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概述与胰癌有关的糖链性肿瘤标志,比较172例胰癌和115例慢性胰腺炎同一血清CA19-9、CA50和唾液酸-SSEA-1(SLX)的测定结果,探讨胰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其中,结构明确的糖链抗原有CA19-9、CA50和SLX,2→6唾液酸,结构不明确的糖链抗原有DU-PAN-2和Spanl,分述如下。1、CA19-9、CA50和SLX:作者用已确诊的172例胰癌、115例慢性胰腺炎的患者血清,用EIA法测定CA19-9,CA50和SLX。其正常标准值分别为37u/ml、40u/ml和38u/ml。人类有5~1O%的人为  相似文献   

2.
过去,作为胰癌(大部分是指胰管癌)的肿瘤标记虽然有很多,但除了 CEA(癌胚抗原)、POA(胰癌胚抗原)以外,多不十分有效。可是,利用各种胰癌细胞作抗原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能检查胰癌的糖链抗原,作为胰癌的肿瘤标记是大有希望的。然而,即使是胰癌以外的腺癌作抗原所得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肿瘤标记应用于临床时,多数也是在胰癌中最有力。现在,将作为胰癌血清标记可使用的癌性糖链抗原,根据抗原决定簇的构造分类列举。其中 CA19—9和 CA—125之类已经普遍应用于保健方面,有关临床方面对其效果尚未进行评  相似文献   

3.
糖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是近10年发现并用于临床诊断、观察疗效的一类肿瘤抗原,主要包括CA19-9、CA50、CA125、CA15-3和CA195等。本文介绍日本研究糖抗原的现状。CA19-9 CA19-9是Koprowski等(1979) 应用人类结肠癌培养细胞株SW1116免疫BALB/C鼠而获得,是一种单唾液酸Le~a血型抗原,而Le~a抗原基因由Ⅰ型乳糖  相似文献   

4.
CA19-9和CA50     
20世纪80年代通过杂交瘤技术的开发,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成为可能.由此证实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的决定基多是糖链.其中包括对胰腺癌、胆道癌有用的多数肿瘤标志物.最近随着糖链的转移酶基因的解析,其表达机制也正逐渐搞清.本文重点阐述胰腺、胆道癌的代表性肿瘤标志物,即一型糖链抗原的CA19-9和CA50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CA19—9和CA5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通过杂交瘤技术的开发,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成为可能。由此证实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的决定基多是糖链。其中包括对胰腺癌、胆道癌有用的多数肿瘤标志物。最近随着糖链的转移酶基因的解析,其表达机制也正逐渐搞清。本文重点阐述胰腺、胆道癌的代表性肿瘤标志物,即一型糖链抗原的CA19-9和CA50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胰癌患者人数近年有所增加,而手术效果尚未提高,所有确诊病例的转归均在一年内死亡。根据最新的预后调查,手术切除病例的五年生存率均为18.6%,T_1病例的五年生存率为39.6%。如早期切除,其预后并不一定悲观。自1973年以来,试用血清早期诊断胰癌,使用过胚胎癌抗原(CEA)、胰腺胚胎肿瘤抗原(POA)、组织多肽抗原等多克隆抗体。自1979年Koprowsk等研制CA19-9以来,多应用单克隆抗体。胰癌的早期症状:如出现胰癌的早期特有症状或症状群则便于诊断。厚生省主办的早期发现胰癌学习班,调查比较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和不可切除胰癌病例的早期症状,发现可切除胰癌病例多有黄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全国胰腺癌登记资料来看,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发现时半数以上的患者超过Ⅱ期,仅20~30%可行手术治疗,术后生存期也很短,胰头癌平均23个月,胰体尾部癌平均8个月。尽管CT、US(超声波)、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检查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但对早期诊断及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肿瘤标志的研究在胰腺癌的普查、早期诊断、判定疗效、评价预后、监测复发等方面都有所进展。对胰腺癌较敏感的肿瘤标志:CA_(19.9)(糖链抗原_(19-9))、POA(胰胎抗原)、KM_(01)(单克隆抗体01),Dupan-2(人胰腺癌细胞抗原-2)、PCAA(胰癌相关抗原)、PCAAc(大肠粘膜中提取的PCAA)。各种癌均相关的肿瘤标志:CA_(125)与CA_(50)(糖链抗原_(125)与_(50))、铁蛋白、TPA(肿瘤多肽抗原)、IAP(免疫抑制性蛋白)、RN_(ase)(核糖核酸酶)、PSTI(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此外还有胰  相似文献   

