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老年(≥6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维护提供经验。方法收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依导入透析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116例,中年组(65岁)130例,分析血管通路种类、建立和使用特点。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老年组采用导管比例高于中年组(440%vs 100%,P=0.006),女性采用导管者众。老年组经急诊导入透析比例高(19.0%vs 5.4%,P=0.008)。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比例增高,但在合并糖尿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中,采用内瘘与采用导管的比例相似(50.7%vs 49.3%,P=0.217)。老年导管组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和白蛋白]较其他组差(P=0.007,P=0.006,P=0.007)。老年组的肘瘘比例高于中年组(8.3%vs 0.9%,P0.001)。老年组的内瘘初始通畅时间短(P=0.009),但累积通畅时间与中年组相近,其中经干预的比例高(P=0.006)。老年组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高(10.0%vs 3.5%,P=0.008)。老年组使用带涤纶套的导管比例高(30.4%vs 0.0%,P0.005),两组导管通畅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的导管感染率高(21.7%vs 15.30%,P=0.006)。结论相对年轻患者,老年透析患者导管使用率和导管感染率均高,但通畅情况相似。老年透析患者肘瘘比例高,内瘘不易成熟且通畅情况略逊,但经积极处理可与年轻人接近。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人数持续增长.由于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透析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问题日益凸显,然而保障血管通路稳定与通畅可有效保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进一步优化其生存质量.现结合文献资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了解其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降低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感染的情况。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者312例次,1例局部感染,移植血管瘘3例次,未见感染。长期导管感染率为0.836/1000导管日,颈静脉临时管感染率为1.759/1000导管日,而股静脉临时管感染率则为4.929/1000导管日。金黄色葡萄球菌(29.8%)是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白葡萄球菌(24.6%)、洋葱假单胞菌(10.1%)及大肠杆菌(5.3%)。结论:内瘘感染少见,而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特异性,洋葱假单胞菌可能易致隧道感染,拔除导管是治疗的主要措施,但应注意个体化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周围血管疾病(PA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75例我院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2010 ~ 2012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据踝-肱指数(ABI)将其分为周围动脉疾病(PAD)组和非周围动脉疾病(非PAD)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水平,并对可能影响P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75例患者中PAD 97例(PAD组),患病率35.3%,PAD组中年龄、糖尿病患病率、心脑血管事件史、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分子-1水平(sVCAM-1)均明显高于非PAD组,白蛋白及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AD组,两组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hs-CRP、β2-mg、Hcy、sVCAM-1、sICAM-1、维生素D是PAD的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AD发病率高,除传统危险因素外,sICAM-1、sVCAM-1及维生素D亦是PA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在MH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患者69例和健康体检者67例,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钙、血磷、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同时行侧位腹平片(空腹)、髋关节正位片、双手及腕关节正位片X线检查以评价腹主动脉、股动脉、桡动脉及双手动脉钙化情况,并了解钙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血管钙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钙化组年龄、透析时间、血糖、血磷和钙磷乘积均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低i PTH(150 ng/L)、高i PTH(300 ng/L)患者i PTH与钙化相关(P0.05),150~300 ng/L i PTH患者i PTH与钙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血糖、钙磷乘积、i PTH水平可能与MHD患者血管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专科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法分组,每组48例。以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以接受专科护理的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血管通路状态,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水平以及PPGE、MODD波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流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阻塞及完整程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专科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小波动情况,并可改善血管通路状态,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以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中国北方城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的1175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选择及抗凝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及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异同。结果 中国北方城市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用的抗凝剂是普通肝素。CVC组患者更多选择低分子肝素(LMWH)做为抗凝剂,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VF组;并发血栓的患者没有增加LMWH的使用剂量,也没有增加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的肝素封管浓度明显过高,可能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结论 中国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尚需改进,尤其是对于使用CVC的患者。有必要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建立适宜的抗凝方案,推进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冠心病发作,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下简称血透)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本文就国外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冠心病治疗的几种常见手段作一综述。