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5例右侧显性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房室折返性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例,均经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右侧显性旁道,均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为45~166 min;术后随访30~90 d,5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侧显性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X线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零X线曝光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方法 53例行RFCA的PSVT患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其中右侧旁道(AP)10例,左侧AP18例。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放置冠状静脉窦(CS)、His束及右房/右室(RA/RV)标测导管并行心电生理检查,消融大头导管(ABL)进入拟消融区域建模、消融。结果 53例中,49例采用该方法消融成功,成功率92.5%(49/53)。手术时间:76.6±29.6 min。1例左侧隐匿AP患者由于术中癔症发作而改用X线透视下消融;2例显性AP患者(右侧游离壁1例,左后游离壁1例)用温控消融导管在靶点处反复放电无效后,在X线透视下用冷盐水灌注导管阻断AP。1例右侧显性AP患者1个月后复发(1/50),在X线透视下再次消融成功。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利用EnSite NavXTM三维电标测系统可在无X线曝光下完成RFCA治疗PSVT。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调搏筛选出103例AVNRT。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常规组42例。研究组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NavX指导消融,常规组X线透视消融。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中2例经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分别更正为房性心动过速和间隔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剔除出组,其余研究组及常规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减少[(46.5±11.7)min vs(63.4±14.5)min,P0.01],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192±103)s vs(413±112)s,P0.01],放电次数显著减少[(3±1)次vs(7±2)次,P0.01],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84±69)s vs(378±77)s,P0.01]。术中常规组发生1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低频率X线曝光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在缩短X线曝光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nSite- NavX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EnSite组和常规X线组,每组40例。分别于EnSite系统或常规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标测消融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次数、有效放电率、即时成功率、1年复发率。结果 EnSite组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右侧旁道6例,左侧旁道11例),X线透视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9例(右侧旁道6例,左侧旁道13例);2组患者全部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EnSite组X线曝光时间[(5.1±1.3)min、(1.3±0.2)min、(1.2±0.2)min]明显短于常规X线组[(10.3±2.3)min、(25.3±7.8)min、(17.7±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Site组右侧旁道及双径路组消融手术时间[(48.1±12.5)min,(41.6±10.3)min]、放电消融次数[(3.7±0.5)次,(2.8±0.6)次]、有效放电率[(48.3±13.1)%、(52.4±13.7)%]均优于常规X线组[(59.7±13.3)min、(54.3±12.2)min,(5.8±1.1)次、(4.1±0.8)次,(31.3±11.1)%、(41.3±11.8)%],而左侧旁道消融EnSite组上述指标[(51.7±11.3)min、(5.7±0.6)次、(32.3±10.3)%]则差于常规X线组[(32.3±8.5)min、(3.1±0.7)次、(54.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Site指导下行消融是有效可行的,右侧旁道及双径路消融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EnSite Velocity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零X线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射频消融的过程中,评估和比较临床常用的4种消融导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58例行射频消融的PSVT患者,其中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63例(房室结双径路组),右侧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8例(右侧旁道组),左侧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47例(左侧旁道组)。根据术中所用射频消融导管的不同,将上述三类PSVT患者再随机分为强生组、惠泰组、美敦力组和圣犹达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零X线下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比较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消融导管操作时间。结果 379例(82.8%)完成全程零X线射频消融。房室结双径路组均在30 min内完成,其中强生组、惠泰组、美敦力组及圣犹达组消融导管操作的时间分别为(17.71±4.58)min、(17.51±4.42)min、(17.32±5.34)min和(17.69±4.64)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旁道组中46例在60 min内完成消融,其中强生组、惠泰组、美敦力组及圣犹达组的完成率分别为91.7%、100%、100%和9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内左侧旁道组的总完成率仅47.6%,其中,强生组、惠泰组、美敦力组及圣犹达组的完成率分别为88.9%、54.1%、32.4%和13.5%;强生组优于其他三组(P0.01);射频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论在合适的、熟悉的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术者个人习惯,选择合适的消融导管。4种品牌的导管对房室结双径路、右侧旁道消融都适用,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左侧旁道消融时推荐强生的nonNAV A弯(黄把)、B弯(红把)消融导管。EnSite Velocity系统引导零X线下PSVT射频消融可行、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EnSite-NavX)非X线透视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PSVT患者,在NavX系统非X线透视引导下行RFCA。结果 42例PSVT,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0例(右侧旁道4例,左侧旁道15例,左、右侧双旁道1例),全部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8例为验证消融靶点位置行数秒X线透视,1例患者左锁骨下-奇静脉迂曲畸形,行静脉造影,1例左前隐匿性旁道非X线透视引导下消融未成功,改在透视下消融,更换合适消融导管消融成功,X线曝光时间6 m in,其余患者手术全程在非X线透视下完成。结论 NavX非透视引导下行RFC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EnSite NavX TM系统引导下经股静脉长鞘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或右侧旁道、典型心房扑动、右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室性早搏接受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并在术中经股静脉置入Fast-Cath TM长鞘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病人在EnSite NavX TM系统引导下行长鞘置入术,对照组病人在X线透视下行置入术。结果两组病人置鞘成功率、置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X线曝光时间及X线累积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nSite NavX TM系统引导下X射线零曝光经股静脉长鞘置入术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与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经主动脉途径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患者117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必要时结合短暂X透视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在传统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指标:(1)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X线照射时间(T1)和曝光剂量(CD1);(2)操作消融导管进行标测消融过程中X线照射时间(T2)和曝光剂量(CD2);(3)手术时间;(4)即刻成功率与总体成功率;(5)并发症。结果观察组57例患者,对照组60例患者,两组消融即刻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对照组1例复发;两组间T1和CD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和CD2均显著减少,分别为[(7.5±2.3)min vs(12.1±2.6)min,(8.6±2.5)mGy vs(16.4±3.1)mGy;P<0.001]。结论与X线引导下相比,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经主动脉逆行射频消融左侧旁道安全、有效,可缩短X线照射时间,减少X线曝光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3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7~18.4(11.0±3.5)岁.