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因素,为DN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67例,其中DN患者102例(DN组),单纯糖尿病无。肾病165例(NDN组),采集血糖等临床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组间比较显示,DN组与NDN组的年龄、糖尿病(DM)病程、BMI、吸烟、高脂饮食、合并高血压、FPG、2hPG、0.5hPG、HbA1c、TC、TG、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DN的发生与DM病程、TG、HbA-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有关(P〈0.05或P〈0.01)。结论TG、DM病程、HbA1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是DN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将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服吡格列酮30mg,1次/Et,对照组加服二甲双胍0.5g,3次/日,疗程均为3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BMI,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BMI,LDL-C,TG,TC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PG,2hPG,HbA.C,FINS,2hlNS,HOMA—IR,LDL—C,TG降低更为明显,并有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不但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 (UAE)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观察T2DM并糖尿病肾病组 (DN组 )和非DN组 (NDN组 )各 79例与健康对照组 5 0名之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体重指数 (BMI)等因素的变异 ,并分析其与UAE的关系。 结果  ( 1) 3组间性别、BM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 χ2 =0 .35 8,F =1.5 3,均P >0 .0 5 ) ,DN组和NDN组间年龄、FBG、HbA1 c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均P >0 .0 5 ) ;( 2 )与NDN组和对照组比较 ,DN组SBP、DBP、IGF 1均显著升高 (F为33 .0 8、8.47和 9.15 ,均P <0 .0 1) ,TG显著升高、HDL C明显降低 (F为 4.37和 4.0 0 ,均P <0 .0 5 ) ;( 3)DN组FINS显著高于NDN组、ISI显著低于NDN组 ,两组FINS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F为 2 9.41和 37.77,均P <0 .0 1)。 ( 4)以UAE为应变量 ,BMI、FINS、ISI、FBG、HbA1 c、TC、TG、HDL c、LDL c为自变量 ,α为 0 .0 5 ,多元回归显示FINS、FBG和TG与UAE呈正相关 (R2 =0 .171) ;自变量加入IGF 1后 ,I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择T:DM患者120例(DM组),将其进一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N组,45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7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记录所有观察对象体重指数(BMI)、空腹肝功(ALT、AST)、空腹血清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红素(TBIL、DBIL、IBIL)、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LB)数值。结果①DM组的HbA,c、m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HbA。c较NDN组明显升高,而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NDN组的胆红素与其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线性关系。而DN组的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胆红素水平可反映患者糖代谢控制的情况。胆红素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联合监测患者血胆红素、尿mALB,对早期诊断及控制糖尿病肾病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相关病史,测定BaPWV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24小时尿白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分析BaPWV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腰围、收缩压、空腹胰岛素、HOMA—IR、hs—CRP、24小时尿白蛋白及IMT呈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BaPWV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BaPWV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均〈0.05);(2)进一步按病程分组,发现病程〉10年的患者,其BaPWV显著高于初发患者、病程〈5年及5一10年者(P〈0.05)。结论BaPWV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血压等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对于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和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两组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UAER、24hUPro、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UAER、24hUPro、CRP及IL-6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下调DN患者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蛋白尿,延缓肾损害,疗效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李百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060-3062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7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体重质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DM下肢血管病变与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 h PG、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286,P<0.05),与HDL-C负相关(r=-0.153,P<0.05);与T2 DM组比较,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年龄、DM病程、DM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视网膜病史比例、SBP、BMI、FPG、2hPG、HbA1c、TC、TG、Cr及微量白蛋白均有相关性(P<0.05),其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DN患者的3.15倍.结论 DM病程、DM家族史、冠心病史、高血压史、FPG、2hPG、HbA1c、HDL-C及尿微量白蛋白是DN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对146例己确诊的T2DM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F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AL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早期DN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N组(P〈0.01),且HbA,c与mALb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结论:HbA1c水平与早期DN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bA1c及mALb对于DN的早期预防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病人亚临床甲减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29例,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H组)和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组)。记录所有病人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痛程、身高、体重和眼底检查结果,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4h尿蛋白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女性比例及TPOAb、TOAb水平均明显高于N组(P〈0.05)。H组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高于N组,其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亚临床甲减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变的发病风险,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病人有必要筛查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0.
