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淑敏  侯贺功 《心脏杂志》2014,26(2):184-186
目的: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STEMI患者随机等量分为两组,在尿激酶溶栓的基础上,试药组进行大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复合终点事件的差异显著,试药组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STEMI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尿激酶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03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90例和氯吡格雷组113例。在常规治疗及PCI基础上,替格瑞洛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规律服药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和PCI后1、6、12个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肌酐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胸闷、缺血事件、出血事件)。结果时间与方法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后1、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CI后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尿酸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治疗期间胸闷、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好地抑制AMI患者PCI后血小板聚集,但高尿酸血症、胸闷、出血发生风险较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97例,均行PCI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T-1和NO水平、治疗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ET-1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再梗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急诊PCI治疗AMI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42例和氯吡格雷治疗组54例。两组患者溶栓前都给予阿司匹林0.3 g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即刻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次日口服75 mg,1次/d。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1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恶性心律失常、AMI、死亡、肺水肿等)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相关血管再通率为57.1%,氯吡格雷治疗组相关血管再通率为7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氯吡格雷治疗组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个月内死亡及再发心肌梗塞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上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西洛他唑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成功行PCI的AMI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PCI术后给予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6周、12周血小板聚集率和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周、6周、12周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能有效降低A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STEMI符合溶栓治疗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和氯吡格雷组(47例),两组溶栓前均给予阿司匹林0.3g口服,氯吡格雷组于入院后即刻口服氯吡格雷300mg,次日改为75mg,1次/d,口服。观察两组治疗的血管再通率,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AMI、恶性心律失常、肺水肿等)的发生率。结果:较之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60.3%:74.5%,P〈0.05),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30d死亡及再发心肌梗塞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肺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65岁)AM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n=101)和替格瑞洛组(n=99),分别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或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次日起改为维持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180 mg/d,用药前及用药后1、6和12个月分别检测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出血事件。结果:共有196例患者完成随访,两组治疗前PRI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PRI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P0.05);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PRI降低更加明显(P0.01);随访1年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9.2%对12.9%,P=0.01);两组TIMI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别(氯吡格雷组9.6%对替格瑞洛组10.3%,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MI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可进一步降低MACE事件,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两组据病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辛伐他汀、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胺碘酮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4%(P<0.05);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出血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能增加冠状动脉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利辛县人民医院行PCI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国产氯吡格雷,对照组患者采用进口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效果(随访21 d时主要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远期效果(随访12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随访21 d、12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21d、随访12个月时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粒细胞或血小板计数减少,两组患者出血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用于PCI是安全可行的,可取得与进口氯吡格雷相似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长期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3.97±1.85)次/w、硝酸甘油用量(0.72±0.43)片/d、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TIMI分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溶栓治疗后行择期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每组84例。氯吡格雷组患者于PCI前后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于PCI前后予以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分级,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心血管相关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IM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TIMI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LVEF高于氯吡格雷组,LVEDD小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MACCE发生风险及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更有效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TIMI分级、心功能,降低患者MACCE发生风险及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超早期脑梗死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4月,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88例为A组,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的114例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疗效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溶栓1 h、溶栓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栓后3周、溶栓后3个月NIHSS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后,对比尿激酶静脉溶栓序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入院的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的AMI患者2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治疗组于溶栓治疗后应用波立维和辛伐他汀及给予抗凝、抗心肌缺血、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溶栓后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好转出院后连续随访2年,对比两组心梗再发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心肌梗死再发率、死亡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波立维联用辛伐他汀可以降低AMI再发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循环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治疗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MR、CFR、PT、FIB、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IMR、FIB及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CFR高于氯吡格雷组,PT短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PCI后微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99).分析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分级和ST段回落,评价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8.7±11.0)%vs (86.5±7.8)%,P<0.05].PCI术后TIMI3级血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8% vs 78.8%,P<0.05),TMPG3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B组(62.5% vs 32.3%,P<0.01).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4% vs 1.0%,P<0.05).随访30 d,两组死亡率无差异,但MACE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低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3% vs 29.3%,P<0.01),进一步分析严重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显著降低(6.3%vs 25.3%,P<0.05).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后4周内ST段心功能变化及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4周内ST段下降幅度770 mm的病例(86.8%)明显多于对照组的63.8%(P<0.01),且临床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0.001)。结论:氯吡格雷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60岁以上72h以内发作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标准基础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轻微血管出血事件4例,观察组发生轻微血管出血事件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血管出血事件。结论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PCI前12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单次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单次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无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死亡病例。术前两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血流储备分数(FFR)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IMR、FFR及CF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后微血管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齐丽平 《山东医药》2012,52(45):43-45
目的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8例.行PCI前,观察组给予高负荷量氯吡格雷600mg顿服,对照组给予常规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顿服;观察两组行PCI后即刻病变血管的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指标,随访其行PCI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后即刻,两组冠脉造影达到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肌灌注TMPG 2级以上发生率高,校正TIMI计帧数小,PCI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P均<0.05).两组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负荷量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中高危非ST抬高型ACS患者的PCI后心肌灌注,减少其PCI后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