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和转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于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17个地市抽取2 965名城乡居民进行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和转诊意愿的面访调查。结果山东省2 965名城乡居民中,1 922名(64.8%)居民有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意愿,1 599名(53.9%)居民愿意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1 901名(64.1%)居民在病情稳定后愿意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附近有基层医疗机构、赞同分级诊疗制度、认为分级诊疗可行、有过社区(乡镇医院)就医经历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基层首诊意愿较高,家庭年均收入≥20 000元、有城镇居民医保和商业保险及其他医保、经历过转诊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基层首诊意愿较低;年龄≥65岁、家庭年均收入≥10 000元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意愿较高,女性、居住在农村、家附近有基层医疗机构、赞同分级诊疗制度、有过社区(乡镇医院)就医经历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意愿较低;女性、居住在农村、赞同分级诊疗制度、认为分级诊疗可行、经历过转诊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意愿较高,家庭年均收入≥40 000元的山东省城乡居民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意愿较低。结论山东省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认识不足,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意愿较低,性别、年龄、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险类型及是否家附近有基层医疗机构、赞同分级诊疗制度、认为分级诊疗可行、有过社区(乡镇医院)就医经历、经历过转诊是影响该地区城乡居民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和转诊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津市中医药基层相关政策对居民中医药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意愿的影响,为中医药发展政策制定和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天津市随机抽取7个区的65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政策因素对居民中医药服务首诊意愿的影响。结果具有中医药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意愿者289人(44.3%);从中医药"调价格、入医保"政策中受益居民首诊选择中医药机构的概率高于未受益居民(OR=2.007),从"国医堂"和"治未病"建设工程中受益的居民首诊选择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概率高于未受益者(OR=2.623,OR=2.263)。结论三项中医药政策在引导居民中医药机构首诊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继续从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中医药发展、降低医保费用和促进分级诊疗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山东省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及其对首诊意愿的影响,为推动分级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对山东17地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2965名居民中,1922人(64.8%)表示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281人(9.5%)表示不会在基层首诊,还有762人(25.7%)表示不确定。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居住地附近是否有步行20分钟到达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信任中医药服务,是否利用过社区的中医药服务是影响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的因素。结论: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大基层中医药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提高居民的基层首诊意愿,从而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就医首选医疗单位类型,分析影响居民选择医院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推动分级诊疗提供相关参考意见。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州市3个代表市区,每个区随机选取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3个,每个医疗机构随机选取50个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有效问卷927份。结果 59.2%的居民选择非基层医院,决策树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医保、月收入水平、是否有慢性病、医务人员水平对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有影响,其中居民文化程度和是否注重医务人员水平存在交互作用。医保为商业保险(OR = 4.57,P≤0.05)、自费(OR = 2.50,P≤0.01)的居民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院。结论 鼓励居民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定完善的医保政策,加大各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差距,引导居民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黄骅市居民基层首诊和住院的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选择。根据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逐步回归法分析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结果]578户(96.3%)的家庭有基层就诊意愿。影响居民基层就诊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是否接受过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的情况、地理位置和到最近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同距离。28户(4.7%)的家庭有基层住院意愿。通过不同层级之间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比例差距引导居民基层住院行为,发现影响基层医疗机构与县医院住院医保报销比例差距的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到最近基层医疗机构的距离。[结论]黄骅市居民的基层就诊意愿高,但居民到基层住院的意愿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下徐州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合理优化居民就医意愿。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城市居民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基本信息、就诊意愿情况等。结果 710例城市居民中,发生常见病时,75.8%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主要原因是距离近、候诊时间短、收费低、就医手续简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医疗费用低、与基层医疗机构近、有基层就医经历(OR=2.548)、知晓分级诊疗制度(OR=1.882)、支持分级诊疗制度(OR=1.710)、认为有必要开展双向转诊(OR=1.563)的居民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医意愿较高。结论徐州城市居民基层首诊意愿趋于合理,各级医疗行政部门应与医院相互协作,宣传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的基层首诊的意愿,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层首诊制度、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月至8月向江苏省的108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基于SOR模型,将刺激因素(S)分为需方(居民健康管理状况)和供方(医疗单位树立的形象);居民基本信息状况为机体因素(O);居民基层首诊意愿为反应因素(R),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验证模型,求解影响因素的解释力度。 结果 供方因素中,设施环境好(β=0.236,P<0.01)、费用便宜(β=0.161,P<0.01)、能满足就医需求(β=0.133,P<0.05)、等候时间短(β=0.118,P<0.05),依次正向显著影响基层诊疗次数。需方因素中,居民健康管理状况方面,建立健康档案(β=0.513,P<0.01)、患有慢性病(β=0.332,P<0.01)依次对基层诊疗次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结论 江苏省有关部门可从供需双方采取措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的同时,重点关注慢性病人群,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以此提升居民基层首诊意愿,贯彻落实分级诊疗下的基层首诊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珠海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珠海市七个行政区进行抽样,随机抽取1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并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珠海市居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知晓率低,仅占调查人口的28.00%。在大概了解了社区首诊制度后,有93.27%的居民赞成继续实施社区首诊制度并逐步改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珠海市居民首诊医院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保险类型、患有慢性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满意以及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满足基本诊疗要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月收入>5 000元(OR=0.56,95%CI:0.36~0.89)的居民更不愿意选择社区进行首诊;拥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1.95,95%CI:1.17~3.24)、患有慢性病(OR=1.49,95%CI:1.13~1.96)、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满意(OR=6.72,95%CI:4.46~10.14)以及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满足基本诊疗要求(OR=5.82,95%CI:4.49~7.56)的居民更愿意选择社区首诊。 结论 珠海市政府应在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加强对首诊制度的宣传力度,并提高医疗保险的鼓励和约束,从而推动社区首诊在珠海市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模式和水平,探索其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方便抽样,选择山东省青岛市、东营市、枣庄市12区县的38家基层医疗机构,问卷调查当日前去就医的患者和附近居民,共调查676人。