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脂方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脂代谢紊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维持血液透析。对照组35例辛伐他汀片20mg/d,晚间顿服。治疗组35例辛伐他汀片10mg/d,晚间顿服;调脂方(葛根、玉竹、神曲各15g,当归12g,山楂15g,大黄炭10g,丹参15g,女贞子12g),1剂/d,水煎250ml,早晚温服。观测临床症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C、TG、HDL-C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LDL-C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调脂方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宣诚  楼永良 《新中医》2015,47(5):51-52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15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片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降压汤内服治疗,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6疗程。观察2组血压、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随访6月观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压、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趋于稳定,观察组血压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突出(P<0.05)。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随访6月,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2.7%,明显高于观察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降压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降压、降脂疗效确切,远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疾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司匹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5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瑞舒伐他汀,10mg/次,1次/d。治疗组55例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黄芪25g,丹参15g,瓜蒌12g,当归15g,石菖蒲、茯苓、地龙各10g,川芎15g,陈皮10g,炙甘草6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斑块面积、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CAD、IMT、TC、斑块面积、TG、HDL-C、LDL-C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司匹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慢性心衰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参照《内科学》采用对症西医基础治疗和康复运动:利尿剂,从最小剂量25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d;另外在服用氢氯噻嗪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钾的变化;ACEI:依那普利,起始剂量2.5mg,2次/d,逐渐增加剂量直至10~15mg,3次/d;强心剂:地高辛,0.25mg/d,在利尿剂、ACEI等基础上应用,不建议过早应用。治疗组60例炙甘草汤(炙甘草20g,人参30g,桂枝10g,干姜20g,麦冬、生地黄各15g,阿胶20g,大枣10g,黄芪、丹参各30g),1剂/d,水煎200~300m L,早饭前、晚睡前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5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心衰疗效积分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慢性心衰,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肝调脂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缬沙坦,80mg/次,1次/d,口服;硝苯地平,3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29例平肝调脂方,决明子、首乌各20g,生山楂、桑寄生、赤芍、茯苓各15g,夜交藤、丹参、牛膝、钩藤各30g,杜仲、黄芩、天麻各12g,益母草25g,水煎500mL,1剂/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两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舒张压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平肝调脂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硝酸酯类、他汀类、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二联或三联用药;硝酸甘油,0.5mg/次,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阿司匹林片,0.5g/次,3次/d;辛伐他汀,40mg/次,1次/d,晚饭后服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AXa IU+200m 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55例祛痰化瘀汤(鹿衔草20g,延胡索、黄芪、桂枝各15g,桃仁、茯苓、半夏、香附、薤白、当归各12g,山楂、枳实、苍术、川芎、泽泻、桔梗、赤芍、黄连各10g,柴胡、红花、姜黄、牛膝各9g、甘草6g),药物浸泡30min,水煎400m L,200m L/次,早晚空腹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还原黏度、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血脂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还原黏度两组均有改善(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两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4。[结论]祛痰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督益颈汤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降脂、降压等,酌情使用阿司匹林、多奈哌齐、脑复康片等。治疗组30例通督益颈汤(葛根60g,白芍药、鸡血藤各30g,茯苓20~30g,骨碎补15~20g,威灵仙10~15g,鹿角15g,蔓荆子、清半夏、酒川芎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症状评分、MMSE评分、甘油三酯、胆固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中医症状评分、MMSE评分、甘油三酯、胆固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督益颈汤治疗急性脑卒中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脉化浊汤(免煎颗粒)联合西药及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痰瘀互结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双盲安慰剂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等);双盲干预(对患者与临床医务人员设盲)。对照组60例西药常规治疗+安慰剂,西药原服影响血压药物,保持原剂量继续使用;因其他疾病需合并用药时,详细记录药品名称、用药原因及用药时间;安慰剂委托治疗组药物生产厂家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作;两组干预药物包装上均印有相同名称、药名、用量、保质期等信息。治疗组60例通脉化浊汤(红花10g,半夏法9g,丹参10g,茯苓15g,蒲黄生、山楂生、莱菔子炒颗粒各10g),1剂/d,早饭前/晚餐后30~60min冲服100m L/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PG)、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血压: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3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3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TC均有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G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H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LDL-C治疗组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FPG均无明显变化(P0.05)。