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将100例柯萨奇B病毒(CVB)所致的VMC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心肌炎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4周后复查心肌酶中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结果治疗组CK-MB和α-HBD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激素对降低VMC患儿CK-MB、a-HBDH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注射用复合辅酶对蒽环类药物所致恶性肿瘤患儿心肌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京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同时对照组患儿予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辅助治疗;连续化疗6~8个化疗周期,辅助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ST段-T波改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hs-CRP、CK、CK-MB、LDH、α-HBDH、MDA、c Tn 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hs-CRP、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LDH、α-HBDH、MDA、c Tn 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LVEF、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注射用复合辅酶对蒽环类药物所致恶性肿瘤患儿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保护患儿心肌细胞,改善患儿心功能,稳定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降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10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ET-1、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LVEDD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心肌损伤并改善患者心功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酶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辅酶Ⅰ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4 h,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腺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辅酶Ⅰ治疗心肌炎患儿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增强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注射用辅酶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病人2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44例)。两组病人均接受急诊PCI术,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辅酶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PCI术后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比较两组随访1个月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容积指数(LAVI)]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PCI术后24 h cTnⅠ、CK、CK-MB均明显升高(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PCI术后24 h cTnⅠ、CK、CK-MB升高更明显(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呋塞米、多巴胺、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临床疗效及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Ⅱ型CRS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呋塞米、多巴胺、rhBNP联合持续静脉泵入),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心脏超声及肾脏血流超声、心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并观察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脏超声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肾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双侧肾动脉内径(D)、肾血流量(V)、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R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心功能血清学指标[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肾功能血清学指标[CysC、血肌酐(Scr)、尿素氨(BUN)、尿酸(UA)]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呋塞米、多巴胺、rhBNP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Ⅱ型CRS可显著改善心肾功能,降低NT-proBNP、CysC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儿茶素治疗限制性心肌病(R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RCM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儿茶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前体(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并观察两组患者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LVEDD、LVESD、LVEF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LVEDD、LVESD及LVEF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LVEDD、LVESD及LVEF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6、12周两组患者LVEDD、LVES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CRP、pro-BNP、CK-MB及cTnⅠ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CRP、pro-BNP、CK-MB及cTnⅠ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CRP、pro-BNP、CK-MB及cTnⅠ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pro-BNP、CK-MB及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患者CRP、pro-BNP及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CRP、pro-BNP、CK-MB及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茶素治疗RCM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辛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D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DA、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儿科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cTnI、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1.978,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CK、CK-MB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CK、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儿炎性反应、降低cTnI及心肌酶指标,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儿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HFMD并发心肌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细胞免疫指标(包括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治疗前两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ST、LDH、C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儿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提高小儿HFMD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心肌损伤、炎性反应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进行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检测,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射血分数(EF)。结果示VMC患儿发病1周内MDA升高,SOD下降,MDA与CK-MB呈正相关,与EF呈负相关;SOD与CK-MB呈负相关,与EF呈正相关。经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后,MDA和SOD于4-6周恢复正常。体外实验发现,维生素C可增强过氧化氢(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活力,减少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MDA产生,维持SOD水平;参麦注射液(SMI)的作用优于维生素C。认为测定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助于VMC患儿的病情评价,SMI和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SMI疗效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有助于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辅助治疗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96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辅助治疗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0.8mg/Kg奥美拉唑静滴,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00mg/Kg谷氨酰胺颗粒口服,3次/d,3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SOD和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均显著升高和MDA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对SOD的升高作用以及对MDA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止血停止时间为(15.34±3.42)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5±5.26)h(P0.05)。观察组患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为(31.34±6.23)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47±11.26)h(P0.0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45/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3%(39/48)(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8.3%(4/48),对照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6.3%(3/4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抑制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的氧化应激反应,对胃黏膜损伤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3~5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部啰音及肺部炎症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及肺部炎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IL-8、CRP、TNF-α水平及MMF、PEF、PImax、PE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6、IL-8、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MMF、PEF、PImax、PEma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橙皮素对大剂量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衰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组、橙皮素对照(H)组、异丙基肾上腺素(I)组和橙皮素治疗+I(T)组,I组和T组接受皮下注射大剂量ISO(150 mg/kg),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确定造模成功后,H组及T组给予橙皮素(100mg/kg)灌胃,I组给予等量的溶剂乙醇,连续给药10d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变化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组LVEDD变化不大,LVESD值增大、EF、FS降低,氧化应激指标中MDA值升高,SOD、TAOC降低,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T组大鼠LVEDD无明显变化,LVESD降低,EF、FS升高,血清MDA值降低,SOD、TAOC升高,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各指标较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橙皮素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降低MDA,升高SOD、TAOC,从而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6例急性期、20例恢复期VMC患者及25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IP-1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通过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VMC急性期组血清MIP-1α、cTnI、CK-MB水平显著高于VMC恢复期组及对照组(P.<0.01);但VMC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C急性期患者MIP-1α与cTnI、CK-MB呈正相关(r=0.78,0.75;P<0.05);而VMC恢复期MIP-1α与cTnI、CK-MB无相关性(r=0.32,0.39;P>0.05).结论 MIP-1α可能在VM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VMC患者心肌损害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暴发性心肌炎(FM)病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FM病人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净化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净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流动力学[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CK-MB、cTnT、cTnI明显低于治疗前,净化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CK-MB、cTnT、cTnI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CI、EF明显高于治疗前,净化组治疗后CO、CI、EF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组死亡率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FM病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血流动力学,有利于减轻病人心肌损伤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无创心排血量(CO)行个体化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常规组(63例),给予常规降压药治疗;个体化组(63例),给予以无创CO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CO、系统血管阻力(SVR)、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射血时间(LVET)]和血清心肌酶指标[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和DB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个体化组较治疗前SVR、SVRI均降低(P0.05),CO、LVEF均升高(P0.05),LVET延长(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个体化组SVR、SVRI均低于常规组(P0.05),CO、LVEF均高于常规组(P0.05),LVET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个体化组血清CK、LDH、CK-MB、α-HB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个体化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个体化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6.83%与82.50%,P0.05)。结论基于无创CO的原发性高血压个体化疗法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可改善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减轻心肌损伤,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小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4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每组62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退热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59)d、(2.05±0.36)d和(4.86±1.0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0.81)d、(2.74±0.61)d和(6.08±1.34)d(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治疗前2组IL-6和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和TNF-α表达均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对IL-6和TNF-α表达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LDH、CK和CK-MB心肌酶谱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心肌酶谱指标均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观察组对上述心肌酶谱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脾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加以生长抑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2 h后止血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后脾静脉血流参数(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不良反应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ALT、AOP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SH-Px、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BIL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χ2=0.5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