T2DM123例,分高血压组63例,正常血压组60例,测定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PBG、FINS、TC、TG、LDL—C、UA、HOMA—IR、BMI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两组SBP与PBG、FINS、BMI、T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血压组SBP与TC、UA呈弱相关(P〈0.05)。结论:肥胖、高甘油三脂、高餐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R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BMI、FBG、PBG、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白脂素(asprosin)水平与肾功能和糖代谢指标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84例,诊断为T2DM的患者共43例(T2DM组),诊断为T2DM合并DKD的共41例(T2DM并DKD组),健康体检的对照参与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的体质量指数(BMI)、2型糖尿病病程、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肌酐(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检测血清asprosin水平,并分析asprosin与相关指标的关系。 结果T2DM组的血清asprosin、Cr、FPG、HbAlc、FINS和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DM并DKD组的血清asprosin、Cr、FPG、HbAlc、FINS和HOMA-IR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asprosin水平与Cr、FPG、HbAlc、FINS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年龄、BMI、SBP、DBP和BUN的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结论T2DM合并DKD患者的血清aspros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肾功指标和糖代谢指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单纯性肥胖患者分成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W)、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WC、BW、FPG、FINS、TG、TC明显下降(P〈0.05),ISI明显升高(P〈0.01)。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可减轻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W,减小BMI;加用二甲双胍能缩小WC,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异常。二甲双胍可用于单纯性肥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UA)等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组间FPG、HbA1c、FINS、2hINS和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TC、LDL-C、UA、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而HDL-C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LDL-C及UA均高于其他组;不稳定斑块组的HDL-C均低于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G、LDL—C、2hPG进入回归方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血压、血脂及餐后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应控制餐后血糖,更应重视血压、血脂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烟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与女性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A组与B组的TC、TG、FPG和Hb A1c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D组的病程、血压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与患者病程、收缩压、Hb A1c呈正相关,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吸烟、性别、TG、TC与糖尿病肾病未见相关性。结论吸烟可以导致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肾病无相关性,需要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吸烟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发展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收集本院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基于肌酐的。肾脏病饮食改良方程(MDRD)计算,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按eGFR不同分为eGFR≥90ml·min-1·1.73m-2(A组,75例)、eGFR60—90ml·min-1·1.73m-2(B组,40例)、eGFR〈60ml·min-1·1.73m-2(C组,15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显著升高(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显著降低(P〈0.05),C组收缩压、TC、LDL-C显著升高(P〈0.05);B、C两组之间比较,C组肌酐、尿酸、尿素氮、收缩压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与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号眭别、身高、体重、白蛋白、血脂、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联合血肌酐检测及测算eGFR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肌酐、尿酸、尿素氮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BMI、血压及TC、LDL—C,积极降低血尿酸、尿素氮水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6 2例 2型DM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DM组 ,对两组DM的病程、高血压 (Hypertension ,HT)患病率、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astingPlasmaGlucose,FPG)、餐后 2小时血糖 (2hoursPlasma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型DM微血管病变组FPG、2hPG、HbAl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1)。前者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均大于后者 (P <0 0 5 ,P <0 0 1)。TC、TG、HDL、LDL、BMI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高血糖是影响 2型DM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伴高血压者和病程的延长 ,DM微血管病变也相应增加。预防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键是早期控制血糖和血压 ,尤其是要尽快控制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及代谢指标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4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检测3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尿酸(UA)、尿素(BUN)、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体重指数、TG、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肾病组年龄、血压、病程、TC、LDL、空腹C肽水平高于早期肾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UA、BUN、SCr、CysC、UACR水平均高于早期肾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ysC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病程、空腹C肽、UA、BUN、SCr、CysC、UA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CysC与DN进展具有相关性,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黄红艳 《山东医药》2007,47(25):68-69
将9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足(DF组)与无DF(NDF组)两组,比较两组的年龄、DM病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脂、纤维蛋白原(Fbg)、体质量指数(BMI)、24h尿微量白蛋白,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与NDF组比较,DF组年龄、DM病程、血压、血糖、HbA1C、C肽、LDL—C、Fbg、24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HDL—C显著降低(P均〈0.05)。非条件k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DF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Fbg、FBG、24h尿微量白蛋白、PBG、HDL—C。提示严格控制血糖、血黏度,积极治疗各种DM并发症能有效预防DF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DN)患者(NDN组)和24例早期DN患者(DN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平均血糖(MBG)、标准差(s)、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血糖波动次数(NGE)及三餐前1 h、三餐后3 h BMG,并测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间s、MAGE、MDDG、NGE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N组的SBP、DBP显著高于NDN组(P〈0.05),MBG、午、晚餐前1 h MBG、三餐后3 h MBG亦均明显高于NDN组(P〈0.05)。表明血糖波动不是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延缓早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