴儿感染HIV的人数快速增加,母婴传播所占HIV人群比例已由0.5%上升或超过1%。因此,预防HIV母婴传播,建立有效的阻断干预模式,是目前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母婴传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保密的前提下对所有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严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监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所有新生儿HIV抗体检测得出的结果与以往患有艾滋病的产妇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中选择终止妊娠3例,选择继续妊娠7例,选择终止妊娠的3例产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后并发症,选择继续妊娠的7例产妇所生新生儿一年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中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人数及分娩需求逐年增加,产科临床医师应对HIV母婴传播机制及影响因素、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孕期保健,产时、产后及新生儿处理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注意事项应有所认识和了解,以推动HIV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主要途径[1 3]。我国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HIV阳性妇女有婚姻和生育自由,并提供免费抗反转录病毒( antiretroviral,ARV)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尽管采取综合阻断措施(ARV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后HIV的母婴传播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故国内外均有部分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改进HIV母婴阻断工作,开展了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上蔡县于1993年~1996年有偿献血增加经济收入,引起了艾滋病的大传播,导致婴幼儿感染艾滋病,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生命.引起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重视。于2001年10月在我县开展应用维乐命进行母婴阻断项目工作,经过5年的临床观察,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临床上孕产妇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艾滋病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及应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没有进行母婴阻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原因;父母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是次要原因;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是推手。结论:母婴传播艾滋病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尤其儿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莫大的伤害,因此要做好孕前、孕期和产前艾滋病的筛查和母婴阻断工作;要扩大全民健康教育,真正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建立和谐的感染者/病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博乐市妇幼保健站自2010年4月28日,制定《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截至到11月30日,已免费为本市孕产妇检测艾滋病抗体人数达2032人次,有效的预防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渠道。现将本年度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截止2005年底女性累计感染者已占到感染总数的27·6%。对于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ren transmission,MTCT),不同国家传播率不大相同,HIV阳性孕产妇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约,15%~50%会发生母婴传播(在欧美地区为15%~20%)[1]。在发达国家,由于进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已使HIV母婴传播率降到8%以下[2]。近年来对HIV阳性母亲在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使HIV的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起到了至…  相似文献   

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也称艾滋病 (AIDS) ,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艾滋病的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 ,我国也面临HIV流行的严峻挑战。根据WHO的资料 ,截止到 2 0 0 2年底 ,全球儿童HIV感染者已达 35 0万 ,其中 90 %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被感染 ,2 0 0 2年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达到 6 1万。若不进行干预 ,HIV感染母婴传播发生率可达 15 %~ 4 0 %。我国的HIV母婴传播资料极不详尽 ,目前有案可查的HIV母婴传播的病例尚属少数 ,然而已婚妇女感染HI…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母婴垂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原因。母婴垂直传播可发生于3个关键时期:孕期、产时及产后哺乳过程。孕期筛查出HIV阳性孕妇,并采取综合阻断措施——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对于有效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艾滋病正在全球蔓延,并且由高危人群转向低危人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50%为女性,随着女性感染例数增加,孕妇感染HIV的几率增大,而儿童艾滋病90%来自母婴传播,因此了解孕妇HIV感染情况及HIV阳性孕妇的母婴传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系统了解HBV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对HBV感染孕产妇的新生儿进行合理预防。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有关HBV母婴传播及预防的研究结果,全面介绍了HBV母婴传播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免疫预防措施及孕期是否进行人工干预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的年轻化和治疗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生育要求的HIV感染女性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现有的研究证实,越早确诊HIV感染、越早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感染个体和预防垂直传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妊娠期监测的结果,采用对应的分娩方式并配合新生儿用药预防的综合策略,以此达到最佳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妇女中,80%处于生育年龄,其中约1/3是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而大多数13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者是由母婴传播引起[1].目前在HIV感染治疗方面进展甚微,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在预防HIV 母婴传播方面效果显著[2-4].现概述2008年至2011年发表的ART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前瞻性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宁市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及艾滋病(AIDS)感染情况。方法:我院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对2009~2010年11041份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将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往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确认实验。其后,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041份标本中,HIV抗体阳性的标本有4例,阳性率为0.036%;检查类型分布,孕产妇4例,婚检人群未发现;感染者户籍均为暂住和流动人口。结论:做好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女人群中的HIV抗体初筛工作,能控制AIDS在高危人群流行一定时间后,向一般人群扩散蔓延,并有效防止和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2076例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国15省85县(市、区)HIV感染孕产妇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感染途径。方法:对我国15省85县(市、区)2004~2008年检测发现并确认感染的2076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登记。结果:(1)HIV感染孕产妇的平均年龄28.58±5.87岁,66.4%为汉族,91.4%为农民或无业,58.6%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初婚占76.1%;(2)53.3%的HIV感染孕产妇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24.7%通过采血(浆)感染,通过输血、使用血制品感染占3.8%,通过注射吸毒感染占3.4%;(3)性传播比例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21.9%增加到2008年的67.7%(χ2M-H=130.56,P0.01)。结论:绝大多数感染HIV孕产妇的文化水平较低,在家务农或者无业者比例较大。性传播是孕产妇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并逐年增加。应针对感染人群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特别要遏制性传播途径比例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