结果:64.4%的患者总体上信任基层医疗机构,人际信任(80.3%)高于体系信任(48.6%)。有明确基层首诊意愿的患者比例为60.4%,年轻、高学历人群的基层首诊意愿相对较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体系信任和人际信任可通过总体信任的中介作用影响基层首诊意愿,体系信任的回归系数比人际信任更大。结论: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际信任高于体系信任,但影响其总体信任和基层首诊意愿的首要因素是体系信任。当前亟需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从而增强患者的体系信任,并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的改革契机巩固和突显基层人际信任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分级诊疗的几种模式;总结了新医改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对促进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病人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程度低,医保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调、疏通双向转诊,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知晓率,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措施等建议,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泰安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泰安市调查8 542名居民,分析其中4 139名慢性病患者的基层就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意愿率为96.1%,对不同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医疗保险方式、最近医疗机构距离、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数量的人群的基层就诊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农村(OR=2.320, 95%CI=1.596~3.374)、小学及以下(OR=1.631,95%CI=1.038~2.564)和初中(OR=1.749,95%CI=1.111~2.754)受教育程度、参加城乡居民医保(OR=4.044,95%CI=1.395~11.722)、最近医疗机构距离<500米(OR=4.262,95%CI=2.388~7.607)和500~1000米(OR=2.541,95%CI=1.254~5.147)以及患单一慢性病(OR=1.459,95%CI=1.04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现状,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患者基层首诊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在山东省抽取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纳入420名过去2周有就诊经历的慢性病患者.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框架,对慢性病患者选择首诊机构的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医联体背景下,调查分析福建省居民就医选择医疗机构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进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居民对医联体及分级诊疗认知程度、就医选择进行研究,应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对应分析。结果 共调查福建省群众568名,首诊基层医疗机构仅占比17.61%。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城镇职工医保、家越靠近高等级医疗机构的群众越倾向首诊高级别医疗机构。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比例低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高收入、高学历群众更倾向于在高级别医院就诊,就诊便利性是首诊医疗机构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是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关键,不同城市医联体群众就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浦口区11个社区中各抽取100位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家庭医生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更能接受社区首诊。居民最希望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定期体检、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治疗和指导、随时获得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结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度,充分利用医保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重点人群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强化对常见病诊治以及其他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具有机遇与挑战,厦门市三级医院通过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的"三师共管",实施一系列"慢病先行"分级诊疗的具体措施,并对措施产生效果进行分析。分级诊疗后,三级医院慢性病门诊量下降,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学科建设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逐渐上升;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开支有所降低、居民满意度提升。针对厦门市分级诊疗探讨公立医院改革,以期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首诊制度实施现状及效果,总结影响基层首诊制度的因素和各地发展基层首诊制度的举措,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共纳入36篇调查研究文献。[结果]基层首诊制度知晓率普遍不高,大多为40.00%~60.00%。基层首诊率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江苏省(71.13%~82.1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基层首诊意愿普遍较高,北京(56.80%~83.40%)、上海(62.33%~79.80%)、广东(54.40%~89.65%)高于其他地区。影响居民基层首诊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机构可及性,对机构人员、设备、药品的信任度等。[结论]居民对基层首诊知晓率普遍不高,居民有较高的基层首诊意愿但受机构可及性,机构人员、设备、药品的信任度等因素影响,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基本药物充分供给,合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提升其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2475例医务人员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可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78. 10%的医务人员认可基层首诊制。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是否在编、平均月收入、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医保报销比例、业务培训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有影响(P 0. 05)。结论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较高,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缺乏医疗设备、药品问题;医保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水平较低阻碍基层首诊推行。建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力,增强基层首诊吸引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引导居民基层首诊;畅通医务人员流动渠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已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家庭健康调查表中数据,采用2周患病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其他慢性病患病率反映卫生服务需求情况,采用2周就诊率、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医疗费用及就诊和住院机构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签约居民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签约居民住院率、自我治疗率、自行购药率均高于非签约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在首诊机构和住院机构的选择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签约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更高,同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也更高;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去基层就诊;签约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尚未体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出现流感样症状首次就诊情况,探讨影响流感样病例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诊医院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院首诊工作、推进双向转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部分流感样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就诊特点等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0例流感样病例患者中,首先选择前往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者就诊者仅有232例,占比38.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意愿(OR=3.900,95%CI=2.319~6.535)、交通方式(OR=4.666 4,95%CI=2.049~10.282)、候诊时间(OR=2.132,95%CI=1.352~3.356)是影响患者选择基层医院作为首诊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区流感样病例首诊选择基层医院的就诊率不高,应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就诊意愿、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等,提高患者基层医院首诊就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首诊机构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对成都市168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有52.3%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家庭年收入、医保类型等,基层首诊率城乡差异明显.结论:应加强对城市居民以及年收入较高者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其基层首诊率;进一步完善相关医保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医保政策对就诊居民的分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