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糖尿病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4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组(n=175)、非感染组(n=365),对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者的性别、高血压合并症、是否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等指标,应用统计学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超过55 d、侵入性操作以及合并糖尿病等指标,将其输入至统计学处理分析软件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住院时间55 d、合并糖尿病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指标是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做好患者的预防工作,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罗铭 《内科》2012,7(2):194-195
目的探讨分析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比2009年与2011年本院ICU病房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7.02%,2011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99%。分析原因有可能是:自身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环境设施差,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侵入性治疗、操作及监护多等。结论通过完善ICU管理组织、规范病房管理、提高人员防控及手卫生意识、严格相关制度,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可以减少ICU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冬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507-1508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我院ICU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结果 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ICU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创口、胃肠道和血液。危险因素中内在因素为: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其特殊的自身因素,如年龄、患有各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外在因素为:外环境因素,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控意识,医疗仪器、物品的消毒等均成为发生ICU的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采用如下控制措施:1.加强病区环境管理。2.建立和完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重视工勤人员的培训。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4.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5.合理安排ICU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针对现状,采取控制措施:强化护理工作,优化护理流程等,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38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总结发现,共3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4%。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血糖水平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侵入性操作进而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27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及同期住院的30.0例一般情况匹配的无院内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院内获得性肺炎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患者,ICU居首位,与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种类多,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有关(P〈0.05),病原菌以G^-菌为主.结论 应对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临床上应缩短住院日,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NS)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300例老年NS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肌酐等情况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侵入性操作等情况;采集患者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及病原菌鉴定。对影响老年NS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老年NS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 0%,其中以呼吸道感染、置管感染为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9. 3%、革兰阴性菌占46. 7%,真菌占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肌酐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与无院内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老年NS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NS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高龄、住院时间长、低血浆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危险因素,试图找出护理应该注意的方面,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心脏手术后诊断为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患者的年龄、部位、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患者主管护师能级等情况进行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41例心脏术后患者感染Ab,感染人群主要为老年免疫力低下患者(≥60岁)及侵入性操作多的患者,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危险因素可能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入住ICU时间、照顾患者的护士工作能力。结论心脏手术后老年免疫力低下易感染Ab(≥60岁),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并加强规范化护理,并加强护士规范化专科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医院心血管外科连续5年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方便抽样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出院患者中的19 025例,其中确诊医院感染55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53例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期间情况、手术情况、入住ICU的时间等。结果 5年间共有553例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43例(62%),女性210例(38%),年龄1~52岁,其中60岁以上77例(13.9%)。住院期间发生抢救119例(21.5%)、手术467例(84.4%)、输血447例(80.8%)、透析57例(10.3%)。入住ICU的时间为4.0(2.0~9.0)d,其中≥5 d的患者276例(49.9%)。住院期间平均最高体温(38.85±0.68)℃,其中最高体温≥39.0℃患者248例(44.8%)。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309例(55.9%),术后应用抗生素种类为2.0(1.0~3.0)种。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7.0(5.0~8.5)d,其中≥7 d患者284例(51.4%);白蛋白40 g/L患者314例(56.8%);红细胞比容0.40患者272例(49.2%)。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依次是肺部感染(43.6%)、上呼吸道感染(30.0%)和血流感染(25.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为血流感染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入住ICU时间≥5 d、住院期间最高体温≥39.0℃、白蛋白40 g/L、红细胞比容0.40、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为危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期间输血为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入住ICU时间≥5 d、住院期间透析、住院期间手术、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术后使用抗生素数目≥3种为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医务工作者可以采取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功能的改善、减少入住ICU时间、减少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1.86%,感染部位主要为创面感染,其次是肺部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与非感染组对比,感染组患者存在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3h、住院时间>30d、使用抗生素>2种、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及IL-23、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36例患者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4.59%;革兰阳性菌2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2.95%。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比呋喃妥因、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826例老年COPD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62例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纳入观察组,将764例未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表面激素吸入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和糖尿病史等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年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62例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老年COPD患者中,13例感染曲霉菌,38例感染假丝酵母菌,11例感染毛霉菌;764例未见感染;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7 d、抗生素使用时间≥7 d、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5 d及糖尿病史可能是老年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7d、抗生素使用时间≥7d、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5d及糖尿病史可能会增加老年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风险,故临床应针对上述风险因素进行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探讨其控制措施.方法 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综合性监测方法,对该院老年病房2007年至2010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1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69例,总感染率为6.75%;医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最为常见(53.25%),其次为上呼吸道(22.49%);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激素应用等均构成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该院ICU收治的27例首次DKA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将2013年1月—12月该院ICU收治的26例首次DK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模式,对照分析2组DKA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18±1.34)h、(5.87±2.27)h、(11.83±2.14)h、(6.14±1.4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2.16)h、(8.64±2.51)h、(18.57±3.48)h、(10.31±2.63)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酮症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控制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康复速度,且对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硬化并发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并运用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0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验证评估模型判断能力。结果 532例肝硬化患者,其中院内感染68例(12.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并发症、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肝硬化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发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91.18%,总正确率为89.25%。结论年龄、并发症、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肝硬化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肝硬化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621例,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79%;共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真菌61株(30.81%)、革兰阳性菌45株(22.73%),革兰阴性菌92株(46.46%);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最常见(70.27%),其次为泌尿道(10.81%)、胃肠道(8.11%)及血管内导管感染(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P<0.05),性别、合并疾病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及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的特征及防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患者22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8例(16.8%)。感染与昏迷程度、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及医疗操作有一定关系。结论加强重症监护室消毒、加强无菌观念、减少医源性操作造成的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是控制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MRSA感染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及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ICU病房1998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患者获得性感染MRSA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ICU病房MRSA感染率为2.90%,病死率达35.19%;MRSA感染危险因素有7项: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呼吸机、住院>20d、侵袭性操作、年龄>60岁、皮肤开放性损伤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结论:应加强ICU病房MRSA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院干部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该院干部病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86%,主要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天数有关,配合中医治疗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在住院过程中除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应规范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天数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病房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各42例。观察两组的血压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 对ICU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血压及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