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65例CSDH患者临床资料:BHID组88例和后者77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BHID组二次手术少但引流、住院时间长;二者术后颅内积气、血肿清除情况一致。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引流术治疗CSDH较BHID操作简单、经济,但二次手术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2002年7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治愈,2例积液转变为血肿行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积液较为少见,把握好手术治疗过程,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方法 对39例单侧或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予以冰生理盐水冲洗,至冲洗液清亮后开放引流,3-4 d拔管.结果 本组39例采用微创手术,均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疗程短,疗效可靠,费用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近6年收治的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基础麻醉下行小切口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结果136例患者意识障碍、肢体无力及失语等症状均在术后6h内明显好转,4d左右均能下床活动,出院后生活自理,除38例患者留置2个引流管。术后3d内顺序拔除引流管,余患者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26例患者存在少量硬膜下积液,8例患者术后引流欠通畅,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改良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及闭式冲洗引流血肿。结果30例均一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其中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行微创穿刺后治愈。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颅脑损伤后引起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腔,称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在颅脑损伤中此并发症约占3.7%~5.4%,多见于幕上。近年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该类型患者48例,其中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男,77岁。1994年因精神恍惚、失语、不能与人交流,计算力、判断力丧失,生活能力下降.在体系医院诊断为老年痴呆症,此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无好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不能控制。患者于2006—08—06在家中摔伤,家人发现时其歪坐在地上。查:精神恍惚,双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心肺查体无阳性发现.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于摔伤后7d,患者出现发热,T38.3C.行走时偏向一侧.急诊送体系医院做CT检查示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40d出院。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又名硬膜下水瘤,是颅脑外伤蛛网膜撕裂,使脑脊液在硬膜下积聚所致[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注意到TSE可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2]。本文报道11例TSE转变为CSDH。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影像学诊断及发病机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2年1月~1998年7月,我们共收治TSE患者62例,其中11例(18%)经过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证实发现转变为CSDH,另有1例经连续影像学诊断提示转变为CSDH,但患者拒绝手术,故未纳入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41~79岁,平均60.1岁,其中大于60岁6例。1.2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血肿抽吸冲洗术治疗的161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内镜组),同期的另87例采用常规钻颅抽吸冲洗术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头部创伤后病程、双侧血肿比率和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血肿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虽然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但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68±34.86)min,常规组为(74.11±28.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00)。内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23±2.01)d,常规组为(10.79±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00)。内镜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常规组有1例出现脑内血肿及运动性失语。内镜组的术后即刻血肿清除率为98.65%(73/74),常规组为86.21%(7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P=0.004)。内镜组的术后血肿复发率为1.35%(1/74),常规组为18.39%(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00)。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30.06个月;17例在随访期间诊断为血肿复发,其中15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后治愈。结论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CSDH简单、安全、有效,优于传统的钻孔抽吸冲洗术。自制的头端可弯曲软头吸引器是进行此类手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已被神经外科医生普遍接受,并收到很好疗效。我院自2000年~2004年为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和1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实施了微创引流术,术后出现2例颅内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好发于老年人的颅内血肿,发病机理至今尚有争论,有渗透压梯度和半透膜学说[1][2][4],血肿液中纤维旦白降解产物FDP升高[3],血肿内失去凝血机能,血肿包膜外层新生的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3],血液渗漏入血肿腔使血肿遂渐增大。 手术方法从早期的开颅血肿外膜切除,改为钻孔冲洗引流术,目前均采给钻孔(1个孔)、冲洗。负压引流,此法简单疗效佳。但亦有极少数病人失败。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9年2月,共收治CSDH86例,行钻孔冲洗负压引流,84例取得满意效果,2例失…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涌 《中国临床医生》2002,30(12):26-2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87.5%在伤后60天内;经钻孔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出现时间越早,其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越大。多发生在发病年龄较大,积液量少,保守治疗的慢性病例上,转化的时间以伤后1-2个月多见。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78例,分别采用常规的钻孔冲洗引流及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认为后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8.
2003—12~2006—12我院共对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8~84(平均72.9)岁。病程1~8个月,平均1.6个月。32例中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48例患者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其中2例患者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6例治愈,2例复发,经原钻孔再次引流手术后治愈。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对于包膜肥厚或骨瓣血肿尚未完全液化者,宜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颅内一种常见病。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