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症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症的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所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肌注利巴韦林与辅助中成药,观察组予以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且患者退热、退疹、溃疡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以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1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炎琥宁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结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结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在用药之后的退热时间、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实际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取干扰素结合炎琥宁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用药之后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实际消退时间、实际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42例,分成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炎琥宁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2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失时间、空腔疱疹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好,能够促进患儿口腔溃疡以及疱疹的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显效4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显效19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贫血1例、食欲不振1例、低血糖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实验组出现1例类流感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方法:选取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显示,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疾病的总体有效率为92.0%,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总体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要好于使用干扰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疗效。方法该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间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患者5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抗病毒治疗组与丙种球蛋白组,每组各26例。其中常规抗病毒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而丙种球蛋白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抗病毒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藤草煎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紧急输注血小板12个单位,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0.4 g/kg共5d治疗,之后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藤草煎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藤草煎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单一的干扰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好、疗效明显,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探讨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2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1.43%高(P<0.05)。从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项指标来看,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备明显的疗效,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8.60%,与对照组2.33%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及炎琥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前组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组接受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消退、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能够明显改善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探讨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2017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40例,随后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取健康教育,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患儿皮疹的消退时间以及患儿的痊愈的时间,以此来显示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5.0%;且观察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患者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重组α1b干扰素雾化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予以疏风解毒胶囊口服,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6%(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缩短(P 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发热及疱疹消退时间,减少患儿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升白汤治疗干扰素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中药升白汤治疗,治疗组在升白汤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同时,采取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升白汤治疗干扰素致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明显,且白细胞在治疗过程中波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足口病治疗的36例患儿,将其根据排序原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先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然后再使用干扰素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观察组低,并且皮疹愈合与退烧时间比观察组长,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皮疹愈时间、退烧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进行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地提高,患儿身体健康恢复较快,具有被推广至临床上的价值,可以被当作一线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评价。方法:将自2014年6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6例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两项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治愈效果,因此中西结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可作为对小儿消化不良症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共7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和生长抑素联合药物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