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在对DVT(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诊断时使用D-D(血浆D-二聚体)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7月—2019年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5例该院收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设为研究组,以及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和血浆D-二聚体的检查,比较两组的血常规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以及血浆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比对照组高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阳性率100.00%,对照组为3.33%。结论对DVT(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时使用D-D(血浆D-二聚体),可以但对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灵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血栓通+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疗程为10 d,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Wells量化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急性DVT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对照组为95.4%,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63.6%,对照组为3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Wells量化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通辅助抗凝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DVT的治愈率,疗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DVT(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诊断时展开D-D(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37例DVT患者,设置为血栓组,选择健康人员38名,设置成健康组,均展开D-D检测,对比分析检测所得结果。结果血栓组D-D水平显著较健康组高,且血栓组D-D阳性检出率是97.30%,相较于健康组的2.63%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促进此病早期确诊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120例DVT患者资料,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2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235.68±56.28)μg/L相比,实验组D-二聚体水平(4012.52±1749.26)μg/L更高(P0.05)。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DVT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47.83%、100%;作为DVT预测因子,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8.99%。结论 D-二聚体检测具能够动态检测、无创、快速等优点,可作为DVT排除试验,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赖青青 《新中医》2021,53(14):100-10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DVT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溃疡面积、视觉模拟评分(VAS)、Wells量化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单核细胞黏附因子-1 (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观察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溃疡面积减小(P0.05),VAS评分、Wells量化评分及D-D、IL-8、ICAM-1、hs-CRP水平均降低(P0.05),APTT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较小(P0.05),VAS评分、Wells量化评分及D-D、IL-8、ICAM-1、hs-CRP水平均较低(P0.05),APTT较高(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DVT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降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复元活血汤联合PVP,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伦磷酸钠片联合PVP,比较两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血浆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和JOA评分、血浆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相比,观察组的男性和女性患者的VAS评分、血浆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例(11.11%),对照组男性为8例(40.00%),(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例(3.33%),对照组为9例(3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香妙 《新中医》2022,54(8):50-53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镇痛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P<0.05)。术后7 d、14 d,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及FIB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及FIB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能有效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液凝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统计其术前及术后第3d血清D-二聚体及FIB的实验室数据,并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的回示结果将病人分为DVT组及非DVT组,比较两组之间D-二聚体及FIB水平。结果:手术前DVT组与非DVT组组间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d DVT组与非DVT组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VT组与非DVT组组内术前同术后第3d 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FIB和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采取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研究的干预组,同期选取3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所选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浆D-二聚体检测,并对其检测的结果展开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诊断的敏感性高达100.0%,特异性为52.9%,阴性预期值为100.0%,阳性预期值为88.2%。结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实施血浆D-二聚体检测具有安全简单的优点,能够动态化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实际情况予以监测,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D-二聚体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处于急症期的患者38例,处于缓解期的患者37例),并选取同一时期的肺部正常者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验,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研究数据显示,AECOPD患者体内D-二聚体的含量较肺部正常者高,而且急症期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为(1.96±0.26)mg/L,缓解期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为(1.64±0.26)mg/L,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0.36±0.19)mg/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高,急性期患者比缓解期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高。因此,D-二聚体在AECOPD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下肢骨折诊断及治疗中应用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仅在术前接受超声等常规检查的为对照组,在术前及术后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展开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的为观察组。当患者体内D-二聚体的浓度超过2 000 ng/mL,即可判定其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将血管彩超检查的阳性结果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情况及肺栓塞发生率进行对比与分析,并比较观察组中DVT与非DVT患者D-二聚体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未接受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血管超检查,结果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肺栓塞,5例抢救成功并治愈,1例于术后发生死亡。观察组中,所有患者术前经检测,D-二聚体血液浓度均升高,并将持续升高的患者纳入DVT高危人群;术前通过对双下肢血管展开常规超声检查,发现9例出现血栓,随后向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经检测再次发现5例患者出现血栓,在手术结束后采取化瘀活血及抗凝等治疗,该组130例患者未有一例出现肺栓塞等严重疾病。对于术后D-二聚体浓度一直居高不下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结论通过在手术前、中、后,对下肢骨折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展开动态监测,可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术后DVT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在术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均于术后10~14天内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DVT形成情况,并监测治疗期间血常规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术后10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对照组16.25%、观察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肺栓塞组中高临床概率患者和低临床概率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比较,并应用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时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同时计算其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肺栓塞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低临床概率患者明显高于高临床概率患者。以0.5 mg/L为阳性界点,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67.2%,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0.855~0.983),阴性预测值为98.8%,阳性预测值为70.7%。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尤其是低临床概率肺栓塞的排除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血浆D一二聚体含量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55.9%;同时阳性预测值为88.6%、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起着关键性的意义,可作为临床排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临床诊断中使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将该院2018年1—9月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该院体检中心接收的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比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以观察组患者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其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疾病的诊断,使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上可采取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其他诊断方式确诊疾病,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出血量≥500mL)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正常分娩(出血量500mL)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行血浆D-二聚体(D-D)及凝血功能检测,比较两组各参数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4h、24h:D-D、PT、APTT均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T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行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参数检测,对产后出血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消栓汤"预防性治疗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消栓汤,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肢体肿胀周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统计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2.94%),对照组出现9例(1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2组患者VAS评分、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日(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日,对照组术后第14日,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第1日(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日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期血浆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加用中药消栓汤可以更早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侯海春 《四川中医》2020,38(1):137-139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消肿汤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祛瘀消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DVT发生率、VAS评分、治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前和治疗2d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天后和7天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项凝血指标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PT、D-二聚体水平和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IB、APTT、红细胞压积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自拟祛瘀消肿汤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术后高凝、高聚、高黏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立通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脑立通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值及 D-二聚体水平下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立通汤能改善脑循环,降低血浆 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12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患者意愿将自愿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自愿采用养阴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最终纳入统计病例56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 86%,高于对照组的79. 31%(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水平升高(P 0. 01),对照组D-二聚体、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养阴通络方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