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好发于下肢,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3~5 d.因手术创伤可造成高凝状态,手术时和手术后都需卧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静脉内,可有大量的白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能造成内膜损害,激活凝血过程就可能并发血栓形成.2003年5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249例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 17例,通过积极预防护理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足与保健》2018,(1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当作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上提供综合护理,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以及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利用综合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了住院以及下床时间,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佩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146-214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通过溶栓、祛聚、抗凝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地预防和护理,提高了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实行盆腔手术120例患者纳入研究主体对象范畴,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6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DS评分、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DVT发生率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与观察组9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层面负担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双足与保健》2019,(2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将选出50例入院的下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受试者接受计划治疗,观察组受试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进而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管直径与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径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提高,并且DVT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瘫痪患者的下半身,全面的护理康复方法可促进静脉回流,从而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这种方法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进,以助于患者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6.
张杰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8):140-14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下肢平均流速、血流峰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分析两组病患的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创伤或骨折手术后,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而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轻者可导致伤残,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本文对159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的67.86%和总满意度92.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07%和8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双足与保健》2019,(18)
目的评价术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的影响,从而促进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8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总计86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护理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3例患者配合改进术中护理。对比参照组与试验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术中护理可以提高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安全性、降低失血量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当中,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术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肢体温度、患肢肿胀程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肢体温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葛金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6):1813+182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措施。方法 45例DVT患者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其中2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7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所有介入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45例患者均介入操作成功,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导致患肢致残,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成为术后危重患者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后,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治愈3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应用溶栓、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加强肢体主被动活动、避免高脂饮食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保守抗凝疗法。结果经抗凝疗法及护理,42例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肺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针对在妊娠期并发DVT的特殊人群,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对促进疾病康复,确保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足与保健》2019,(21)
目的探究宫颈癌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方法和作用。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46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基础护理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有效率分别是97.83%、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住院时间分别是(7.02±1.02)、(11.28±1.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后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改善下肢肿胀情况,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应在临床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行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于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办理住院手续准备接受外科手术,选用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普通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选用优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胃肠道肿瘤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预防性护理流程,将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对外推行。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下肢骨关节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髋、膝关节置换,髓内钉手术后多见。下肢DVT可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甚至肺栓塞,并可能致残和危及生命,是骨科术后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邱贵兴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因此,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少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