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及Kegel运动,对照组行普通产后康复治疗宣传教育,比较两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肌肉电生理情况。结果:产后3、6、9个月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底肌电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PHEN IX康复治疗仪和Kegel运动能改善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收缩与伸张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的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阴道紧缩度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大于对照组,且夜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增加阴道紧缩度,同时可减少夜尿次数,进而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执行分娩150名产妇,该组产妇均在产后42 d表现出盆底肌力≤3级,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后面简称自然组与剖腹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改善,但自然组产妇的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剖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组盆底损伤的概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大于剖宫组,以及对其行盆底肌肉的规范训练有助于降低产妇患发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同时康复训练也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产后42d询问症状、常规妇科检查及进行盆底肌功能评估。对照组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方剂固肾举阳汤。疗程结束后再次询问症状、常规妇科检查及进行盆底功能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足与保健》2017,(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后150例产妇,将其分为3组,即A组、B组、C组,分别在产后40 d、60 d以及30 d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评价产妇盆底功能。结果测量后发现,A组患者的盆底功能评价情况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失禁6例(12.0%),B组患者尿失禁17例(34.0%),C组患者尿失禁19例(38.0%),相比之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产后40 d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盆底功能受损情况,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同时可以有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药联合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英德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肌电电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夜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及协调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药联合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盆底肌力及阴道紧缩度。 相似文献
8.
9.
谢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5)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分娩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300例,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盆底康复治疗。采取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6个月情况,比较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情况。结果:产后42 d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剖宫产组明显优于阴道顺产组,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6个月,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引起PFD发生,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两者差异性不明显。相比于剖宫产而言,自然分娩对产妇身体损伤小,产后恢复时间短;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降低剖宫产率刻不容缓,阴道顺产还可避免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行Kegel训练对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社区探访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产妇分娩方式均为经阴道分娩,随机分为观察组(产妇产后第7天经探访指导进行Kegel训练,n=100)与对照组(产妇产后未进行Kegel训练,n=100),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予Laycock改良牛津评分法肌力≥3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及收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产妇尿失禁及盆器官脱垂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Kegel训练可有效防治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并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对改善阴道松弛状况,提高性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足与保健》2017,(22)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恢复盆底肌肉张力及对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5月常规阴道分娩的300例产妇,在产后42 d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的盆底肌肉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治疗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采取出院后随访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6个月后的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及对盆底功能均有所改观,其中观察组在第6个月的盆底肌肉张力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功能恢复程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阴道哑铃康复训练和生物反馈联合电治疗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和改善盆底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双足与保健》2017,(12)
目的观察产科因素对产后盆底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01例足月产妇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2组,阴道分娩组56例,剖宫产组45例,均行盆底肌力、阴道压力、盆腔器官脱垂检查,待筛查出盆底肌力4级、POP或SUI症状患者后均行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产后盆底检测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101例产妇中筛查出60例患者,治疗后肌电压(13.46±5.17)μV、Ⅰ类肌纤维肌力(4.38±1.01)级、Ⅱ类肌纤维肌力(4.08±1.21)级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分娩可致产妇产后盆底、阴道肌力减小,增加肌肉疲劳,导致POP及SUI;通过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肌力及肌电压,恢复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刺激与阴道哑铃盆底康复对产后盆底的影响。方法: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19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产后康复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99)单纯采取阴道哑铃盆底康复疗法,观察组(n=99)则采取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治疗,就两组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尿失禁评分变化以及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电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6.97%,高于对照组的88.89%;(2)观察组患者产后3个月肌电压(14.35±1.48)μV高于对照组的(8.64±1.05)μV;(3)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60)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60)。于产后6周进行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采用尿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断,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断。结果产后6周,顺产组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00%,有5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8.33%。剖宫产组中,有4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6.67%,有2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3.33%。超声检查比较: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2.32±8.6°),顺产组(93.11±12.6°)比较,与膀胱颈旋转角度(15.72±6.60°)及(25.72±1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检测结果评分,剖宫产组分别≤3分8.33%(5/60)≥4分83.33%(50/60)。顺产组分别≤3分48.33%(29/60)≥4分51.67%(31/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两组盆底肌力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产生,对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指导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病于中老年女性,不仅对其造成了精神负担,还加重了经济负担,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该病主要是在妊娠、分娩时期造成的,因此产后尽早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和肌肉,更能减少远期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妊娠、分娩的产妇来说,产后是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126例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在产后6周、8周、12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尿失禁发生率、粪失禁发生率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以及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明显升高,尿失禁、粪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降低,B组盆底肌张力升高,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降低,但粪失禁发生率的差别不明显,C组盆底肌张力明显升高,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降低,但盆腔器官脱垂和粪失禁发生率的差别不明显;对于治疗的依从性,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周可认为是盆底康复较为适宜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文主要就产后康复治疗对正常阴道分娩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正常分娩的110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就所有患者正常分娩后盆底组织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在该次研究中,孕妇在阴道正常分娩之后的盆底肌力得到了显著的下降(P0.05),此外在产后3个月孕妇的盆底肌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较之孕晚期水平依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于产后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正常阴道分娩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时间,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15):141-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初产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产后个性化的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肌力达到3级以上的例数、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以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给予个性化的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3)
目的:通过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推广,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促使阴道恢复到产前的大小、敏感状态,降低阴道异常、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意的发生,减少产后并发症,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再随机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观察组患者在盆底功能障碍上治疗前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情况少。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上效果显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