8.
肿瘤标记方面近年有很大进展,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现就肿瘤临床标记作一介绍。胎儿蛋白1.胰癌胎儿蛋白(POA),系胎儿胰腺与胰癌患者共同具有的血清蛋白。岛野氏等从胰癌患者的腹水中又分离出胰癌相关抗原(PCAA)。POA 与PCAA 仅存在于正常的粘液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胰腺。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正常值:POAllunit/ml,PCAA22.3μg/ml。血清中 POA 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之势。胰癌患者 POA 与 PCAA 的阳性率为48~75%,早期胰癌阳性率低,随病情发展而升高。岛野氏报告这  相似文献   

9.
CA 15-3系2种单克隆抗体115Dδ和 DF3所识别的乳癌相关抗原。文献报道,乳癌患者血清 CA15-3值增高,乳腺良性疾病与正常对照组值相同。但 CA15-3在乳腺组织中存在方式尚未明瞭,为此,作者作了研究。对象:乳癌患者25例,良性乳腺病7例(纤维腺瘤2例,乳房重建术后异物肉芽肿2例,乳房病3例)。乳癌中3例,乳腺活检后未见癌灶残留,因此亦作为正常乳腺组织研究。将乳腺及乳癌组织经缓冲甲醛液固定,石腊包埋后,应用 VECSTAIN ABC 盒作亲和  相似文献   

10.
1848年英国 Henry Bence Jones 首次报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 Bence Jones 蛋白,开创了肿瘤标记的研究。现在肿瘤标记的检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如甲胎蛋白帮助诊断肝癌,CEA(癌胚抗原)帮助诊断结肠癌等。1975年单克隆抗体技术问世,大大促进了肿瘤标记的研究和开发。一般认为肿瘤标记是指由肿瘤产生、分泌并作为肿瘤存在的一种标记物质。现多利用放射免疫、ELISA、EIA 等技术,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测定患者体液中的肿瘤标记,作为临床诊断、随访、筛选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胰腺疾病的诊断如 ERCP 等已有明显进步。1979年Koprowski 研究出单克隆抗体 CA19—9,开创了胰癌  相似文献   

11.
从免疫癌细胞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多半用于认识糖链抗原;一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血清诊断。但和这些抗体发生反应的血中抗原是粘蛋白样的(或许是构成细胞的成分)高分子,与AFP 等不同,不能旺盛地分泌到血中维持功能(AFP 在胎儿期具有相当于白蛋白的功能)。因此推断某种大小的肿瘤团块崩解或癌细胞代谢之后,该抗原才在血中升高。换言之,预想这些抗原的血浓度,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因此用单克隆抗体,对癌的早期诊断自然是有限的。事实上目前对早期癌诊断有用的单克隆抗体尚未得到,可望依靠这种抗体专门诊断复发癌和监测治疗效果。以下提出目前作为血清诊断可以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在已得到的文献范围内,就其对各种复发癌的诊断意义加以介绍。肺癌:肺癌同其他肿瘤一样应用单克隆抗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楠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12):559-560
肿瘤相关性抗原(TAAs)是在肿瘤细胞内或肿瘤细胞表面的大分子,在正常组织中是不可见的或较少集中存在的。目前有许多针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TAAs的单克隆抗体(MAbs)。用主要可识别抗体的TAAs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分子的是各种癌的癌胚抗愿,包括胃肠道肿瘤中的癌胚抗原(CEA)、消化系统肿瘤中的CA19-9、卵巢肿瘤中的CA125、前列腺癌中的  相似文献   

13.
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在医学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疾病监测出现新的飞跃,同时也发现一些新的肿瘤标记。本文综述近年来发现的肿瘤标记CA19-9的临床研究。一、CA19-9的特性 1979年美国Wister研究所Koprowski等应用人类结肠癌培养细胞株SW116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再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76种杂交瘤细胞,经榆测分泌19种McAb。其中针对CA(Carbohydrate Atigen)19—9的McAb对胰腺癌有较高特异性,对胆道癌、结肠癌及胃癌等也有特异性,从而为这些癌症的诊断提供新的武器。CA19-9的结构为:  相似文献   