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25例(64.1%),房室结折返11例(28.2%),持续性房速3例(7.7%).25例房室折返患儿中,显性旁道12例,隐匿性旁道1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9例,右侧游离壁旁道8例,右侧间隔旁道8例.本组消融成功率37例(94.9%),2例复发(5.1%),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无消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的效率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经食管调搏提示逆行P’波呈偏心性传导的拟诊AVRT患者91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使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n=51),常规组使用常规X线曝光(n=40),两组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手术成功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76.7±21.3)min对(93.2±28.5)min]、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10.2±6.7)min对(17.3±8.3)min]、放电次数显著减少[(7±3)次对(15±8)次]、放电时间显著缩短[(6.7±2.3)min对(14.2±6.7)min],P0.01。两组手术即时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与手术时间,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EnsiteNavX引导下无X线透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右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0年6月至10月在我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右侧阵发性室上速患者20例,均无心脏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右侧房室旁路6例,房室结双径路14例。所有患者均在EnsiteNavX三维导航标测系统引导下实施完全无X线透视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消融术成功,X线曝光时间均为0,消融术时间为65~125(100.5±20.3)min,冠状静脉窦导管植入时间8~30(14.9±6.6)min。所有患者没有发生消融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15~90d无复发。结论初步经验显示EnsiteNavX引导下无X线透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安全、可行,但需大样本的病例总结、验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年入院。患者外院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胸片、心脏彩超提示镜像右位心。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 Navx系统)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经导管消融术Ensite-NavX引导下尽少X线曝光的可行性,对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NavX和心内电生理引导下,构建右房三维结构图后,在NavX引导下根据三维结构图和消融导管头端示踪行慢径消融房室结改良术。结果 :慢径消融成功,在完成慢径消融过程中,X线0曝光。结论 :在NavX引导下的AVNRT导管消融有可能尽少X线曝光甚至0曝光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9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01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11例(单一房室结双径路101例,房室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其中慢-快型109例,快-慢型1例,慢-慢型1例;房室旁道81例,其中左侧旁道62例,右侧旁道16例,双旁道3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旁道共计91条。成功率98.9%,复发率2.1%,近期并发症3.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维标测系统辅助的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X线曝光量的变化.方法 行快速心律失常消融术的患儿,82例为研究组(利用三维Ensite NavX标测),90例为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常规借助X线),进行辐射剂量比对.结果 研究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3例(28.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39例(47.6%),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RAT)2例(2.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8例(22.0%).对照组:AVNRT 20例(22.2%),AVRT40例(44.4%),RAT 2例(2.2%),IVr 28例(31.1%).研究组辐射剂量(154.40±219.33) μGy明显低于对照组(920.33±1698.11) μGy(P<0.001).两组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2.68%和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7例.结论 Ensite NavX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能显著减少X线曝光剂量,与常规透视方法下的射频消融具有一致的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9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2例、房室旁道所致房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42例,其中慢-快型41例,快-慢型1例;房室旁道50例,其中左侧旁道34例,右侧旁道10例,双旁道4例,多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5例,共计107条。成功率95.6%,复发率3.3%,并发症2.2%。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消副放电时间及能量,减少复发率。操作要规范,细心,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维磁导航系统标测和消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结合NiobeII磁导航系统和CARTO-RMT电解剖标测系统,采用4mm-顶端的NaviStar-RMT标测和消融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其中1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左侧房室旁道2例,右侧房室旁道1例,典型心房扑动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1例。磁导航系统遥控操作,10例均完成电生理标测。9例消融成功,失败1例为心房扑动患者,换用NaviStar盐水灌注导管后消融成功。导管操作时间93±33.1min,X线曝光时间12.5±6.5min。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磁导航系统可进行有效和安全的三维标测和消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ARTO3三维标测系统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014年54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病例,分析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等。结果 54例患者,根据其所接受的术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24例,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完成,B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完成,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手术时间A组95.5 min±16.9 min、B组99.0min±15.9 min(P=0.434);X线曝光时间A组7.6 min±1.1 min、B组10.3 min±2.2 min(P0.001);放电时间A组199.7 s±36.6 s、B组201.4 s±51.2 s(P=0.892)。结论 CARTO3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在成功率、安全性、手术时间、放电时间上不劣于传统方法,同时能够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小电离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9.
总结应用电极导管消融术治疗3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访约0.92~8.16年的结果。本组射频电能消融术总有效率为95.2%,其中射频消融房室旁道的有效率为93.3%,较直流电者(62.5%)为高,复发率为6.6%,较直流电者(33.3%)为低。射频电能房室结改良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100%,说明射频电能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术较直流电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特点。在应用射频电能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应作最早逆行心房活动标测,以策安全。如能完全消除慢径传导则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特点及优势,探讨CARTO指导下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成功率.结果 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患者30例,即刻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未复发,X线曝光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无明显缩短.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30例,1例并发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复发改为CARTO指导下再次行射频消融后成功,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结论 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中,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与传统X线指导相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且明显减少了X线的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