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或多西紫杉醇(TXT)与氟尿嘧啶(5-FU)/或顺铂(DDP)(简称PCF或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及安全性和生存情况.方法 94例AGC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分为两组.PCF组50例,PTX 35~50 mg/m2,3 h静滴,第1,8,15天;5-FU 750mg/m2,持续静滴,第1~5天;DDP 20 mg/m2,2 h静滴,第1~5天.DCF组44例,TXT 35 mg/m2,1 h静滴,第1,8,15天;5-Fu及DDP用量、用法与PCF组相同.化疗周期均为28 d,两周期后评判近期疗效、安全性,持续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PCF组总有效率(ORR)48.0%,疾病控制率(DCR)82.0%;中位生存期(MST)10.8个月,1年生存率36.0%;DCF组ORR 45.5%,DCR 81.8%;MST9.9个月、1年生存率34.1%;两组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级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总发生率,DCF组显著高于PCF组(P<0.05).结论 PCF方案与DCF方案治疗AGC,疗效和生存情况相似,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CF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AGC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分为两组.A组,49例,PCF方案:PTX 35~50 mg/m2,3h静滴,第1、8、15天;5-FU 750 mg/m2,持续静滴,第1~5天;DDP 20 mg/m2,2h静滴,第1~5天.B组,45例,FOLFOX4方案:草酸铂85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2h,第1、2天;氟脲嘧啶400 mg/m2,静注,第1、2天,氟脲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泵输注22 h,第1、2天.每4周为1疗程,疗程后评判近期疗效、安全性,持续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ORR)46.9%,疾病控制率(DCR)81.6%,中位生存期(MST)10.6个月,1年生存率35.0%;B组ORR 46.7%,DCR 82.2%,MST 9.8个月,1年生存率33.1%;两组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A组脱发发生率高于B组,外周神经毒性低于B组(P<0.05).结论 PCF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AGC,疗效和生存情况相似,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刘飞  侯琼 《安徽医药》2014,(6):1143-1145
目的比较PCF方案与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CF方案组(28例)和OLF方案组(28例)。PCF方案:紫杉醇135 mg·m-2,d1;顺铂20 mg·m-2,d1~4;5-FU 500 mg·m-2,d1~5。OLF方案:奥沙利铂135 mg·m-2,d1;亚叶酸钙200 mg·m-2,d1~5;5-FU 500 mg·m-2,d1~5。两组均21 d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判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PCF方案组ORR 42.86%、DCR 75%;OLF方案组ORR 53.57%、DCR 82.14%;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Ⅲ°、Ⅳ°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PCF方案与OLF方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5.0%vs 21.4%,P>0.05);Ⅲ°、Ⅳ°白细胞减少发生率PCF方案明显高于OLF方案(35.7%vs 14.3%,P<0.05);而神经毒性反应,则OLF方案高于PCF方案(21.4%vs 0,P<0.05)。结论 PCF方案与OL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缓解率均较高。不良反应方面,各有特点,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临床研究采用以铂类加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PLF、PFM方案治疗放疗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探讨这两个方案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及晚期鼻咽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对入选晚期鼻咽癌进行非随机分组,一组采用PLF方案治疗醛氢叶酸(CF,200mg·m-2,d1)静脉滴注2h加5-FU0.5g静脉推注及5-FU3.0g·m-2持续48h滴注联合DDP(25mg·m-2,d1-3)静脉滴注;另一组采用PFM方案治疗DDP(25mg·m-2,d1-3)静脉滴注加5-FU(0.4g·m-2,d1-5)静脉滴注联合PYM(5mg·m-2,d1、3、5)肌注。结果共有48例病人入选,全组总有效率为63.83%,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6.92%、47.62%(P=0.066);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口腔粘膜炎、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等,PLF方案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PFM方案组(P=0.032);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9个月(P=0.3691);在预后方面,治疗前血红蛋白<10g·L-1、年龄≥65岁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30)。结论PLF方案的近期疗效、生存期有优于PFM方案的趋势,且毒副作用也较轻,可作为晚期鼻咽癌化疗的标准一线治疗。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一组采取OLF方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另外一组采取DCF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泵滴120 h,顺铂(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结果 DCF组和OLF组中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3%(21/36)和56.7%(17/30),两者比较意义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CF组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较OLF组发生率高。结论 OLF和DCF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但OLF与DCF相比,OLF方案在化疗毒副反应和经济方面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徐倩  孙东斌 《中国药房》2011,(44):4169-4170