14.
戴然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2):546-547
1948年本—琼氏蛋白(轻链二聚体蛋白)被发现以来,HCG、CEA、AFP、CA19-9等诸多肿瘤标志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临床检查。随着Kohler和Milstein创建的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普及,新的肿瘤标志物在不断产生。另外,其应用范围不仅限于血清诊断,而且遍及病理、细胞学诊断、核医学诊断和免疫治疗等多方面。但是,在血清学诊断上,单靠肿瘤标志物来进行癌早期诊断尚不可能,主要作为一种有力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对进行性癌的辅助形态学诊断和疗效观察。也有例外的情况,对于胚胎细胞瘤的一部分疾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HCG则以优于形态学诊断的可信度应用于临床。最近,已经能够应用单克隆抗体或基因探针对细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胰组织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行胰腺穿刺抽吸,作活体细胞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较有效方法,对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也可进行诊断。1.对象及方法:本组41例,均行经皮取胰组织活检。在确诊的39例中,有14例开腹手术,5例尸体解剖,20例保守治疗,其结果均证实诊断正确。39例中胰腺癌30例(胰头癌20例,体尾部癌10例);慢性胰腺炎9例,其中肿瘤形成性胰腺炎7例。穿刺针外  相似文献   

16.
隆起型非典型上皮病变作为一种胃良、恶性交界性病变,无论在临床或病理组织学方面均酷似Ⅱa型高分化型管状腺癌,难以鉴别。此外,良性胃溃疡中出现幼稚非典型再生上皮时,常难与凹陷型早期胃癌相鉴别。为此,作者从这些不同病灶的生物学研究着手,应用酶抗体法对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的肿瘤标记物ATM-1是LAK细胞株5B_5的靶抗原,它存在于多数人癌细胞株,可被释放于培养上清中。ATM-1虽作为120万、70万、12万的糖蛋白存在,但一般认为高分子量ATM-1是分子量为12万的复合体。作者通过应用抗ATM-1小鼠单克隆抗体的EIM,对各种癌患者血清进行研究,发现肝细胞癌(HCC)、乳癌、胃癌、肺癌患者血清中均有ATM-1,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未见。本文就对肝细胞癌的临床意义作一报道。对象和方法:以44例HCC、36例慢性肝病(肝硬  相似文献   

18.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扩大廓清术,使胰头癌的治疗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术后严重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术后管理常比较困难。从手术切除的胰腺组织的重量来看,标准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和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后残存胰腺组织的重量分别为60%和40%。所以,认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扩大廓清术后引起胰性消化障碍的原因之一,即可能是残存胰腺组织减少所致。另外,作者采用腹腔神经切除术后的狗进行了Thiry-VellaLoop 吸收功能的研究。可见神经切除后肠管运动机能亢进和运动机能恢复后肠管上皮持续地吸收功能低下。进一步又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结扎阻断肠淋巴主干的狗进行实验,当淋巴主干被阻断后便出现高度  相似文献   

19.
已知胰高血糖素可抑制消化道的运动及胰腺的分泌。作者在10例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而需行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和5例(4例慢性胰腺炎、1例胆囊息肉)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术时,以胰高血糖素作术前处理,探讨其作用。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于窥镜即将插入之前静注胰高血糖素1mg,观察胃蠕动抑制效果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抑制强度、有无副作用,并按显效、有效、效果差、无效进行综合评价。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时,当12指肠纤维镜插入12指肠降部、窥到乳头后,即将插入套管之前,静注胰高血糖素1mg,观察12指肠蠕动抑制的效果及有关的副作用等,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均于静注胰高血糖素后30秒左右开始出现蠕动抑制作用,持续5~10分钟。有效8例,检查顺利;效果差1例,因加作活检,检查时间超过效果持续时间,故检查后期蠕动恢  相似文献   

20.
胰腺CT(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不仅对胰腺肿瘤、胰腺囊肿、胰腺结石诊断有价值,还用于判定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可有胰岛玻璃(淀粉)样变性、纤维化,水肿样变等改变,还可有胰腺肿胀或萎缩。但是对糖尿病胰腺之CT 改变尚无人分析与研究。为了解糖尿病胰腺CT 表现,作者参考胜久、Kreel、Haaga 等分类,测定胰腺大小、边缘和密度,分析与糖尿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将得到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观察对象,一组为对照纽,为237例无胰肝心病者;另一组为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