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雪  李越  马海波  高琼  李海涛 《河南中医》2022,42(2):271-275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散熏洗联合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胀程度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指骨骨折的克氏针及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大岭山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并发症发生率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指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手指活动度,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吸收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张力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皮肤刺激感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张力带和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相当,但可吸收张力带对皮肤刺激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在治疗老年性髌骨骨折中分别给予空心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156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实验组80例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与HSS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对治疗老年性髌骨骨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髌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有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张力带应用效果。方法:40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钢丝环扎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张力带应用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创伤小,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髌骨爪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该院骨科门诊髌骨骨折患者53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其中,采用髌骨爪钢板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数量为30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数量为23例患者,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均十分显著,但是相比较而言,髌骨爪钢板治疗方式更优越一些,并且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小一些,适合作为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常用方式作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AO肩锁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对9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49例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49例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失败率为7.3%,远期预后情况优良率为94.4%,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无固定失败患者;优良率为100%。肩锁钩钢板内固定组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结论: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效果好,固定失败率低,可以考虑作为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常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配合熏洗二号方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髌骨骨折4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治疗组为熏洗二号方熏洗,对照组为扶他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患膝关节活动改善度以及Bostman功能评分。结果: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熏洗二号方熏洗组在术后6周和12周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扶他林外敷组;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stman髌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价,两组优良率均为100%,但是熏洗组优秀率(80.95%)高于对照组疗效优秀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熏洗二号方对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具有一定的有止痛效果,能有效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能够提高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鹰嘴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3月间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张力带组和鹰嘴钢板组,给予相应的固定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张力带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0.39%,而鹰嘴钢板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4.23%,即两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在进行相应的疾病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鹰嘴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均有临床疗效,值得积极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AO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用于治疗手部掌、指骨折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2例手部掌、指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使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行AO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其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指骨折患者行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手术疗效较好,术后患者的骨折感染率低且愈合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采用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对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冈县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96例,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微型钢板术治疗,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以及外观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外观满意度41.67%和术后感染发生率4.1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掌指骨骨折患者给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外观满意度高,但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长,对于经济状况欠佳者可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B组应用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A组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患者时,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配合中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分3期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4年,平均为2.2年.根据karlsson的疗效标准,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配合中药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指掌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6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24例和指掌骨锁定钢板组22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治疗和常规康复措施,指掌骨锁定钢板组给予指掌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指掌骨锁定钢板组总有效率为98.20%(218/222),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36%(180/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掌骨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掌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取得显著疗效,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机体损伤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20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82例,空心钉张力带1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100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骨折愈合快,不仅骨折愈合情况佳、时间短,而且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达到功能恢复所需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强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在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12例年龄60岁以上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配合可吸收线张力带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钢板内固定,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镍钛聚髌器与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7月该院接收的髌骨骨折患者68例,均分两组行治疗手段,对照组予以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研究则实施镍钛聚髌器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镍钛聚髌器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予以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种内固定方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A组32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B组30例采用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术后6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采用2种不同术式患者均在术后2周左右拆线,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月,单纯性骨折患者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与髌骨环内固定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与髌骨环内固定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种术式在治疗髌骨单纯性骨折时区别不大,但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时髌骨环内固定术疗效优于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结论: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7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1.76%,对照组恢复优良率为72.93%,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愈合效果要明显好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发,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