目的:观察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5年-2011年4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NDP80~100mg·m-2,静脉滴注,d1;5-FU600mg·m-2,d1~5。对照组采用顺铂(CDDP)30mg·m-2,静脉滴注,d1~3;5-FU600mg·m-2,d1~5。2组均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90%和38.1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毒性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P联合5-FU治疗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刘玮玮  王建冰  陈文胜 《安徽医药》2011,15(9):1154-1156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3 h,d1,DDP 20 mg·m-2 d1~d4、CF 0.2g·m-2 d2~d3、5-FU 2.0g·m-2持续静滴4...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31例病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组(DCF,16例)和伊立替康、顺铂联合氟尿嘧啶组(ICF,15例);DCF组:Doc 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75mg/m2,分3天静脉滴注;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ICF组:CPT-116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5-FU用量用法同DCF组;每3周重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副反应,最多6个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DCF组有效率40%(6/15),ICF组38.46%(5/13()χ2=0.007,P=0.934);DCF组中位生存期9.5个月,ICF组10个月(χ2=0.39,P=0.5336);1年生存率DCF组30.68%,ICF组26.43%。结论两种方案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近,主要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是晚期胃癌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继续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
宁洁  焦洋  李敏  刘萍萍  马泰  熊福星  顾康生 《安徽医药》2017,21(9):1669-1672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组29例及mFOLFOX6组29例,SOX组: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根据体表面积选择替吉奥给药剂量(体表面积<1.25 m2,40 mg,每日2次;1.25~1.5 m2,50 mg,每日2次;>1.5 m2,60 mg,每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连续给药14 d,停药7 d;每3周重复.mFOLFOX6组:奥沙利铂85 mg·m-2,静滴2 h,第1天;亚叶酸钙400 mg·m-2,使用奥沙利铂后静滴2 h,第1天;5-氟尿嘧啶 400 mg·m-2静推,第1天,随后2 400 mg·m-2持续静滴46 h,每2周重复.SOX组及mFOLFOX6组均每6周进行疗效评价,每周期进行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均接受随访评估一线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SOX组客观反应率(ORR)率为31%,疾病控制率(DCR)率为82.8%,中位PFS为6.1个月;mFOLFOX6组ORR率34.5%,DCR率86.2%,中位PFS为6.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多为Ⅰ~Ⅱ级,可耐受.但SOX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mFOLFOX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与mFOLFOX6方案相比,疗效相当,且口服便捷,可院外给药,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但其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mFOLFOX6组,长程给药需注意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草酸铂联合 5 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 (OXP、5 FU/CF)方案化疗 ,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草酸铂 (OXP) 1 0 0mg·m- 2 静脉滴注 2h ,第一天 ;甲酰四氢叶酸钙 (CF) 2 0 0mg·m- 2 静脉滴注 2h后推注 5 氟尿嘧啶 (5 FU) 4 0 0mg·m- 2 ,后续 5 FU60 0mg·m- 2 静脉持续输注 2 2h ,第 1、2天。每 3周重复 ,行 4周期 (8周 )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入组观察 1 5例 ,其中行原发灶切除者 8例 ,未切除者 7例。可评价疗效者 1 3例 ,其中完全有效 (CR) 2例 (1 5 .4% ) ,部分有效 (PR) 5例 (38.5 % ) ,稳定 (SD) 5例 ,进展 (PD) 2例。总有效率 (ORR) 53 .8% (7/1 3) ,初治ORR为 66 .7% (4/6)高于复治ORR42 .8% (3/7)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中位无进展期 (mTTP) 5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 (mos) 8个月。 1 3例中不良反应为 3~ 4度者 5例 (38.5 % ) ,其中白细胞减少 2例 (1 5 .4% ) ,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转氨酶增高者各 1例 (7.7% )。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OXP、5 FU/CF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好 ,毒副作用低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马东阳  于卫江  安鸿志  周浩本 《中国药房》2008,19(32):2524-2526
目的:对比研究顺铂(DDP)不同剂量联合长春瑞滨(NV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3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不同剂量DDP联合长春瑞滨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为低剂量DDP组(n=67)与高剂量DDP组(n=56)。低剂量DDP组给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高剂量DDP组给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6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21d为一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高剂量DDP组与低剂量DD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1.1%、28.4%(P>0.05);高剂量DDP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87.5%,明显高于低剂量DDP组的71.6%(P<0.05);2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P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临床疗效相当。