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脉化浊汤颗粒联合健康教育及西药综合干预痰瘀互结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地高辛0.25mg/次,1次/d,口服或西地兰0.2mg+5%葡萄糖20m L,1~2次/d,静注;卡托普利12.5mg/次,3次/d,口服;倍他乐克25mg/次,2次/d,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2次/d,口服;螺内酯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30例强心汤(黄芪30g,红参15g,桂枝10g,葶苈子30g,五加皮5g,玉竹20g,丹参、益母草各30g,泽兰10g,红花15g,大枣7枚),1剂/d,水煎400m 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LVEF、LVDd、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治疗2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LVEF、LVDd治疗组均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6min步行距离两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状两组均明显改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加穴位贴敷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充足休息,适当吸氧。对照组48例氢氯噻嗪,25mg/次,2次/d。治疗组48例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汤:桑白皮、黄芪各15g,白术12g,当归、紫菀、橘红、防风、玉竹、五味子、晒参~生、苦杏仁各10g,甘草~炙5g;脾肾两虚-补肺益肾汤:佛手、茯苓各15g,泽泻12g,山茱萸、菟丝子、淫羊藿、白术、五味子、晒参~生、半夏~法各10g,砂仁、陈皮、肉桂各5g。肺脾两虚-补肺健脾:薏苡仁20g,~怀山药、扁豆~炒、茯苓各15g,莲子肉、白术各12g,半夏~法、桔梗、晒参~生、甘草~炙各10g,陈皮、砂仁各5g。水煎300mL,1剂/d,早晚分服。穴位敷贴:细辛、白芥子、半夏、胡椒、丁香、雄黄、肉桂、麻黄等,根据不同分型选择敷贴穴位:命门、脾俞、气海、肾俞、足三里、定喘、天突等,3~5h/次,1次/周;氢氯噻嗪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血氧饱和度、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加穴位贴敷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有待发展和完善。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中,局部分析与整体综合辩证统一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 事物是多种多样、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特别是作为生物体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人体除本身内在的生理特性外,还与人生活所在的社会、环境、自然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疾病的发生也是患病个体在所患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而不仅仅是病理过程中的局部反映。所以治疗疾病必  相似文献   

12.
交通心肾法是中医治疗由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遗精等一系列病证的常用方法.然而交通心肾并非调整自身阴阳平衡就能奏效的,从历代医家用药来看,在众多以交通心肾法为主的方剂中,很大一部分方剂都配伍了调理脾胃的药物.此处就交通心肾法中佐以调理脾胃药的理论依据及方例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西医对照的方法研究经络的实质,认为中医学的经脉、营血、经筋、卫气和皮肤是经络实质。西医学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是经络实质的主体;肌肉和皮肤属于经络实质次要部分。中医学的脉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管和淋巴管;中医学的经筋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肌肉和神经;中医学的营血对应的是西医学的血液和淋巴液;中医学的皮肤是西医学的皮肤。卫气的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与多种神经功能相仿,其位置又与神经血管相傍行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社区体检人群中发现的816例高血压病人,分组后给予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复检,并对有关项目的检查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有显著性降低,其它检测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鲁献斌 《光明中医》2003,18(2):19-21
余从医 2 0余年来 ,对糖尿病刻意观察 ,倾心研究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的基础上 ,常用六法 (养阴清热、补肾固元、脾肾双补、益气活瘀、滋肾养肝、燮理阴阳 )施治 ,不囿三消分型 ;治重养阴 ,必于阳中求阴 ;强调活瘀 ,贯穿疗程始终。每获良效 ,愈人甚多 ,现将点滴经验总结探析于后 :1 把握病机 ,本虚标实立论就发病年龄来看 ,糖尿病多见于 5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期 ,生理上处于“天癸竭”、“肾脏衰”的阶段。而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 ,寓真阴而育元阳 ,为一身阴液之根本 ,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 ,亦为全身阳气的发源地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与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刺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先天性斜颈为常见病 ,宜于早期治疗。否则手术造成终身痛苦。采用分刺法治疗优于传统推拿法 (P <0 .0 5 )。而且分刺法这一古代针术也与现代科学研究的斜刺法类似 ,可使受损的胸锁乳突肌的收缩蛋白重新组装、合成 ,从而治愈小儿先天性斜颈  相似文献   

18.
健脾中药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健脾中药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和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 (健脾益气组 ) 32例和对照组 (非健脾组 ) 30例 ,观察治疗后的生存率和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 ,共 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1、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健脾中药可以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延长生存期 ,其机理可能是增加RBC、Hb的数量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配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观察,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应用赛若金500万U隔日1次肌注,治疗组在赛若金基础上服用滋补肝肾方,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两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改善症状及HBV-DNA转阴有较好效果(P〈0.05)。结论:滋补肝肾法可明显改善乙肝病人症状,并能够增强干扰素治疗效果,促使HBV-DNA转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痛伴发头晕的临床表现并比较手法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64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比较首次、2周、4周治疗效果。结果:手法治疗具有短期明显的缓解作用,4周对比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颈痛性头晕具自限性,痛程较短;手法治疗短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