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骤停的一系列救援措施用以挽救患者生命。及早有效的院前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际CPR的指南有较大改变,更重视通过胸外按压环节以维持循环,弱化了人工通气环节。单纯胸外按压而不需要人工通气的基础CPR广为流传。本文综述近现代CPR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结果。考虑无氧6 min可导致脑损伤、在中国救护车到达现场和转运时间较长、单纯胸外按压容易疲劳等情况,我们认为在中国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并不合适。一些非专业人员虽然感到口对口人工通气比较难实施,但是大部分还是愿意施行人工通气操作的。广泛开展公众CPR培训,提高对包括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环节的CPR认知度和掌握度,以维持有效通气和循环是目前中国CPR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是临床急救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各级临床医师,其抢救成功率不但与患者直接相关,更反映出急诊医师的水平.现代急诊复苏学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复苏成功率仍很低.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目前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使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有了较大提高,现就某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心肺复苏是一紧急而复杂的课题,近十多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或临床实践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现代心肺复苏中的一些新概念和方法,希望对临床医生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志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2-1664
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协会(ILCOR)正式公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1]。较之2000年指南[2]内容,新指南在按压通气比、电击除颤等心肺复苏(CPR)核心技术上做了重大修改,现介绍如下。12005年指南的核心思想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强调了快速、有力、持续的胸外按压是整个心肺复苏的基石,在任何时候都要尽量减少按压停顿时间,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基础生命支持和进一步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所有技术变革中。2基础生命支持(BLS)的主要变化2.1开放气道由于操作困难,无论患者有无损伤,普通急救者(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的程序与方法,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的102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复苏成功11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及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 心脏骤停是需争分夺秒抢救的《临床死亡》状态,提高其复苏成功率是多学科关注的课题.作者收集10例发生心脏骤停而进行心肺复苏(CPR)的病例,其中6例复苏成功,4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郭春琳 《华夏医学》2005,18(4):518-518
我院急诊科从1999年1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呼吸、心跳骤停的68例患儿复苏情况进行总结。男41例,女27例。呼吸心跳骤停1~2次47例,≥3次21例。合并单器官衰竭27例,多器官衰竭41例。复苏结果:单纯呼吸骤停组22例,存活10例;呼吸心跳骤停组46例,存活9例。两组存活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笔者认为影响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①掌握好复苏时机;②及早行气管插管;③注意施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④心脏复苏中应用肾上腺素及其它α—受体兴奋剂;⑤积极防治脑水肿,重点进行脑复苏;⑥注意水电失衡,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雪玉  梁隆斌 《重庆医学》2012,41(28):2992-2994
心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救治。徒手复苏有其局限性,人工按压时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差异而影响复苏效果,并可因耗费体力而频繁换人致按压中断,亦可因为按压力度不当、位置不准而发生肋骨骨折和内脏损伤,在开放静脉通路行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并就心肺复苏的特点、心脏停搏患者的生成存条件、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复苏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心跳骤停是临床中最危重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 。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1~2005年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83例,初步复苏成功164例,经进一步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最终23例完全康复出院。回顾性分析23例心跳骤停患者救治资料,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环境、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及肾上腺素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心肺复苏(CPR)成功率10.46%,两组性别、年龄和肾上腺素用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心搏骤停环境、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和电除颤开始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尽早CPR、电除颤能显著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急诊科接诊及院前出诊过程中救治的58例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肺复苏(CPR)成败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25-26
本文旨在对心肺复苏的发展史、生命支持及心肺复苏的方法与应用的药物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提高对心肺复苏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心搏骤停患者119例心肺脑复苏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内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院内急救的11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复苏结果及预后。结果119例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32例,最终复苏成功7例,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6.1%,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5.9%。结论院内较高的初步复苏成功率并不能有相应的最终复苏成功率。后者的成功率与复苏开始时间、能否在第一目击现场打开气道、即刻给予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打开气道和即刻给予的胸外按压,能满足脑及其他重要脏器最低代谢要求,不仅与心搏骤停患者初步复苏成功率关系密切,而且也是决定高级复苏术后心搏骤停患者能否最终康复出院的决定性环节。除颤只是有条件下的恢复心搏骤停患者心搏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与人工心肺复苏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使用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和人工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122例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对照组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循环、呼吸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及24 h存活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1±1.8)min和(15.2±2.3)min,P<0.05〕;试验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0.8%和33.3%,P<0.01);试验组24 h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4%和23.6%,P<0.05)。结论 Autopulse(zoll)型心肺复苏仪在循环、呼吸恢复情况,复苏成功率及24 h存活率方面优于人工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创建大鼠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型。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15)、肾上腺素组(n=15)。采用交流电生理刺激仪经食道调搏诱发心搏骤停模型,成功后5min开始心肺复苏,应用自行设计大鼠心脏胸外按压机进行心脏按压。观察心搏骤停类型分布、诱发成功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处死大鼠解剖观察心脏有无灼伤,内脏有无破裂。结果所有大鼠均诱发心搏骤停成功,其中心室颤动10例(33.3%)、无脉搏电活动15例(50.0%)、心电静止5例(16.7%)、诱发时间60-150s;自主循环恢复率对照组为1例(6.7%)、肾上腺素组为7例(46.6%),复苏成功率对照组为0、肾上腺素组为33.3%。食道黏膜轻度灼伤,心脏未见灼伤,食道及腹腔内脏未见破裂。结论经食道交流电调搏可建立良好的大鼠心博骤停模型,应用大鼠电动心脏复苏器可达到标准化复苏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心肺复苏术(CPR)自20世纪60年代确立以来,已经成功地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就其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说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其间经历了心泵学说到胸泵机制学说等等之争,从1992年CPR标准制订到2000、2005年再至最新的2010年指南修订,让人目不暇接的重大变化和突破彰显了医学家们在心肺复苏领域的艰辛付出和卓越成就。尽管如此,在实际应  相似文献   

20.
张新颜  于学忠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49-1351
早期除颤对心搏骤停的复苏极为重要,而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问世使在现场除颤成为可能.本文针对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电除颤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除颤器的工作原理、发展史、操作程序、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心肺复苏中除颤理论的发展以及电除颤技术的革新.重点阐述了电除颤波形由单相波发展为双相波的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