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重度狭窄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3例,所有患者在进行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后的4~20天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价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的准确性,并对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性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基本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一致,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值分别为68.9%、96.3%、74.2%、94.8%、92.8%;对中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值分别为68.4%、98.9%、93.1%、95.8%、96.2%;对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值分别为71.0%、99.6%、98.3%、94.2%、95.0%。结论双源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准确性较高,且对重度狭窄的准确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SCTCA)对女性、男性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是否相同。方法选择行心脏64-DSCTCA检查并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怀疑为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男、女患者各7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狭窄程度50%~75%)、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狭窄程度76%~10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是否不同。结果 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女性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DSCTCA诊断女性、男性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女性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P0.05)。结论 64-DSCTCA对女性、男性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诊断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8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99.3%,准确率为98.6%;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98.9%,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99.2%,准确率为98.3%;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98.8%,阳性预测值为89.2%,阴性预测值为98.6%,准确率为97.6%;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9.9%,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99.8%,准确率为99.7%;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89.2%,阴性预测值为98.5%,准确率为96.6%.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1 078段病变,其中有180段病变轻微,经64层螺旋CT检查无法评估,其余898段均可评估。99段轻度冠状动脉狭窄中发现斑块60块(60.61%),94段中度冠状动脉狭窄中发现斑块77块(81.92%),222段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中发现斑块221块(99.55%)。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4.44%,特异度为98.95%,正确率为94.43%;诊断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85.45%,特异度为99.37%,正确率为97.10%;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6.52%,特异度为98.05%,正确率为96.21%。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并可初步判断斑块性质,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临床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入选采用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并于10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第二代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60例患者显示冠状动脉240支共740节段,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基于节段水平分析,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4.4%、97.0%、86.4%、96.50%、94.7%;基于血管分析,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5.5%、92.3%、90.4%、88.2%、89.2%。结论大螺距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作为一项新的成像方法,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病人92例,所有病人因疑诊冠心病,均先后成功接受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以CAG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筛查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误差。结果:92例病人以CAG为金标准诊断,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9.86%,特异度为91.30%,准确度为90.22%,阳性预测值为96.88%,阴性预测值为75.00%;冠状动脉CTA评估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2.16%、65.38%、62.89%,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较高;冠状动脉CTA、CAG在评估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88,0.729,P均<0.001),评估左回旋支(LCX)不同程度狭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96,P<0.001);冠状动脉CTA评估LAD、LCX、RCA血管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时,其特异度、准确度、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急诊胸痛患者双源CT(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法:对115例以胸痛为主诉的急诊就诊、临床怀疑冠心病拟行CAG的患者[男6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6.37±10.29)岁]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统计分析DSCT对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与CAG结果对比。结果:共获得92例有诊断价值的病例,DS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94.6%,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0.6%、95.1%和93.5%。对于诊断轻度狭窄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3.9%,阳性预测值为34.3%,阴性预测值为91.2%。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临床冠心病可疑患者CAG手术前的预筛手段,当患者的冠状动脉为中重度狭窄时,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DSCT与CAG有很好的一致性,其对是否需进一步CAG检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DSCT对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如果DSCT判定患者无冠状动脉病变,基本上无进一步行CAG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 64层螺旋 CT 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层螺旋 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96.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96.6%,准确度为94.7%.结论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血管诊断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病历资料120例,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冠状动脉分段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6段,采用目测直径法判断冠脉狭窄程度,以CAG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计算64排螺旋CT检出中度及中度以上(≥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结果总计1920冠脉节段中有1857(97%)个节段可以同时在CAG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 ce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上显示及评估。64排螺旋CT显示中度及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8%、85%、98%、97%。结论 64排螺旋CT其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冠脉狭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基本能满足CHD的诊断需要,可作为CHD中危人群的一种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 (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资料。以 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 CTA检测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并分析二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CTA 检测393段冠脉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89.3%,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9%,阴性预测值为82.3%,阳性预测值为92.8%,Kappa值=0.755,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作为简单易行的无创性检查,对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亚健康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冠心病的复查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横断面重建。结果 352支血管中(直径≥2 mm),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63支,占46.3%;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55支,占44.0%。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9.9%、87.7%和93.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将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临床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其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通气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横断面重建。结果 134支血管中(直径≥2 mm),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的狭窄为63支,占据的比例为47.01%;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59支,占据44.03%。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9.9%、阳性预测值为87.7%和阴性预测值为93.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MSCT)血管造影在临床冠脉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17例行64排MSCT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直径≥1.5mm的冠脉按不同狭窄程度逐支分析。结果217例患者868支冠脉得到评价,64排MSCT对中度狭窄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90.9%、96.8%、99.2%;重度病变分别为89.7%、97.4%、97.0%、97.2%。按冠脉条数分,右冠状动脉有意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分别为93.18%、98.59%。结论64排MSCT能准确评估冠脉病变,尤其是有意义病变,可作为冠心病无创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双源CTA)诊断较高心率者(≥75次/m in)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51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均≥75次/min,均接受双源CTA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双源CTA、CAG均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者94段,均未检出者359段,仅CAG检出者34段,仅双源CTA检出者20段。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A诊断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73.44%,特异度为94.72%,符合率为89.34%,阳性预测值为82.46%,阴性预测值91.35%。结论 双源CTA诊断偏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心率≥75次/m in)冠状动脉狭窄(≥5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A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分析左冠状动脉的通畅性、狭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心电图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持续时间;PTCA+支架术后患者与术前AECG心肌缺血的程度变化。将3项检查结果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与AECG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SCA为金标准,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8.9%、87.5%、87.9%;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1%和95.8%。AECG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和87.5%,15例患者PTCA及支架术后2W内AECGST段变化的程度、持续时间、发生阵次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6层螺旋CT是一项新的有发展前途的冠心病诊断方法,能通过高的空间分辨率结合心电门控技术有效诊断冠心病及预测其危险度,并结合AECG检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价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9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3例,年龄(67±9)岁。患者均于检查前后两周时间内进行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初步分析引起检查结果偏差的原因。结果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共评价了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1267个,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相比,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中度以上狭窄(>50%)的灵敏度为75.43%,特异度为95.88%,阳性预测值为74.58%,阴性预测值为96.01%,准确度为93.05%。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冠状动脉256排CT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7~68岁。先行冠状动脉256排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阳性。冠状动脉256排CT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40.00%,特异度98.18%,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81.82%,正确指数38.18%,符合率82.67%,KAPPA值46.28%。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准确性优于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CT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初筛诊断。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研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64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64层螺旋CT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方法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78.95%,准确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和71.43%;单支病变检出率为56.52%,多支病变检出率为93.10%,多支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的检出率(P0.01)。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4%、31.58%、63.33%、63.38%和63.16%。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3%、84.21%、90.00%、89.09%和91.43%。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纯12导联动态心电图或64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64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大幅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临床确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横断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结果:352支血管中(直径≥2mm),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63支,占46.3%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155支,占44%.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92.3%、87.7%和93.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400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7%,特异度96.14%,阳性预测值95.88%,阴性预测值96.6%。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灵敏度50%,特异度96.77%,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4.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