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病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拟实施PCI手术治疗的106例NSTEM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2级10例(18.87%),3级43例(81.13%),对照组TIMI 2级14例(26.42%),3级39例(7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ESM-1、ET-1、NO、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ESM-1、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NO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MDA、ESM-1、ET-1、vW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NSTEMI PCI后病人,在保证心肌灌注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齐丽平 《山东医药》2012,52(45):43-45
目的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18例.行PCI前,观察组给予高负荷量氯吡格雷600mg顿服,对照组给予常规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顿服;观察两组行PCI后即刻病变血管的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指标,随访其行PCI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后即刻,两组冠脉造影达到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肌灌注TMPG 2级以上发生率高,校正TIMI计帧数小,PCI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P均<0.05).两组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负荷量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中高危非ST抬高型ACS患者的PCI后心肌灌注,减少其PCI后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和不同他汀联用在短期内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观察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以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60名ACS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10mgqd)组(30例)以及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40mgqd)组(30例),分别测定联合用药前、用药后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24小时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观察术后1周、半年临床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联合用药24小时、1周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未显著升高,两组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S患者常规用量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体内代谢产物血药浓度与个体反应性差异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将二磷酸腺苷(ADP)途径抑制率80%为氯吡格雷反应优良组(n=105例),80%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组(n=9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检测法(HTLC-MS/MS)测定患者氯吡格雷、2-氧-氯吡格雷及羧酸代谢物的浓度。随访患者PCI术后1年时的心脏事件。结果低反应组氯吡格雷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反应优良组,羧酸代谢物相对浓度方面略高于反应优良组(P均0.05);两组在2-氧-氯吡格雷血药相对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再发心绞痛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反应优良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代谢物血药浓度水平影响个体氯吡格雷反应性,氯吡格雷反应不良的发生增加了临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循环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PCI前后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治疗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MR、CFR、PT、FIB、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IMR、FIB及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CFR高于氯吡格雷组,PT短于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MPO、s CD40L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PCI后微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PCI术及常规治疗基础上,替格瑞洛组36例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36例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指标的变化、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及P2Y12反应单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服药后各时间点(术前、术后10min,服药后24h,服药后7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MPAR及P2Y12反应单位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均P0.01);替格瑞洛组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χ2=4.5714,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06,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拮抗我国人群中ACS患者PCI术后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治疗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Ⅰ、TGF-β_1、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F-Ⅰ、TGF-β_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后临床疗效,升高血清IGF-Ⅰ、TGF-β_1水平,降低血清MMP-9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类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入住我院接受PCI的氯吡格雷基因检测为中间代谢类型的老年ACS患者132例,氯吡格雷组72例,替格瑞洛组60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嚼服后90 mg bid维持1年;氯吡格雷组给予300/600 mg嚼服后75 mg qd维持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5 d血小板抑制率和随访12个月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5天,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12个月内两组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总出血事件分别为10例(16.7%)和3例(4.2%)(P<0.05);两组均未发生主要出血;轻微出血为7例(11.7%)和2例(2.8%)(P<0.05);呼吸困难分别为例8例(13.3%)和1例(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轻度呼吸困难为6例(10.0%)和1例(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PCI治疗的抗血小板聚集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ACS并成功完成PCI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n=45)和替格瑞洛组(n=45),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600 mg,后给予氯吡格雷标准剂量(75 mg,1次/日,口服)治疗;替格瑞洛治疗组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后给予替格瑞洛标准剂量(90 mg,2次/日,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危险因素以及PCI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未予负荷剂量治疗前、给予负荷剂量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抗血小板聚集能力,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负荷量180 mg比氯吡格雷组负荷量600 mg起效更快;随访术后6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42);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起效更迅速,能够更好地降低人群中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择期PCI术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Talcom)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Plavix)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8例行择期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各79例。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进口氯吡格雷组心源性死亡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1例、脑卒中1例。国产氯吡格雷组心源性死亡0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2例、脑卒中1例。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5.06%比5.06%,P〉0.05)。药物不良反应:进口氯吡格雷组胃肠道反应5例、出血1例、血小板减少1例。国产氯吡格雷组胃肠道反应7例、出血1例、血小板减少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8.86%比12.66%,P〉0.05)。结论: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国产氯吡格雷应用于PCI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150 mg/d)氯吡格雷是否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方法:经Grace评分分级的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后随机分为氯吡格雷75 mg/d组(n=40)与氯吡格雷150 mg/d组(n=40),30 d后均以75 mg/d维持治疗。分别检测PCI术前、30 d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访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氯吡格雷150 mg/d组和75 mg/d组,术前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PCI术后30 d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且氯吡格雷150 mg/d组较75 mg/d组对上述炎症因子的抑制程度更明显(P<0.05);3.2组MACE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围术期应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可以进一步抑制高危ACS患者动脉炎症反应而不增加出血风险,有助于降低短期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简明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ACS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TC、LDL-C、hs-CR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CS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并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Cys-C、ET-1、vWF、VEGF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CD62p、GPⅡb/Ⅲ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ACS病人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并于术后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于于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随访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 ICAM-1、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 ICAM-1、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hs-CRP、MMP-9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水平高于术前(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190例分为高负荷剂量组94例(首剂负荷剂量600 mg,以后每天氯吡格雷150 mg,共用7 d,而后以每天氯吡格雷75 mg维持治疗)和标准剂量组96例(首剂负荷剂量300 mg,以后每天氯吡格雷75 mg维持治疗)。于服氯吡格雷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血清sCD40L和hs-CRP的浓度,并记录患者术后1、3、6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的情况。结果高负荷剂量组PCI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hs-CRP浓度均低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D40L与hs-CRP的变化趋势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r=0.128,P<0.001)。结论高剂量氯吡格雷比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对sCD40L、hs-CRP的抑制作用更强;当氯吡格雷抑制炎症反应产物hs-CRP产生的同时也会抑制炎症产物sCD40L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PCI的老年ASTEMI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PCI前予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PCI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持续6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前加用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后TIMI分级,PCI前后血小板计数,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和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CI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老年A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监测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抵抗时更换为替格瑞洛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10月~2014年12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四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75岁以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1例(ACS10例,PCI术后2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分为氯吡格雷组(15例)及替格瑞洛组(16例),氯吡格雷组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 1/日),替格瑞洛组更换为替格瑞洛(90 mg 2/日),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4、8周观察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治疗1周、4周以及8周后,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升高,为[(22.6±4.5)%vs.(35.8±5.7)%]、[(21.9±4.6)%vs.(36.9±5.5)%]、[(22.8±4.6)%vs.(37.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吡格雷组心肌梗死1例,再发心绞痛5例,总计6例(40%);替格瑞洛组轻度呼吸困难1例,未做特殊处理3 d后呼吸困难缓解,再发心绞痛1例,总计1例(6.3%)。氯吡格雷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替格瑞洛组升高(40%vs.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明显升高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规范治疗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1次/晚。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PCI前12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单次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单次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无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死亡病例。术前两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血流储备分数(FFR)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IMR、FFR及CF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后微血管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ACS伴复杂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WHOQOL-100)评分,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CS伴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