高剂量顺铂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但严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2种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收集65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初期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延时组(吉西他滨250mg·m-2·d-1,持续静脉滴注6h,第1,8天;顺铂25mg·m-2·d-1,第1~3天;每3周为一周期并重复滴注)和常规剂量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5mg·m-2·d-1,第1~3天;每3周为一周期并重复滴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低剂量延时组32例,常规剂量组33例,2组可评价疗效均为30例。2组平均每周期化疗药物成本分别为1941.0元和7044.0元,有效率分别为36.7%和33.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2.89和211.53。结论:低剂量延时输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双周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并与周疗法和三周疗法进行比较。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180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周疗法组(n=60):紫杉醇80 mg·m~(-2),顺铂40 mg·m~(-2)ivgtt d1、8,第21天重复;周疗法组(n=60):紫杉醇55 mg·m~(-2),顺铂30mg·m~(-2)ivgtt d1、8、15,第28天重复;三周疗法(n=60):紫杉醇160mg·m~(-2),顺铂80 mg·m~(-2)ivgtt d1,第21天重复。测定给药后3、12、24 h的血药浓度,并评价经化疗2周期后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双周疗法、周疗法和三周疗法的有效率分别为43.1%、35.8%、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双周疗法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NSCLC较为经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化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晚期子宫肉瘤11例患者,采用AP方案{顺铂(DDP),30mg·m^-2,d1-3;多柔比星(ADM),50mg·m^-2,d1;21天为1周期或IP方案顺铂(DDP),30mg·m^-2,d1-3;异环磷酰胺(IFO),2mg·m^-2,d1-3;2l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全组化疗共62周期,每例平均5个周期(4-6周期)。结果部分缓解率36.4%(4/11),无完全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治疗后Kamofsky评分(81.3±11.1)高于治疗前(62.2±12.6,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降低(72.7%)、恶心呕吐(54.5%)。结论AP方案或IP方案治疗子宫肉瘤是有效的,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观察化疗后患者的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60)Co-γ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其中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h,第1天;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2h,第2天。对照组给予顺铂30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1.0g.m-2.d-1加入百特泵中持续静脉滴注4d。21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20例,总有效率为70.0%,临床受益率为90.0%,耐受性好;对照组15例,总有效率为46.7%,临床受益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放疗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较传统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临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龙明辉  程小跃 《中国药房》2008,19(29):2286-2287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TXT)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TXT按剂量递增分为65、75、8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剂量递增至出现DLT。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4例,进展5例。TXT的DLT为中性粒细胞减少,MTD为85mg.m-2。结论:TXT75mg.m-2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李雅勋  顾力学  赵夷  陶维  孙晓 《中国药房》2012,(40):3795-379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TE)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EC)2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TE组(49例)与TEC组(43例)。TE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TEC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以上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在术前接受4个周期化疗,并在术后完成剩余化疗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并评估不良反应,同时,通过随访对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进行评价。结果:TE组有效率为83.67%,TEC组为88.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TE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24%,TEC组为13.9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2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心肌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TEC组发生率明显高于TE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中位随访13(5~21)个月,2组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和P=0.071)。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TE与TEC2种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TE方案较TEC方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TXT)联合顺铂(DDP)同步放疗不可手术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不可手术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取TXT(25mg/m2d1、8、15IV)、DDP(25mg/m2,d1-3IV)q28并同步放疗方案,对照组只采取与治疗组相同的化疗方案,均化疗2个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62%,对照组为34.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TXT联合DDP同步放疗治疗不可手术胃癌疗效肯定,方案可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