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和心功能状况,可选用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血管重建术,并配合运用个体化的血液净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的血液透析及其血管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ESRD患者逐渐增加.2006年美国新增ESRD患者约50%为老年患者,我国与其类似.老年ESRD患者增多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同时,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在老年人中也越来越突出;此外老年人生存期延长,慢性肾脏病发生的概率也上升.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尿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疾病。为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进展的危险因素,2002年1月-2005年9月,我们对本院血透1a以上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体成分的分析方法有多种[1],如体重指数法(BMI)、皮褶厚度测量法、水下称重法、总体钾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空气置换体积描记法等.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人体体成分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根据人体成分含水量不同,对电的导电性不同,通过导入一定频率的电流,测量人体的电阻值可间接测量人体的组成成分.国外不少研究证实,该法能客观、准确地测定人体组成.根据此原理亦有多种人体体成分测量仪面市.本研究应用Biospace公司生产的Inbody720身体组成分析仪进行人体组成分析,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人体组成成分及体内水分情况.  相似文献   

12.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目前存活的老年(≥60岁)MHD患者资料共111例。对其人口学资料、血压、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参数、透析充分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血红蛋白水平,按照高血红蛋白组(Hb≥110g/L)及低血红蛋白组(Hb〈110g/L)进行比较探讨。结果(1)111例老年MHD患者平均年龄为(69.4±6.8)岁,男性占64.0%(71/111),中位透析龄为3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占54.1%(60/111)、糖尿病肾病患者占13.5%(15/111)。(2)111例患者透前血压为(142.3±16.2/77.7±8.2)mmHg,达标率为39.6%(44/111);血红蛋白水平为(107.9±17.2)g/L;钙磷乘积为(4.1±1.7)mmol^2/L^2;iPTH水平为266.1±259.2pg/mL,达标率为27.9%(31/111);白蛋白为(34.5±4.9)g/L;spKt/v达标率为72.1%(80/111)。(3)低血红蛋白组与高血红蛋白组比较,其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较高、血肌酐水平较低、透析时血流量较慢,P值〈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如铁蛋白、钙磷、iPTH、白蛋白及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比等无统计学差异。(4)尽管高血红蛋白组患者血肌酐水平较高,但其干体重、超滤量、透析充分性等指标与低血红蛋白组无统计学差异,前白蛋白水平略高。结论(1)老年MHD患者以男性为主,原发性。肾小球肾病仍是主要原发病,但应重视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多带来的挑战。(2)老年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对较为满意,但对CKD并发症的控制有待加强。(3)提高老年MHD患者的营养水平、鼓励蛋白质摄入可能有助于贫血的纠正,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评估和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维护血管通路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十分重要,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为血液透析(HD)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时间长,而且并发症少。选择合适的时机、理想的部位、最佳的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定期评估血管通路功能,及时解决血管通路并发症,是更好维护血管通路功能的重要条件。本文拟对血管通路功能评估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中的血管通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通路问题是当今血液净化疗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血透患者因血管通路的并发症而住院者占整个透析患者总住院率的1/4。随着老年透析患者,合并其它严重病情(如糖尿病等)的增加,可供建立血管通路的条件将越来越困难,而患者维持性透析的长期生存完全依赖于良好的血管通路。本文就近几年来血管通路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沙国柱季大玺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中图法分类号R459.5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02)1943年kolf等采用玻璃或金属管道分别插入动静脉,首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再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再循环赵学智,梅长林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重复循环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再循环(dialysisaccessrecirculation)测定、评价及其应用,已引起愈来愈多学者的注意,它可以指导医师对不同透析患者个体化处方的制定,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高龄透析患者数量日益增多。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高龄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和建立都较困难,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多,远期通畅率较低,长期维护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1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高龄患者血管通路的特点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后续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血检形成绝大多数继发于血管狭窄,因此预防性地处理血管狭窄将可能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处理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和放射介入治疗二类,放射介入技术包括血管扩张、血管内放置支架和一些其他的去栓技术。本文将分别阐述如何处理自津内瘘及人造血管内瘘狭窄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存心血管疾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血管并发症,我们分析了104例老年MHD患者、82例非老年MHD患者和102例肾功能正常老年体检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旨在探讨老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0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有完整基本资料登记、年龄≥60岁老年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至2013年6月30日. 结果 105例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透析龄27个月.截止2013年6月30日死亡33例,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11例(33.3%)、肺部感染7例(21.2%)及脑血管疾病5例(15.2%).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及外周血管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及钙化评分等因素后,合并心血管疾病(HR=2.143,95%CI:1.010~4.613,P=0.049)、不合并高血压(HR=0.293,95%CI:0.097~0.889,P=0.03)及低血浆白蛋白(HR=0.838,95%CI:0.748~0.904,P=0.002)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