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一方面受大内科辨证体系的影响缺乏特异性,另一方面中医骨伤病名量少而大量采用西医的病名和疾病分型或病理分型替代中医证候分型,有悖于中医理论,既不利于发挥中医辨证特色施法与用药,又不能满足骨伤科快速发展的要求,急需建构一套系统的、适应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辨证论治模式来指导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骨伤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玉柱先生从事骨伤疾病的临床和研究50年,将张氏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与现代正骨理论相结合,在骨伤疾病诊伤断证、损伤用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张玉柱先生在骨伤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3.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程构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使中医骨伤专业逐渐失去了其特色。因此,此文以紧密结合中医思维模式的中医骨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中医骨伤教学中,通过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教材与课程建设、师承教育及临床带教等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对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骨伤疾病属于保守治疗方法,依照辨病和辨证的方法运用经方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治疗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应用,其一是围绕患者主证进行处方,观察骨伤患者发病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进行处方用药,其二是根据骨伤部位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相关性选择用药,其三是遵循骨伤疾病的循经规律进行处方用药,其四是循病机进行用药。中医骨伤科疾病在运用经方治疗时需要依照经方理论和骨伤科疾病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拓展经方的治疗应用范围,提升临床疗效。本文分析了经方在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运用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医骨伤科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骨伤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中医骨伤科疾病中的伤科疾病、筋伤疾病和骨病均需要骨伤手法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以理论教学、实训、临床见习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实情的需要,2020年初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的中医骨伤手法教学采用了微课学习、线上理论教学、线下实训、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胜利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湖北省中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有深厚的学术渊源、文化底蕴与临床经验。对于骨伤科各类疾病的诊治造诣深厚,特别是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及关节炎等疾病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手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骨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学生转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辨证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和掌握骨伤专业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因此,作为连接中医基础与骨伤临床专业课的桥梁,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对《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鹏 《山西中医》2009,25(10):7-7
焦天才系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善于灵活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对骨伤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焦天才老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对痛风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韦贵康教授诊治骨伤疾病的学术思想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贵康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40多年,在骨伤疾病尤其是脊柱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本文就韦教授的学术思想作一介绍,旨在传承名家思想,受益于医患。  相似文献   

10.
唐鹏飞副主任医师从事骨伤科临床诊治与研究50余年,将张子庚老先生学术思想与现代理论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诊治骨伤疾病的见解。本文作者就唐鹏飞副主任医师在骨伤疾患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RA成为探讨与研究的热点,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突出个体化诊治疾病的中医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精准医学提出的的疾病个体化诊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辨证论治是RA未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以期为RA的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就是运用中医药学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活的灵魂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恰当地运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已经过2年中西医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转入专业学习的本科3年级学生(骨伤专业).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辨证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和掌握骨伤专业各临床课程打基础,因而本课程实质上是骨伤科临床课程的"总论"部分,其授课质量的高低,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掌握.近年来,我们对<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堂授课大胆进行一些改革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在骨伤科临床工作中颇为常见,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确切.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体会总结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动静结合"思想是中医骨伤科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它不仅仅应用在骨折病的治疗上,更广泛地应用在筋伤、骨伤康复治疗等领域。本文从"动静结合"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内涵及其在中医骨伤科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着手,阐述了"动静结合"思想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强调指出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 ,小儿与成人相比 ,不但在形态上有量的不同 ,更重要的还有质的区别。基于这种思想 ,文章详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病因上的特殊性 ,强调诊断上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在辨证论治上有其辨证的特点和特有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 ,包括多样化的药物治疗与多样化的非药物治疗。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提供简捷实用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于2007年1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教材传承数千年来中医诊治骨伤疾患的经验,尤其是近五十年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教学在骨伤领域的成果;同时,汲取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进展,丰富中医骨伤科学的内涵,做到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学猛教授是广东省中医名科"骨关节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创立"骨筋肉并重"专科学术思想,擅长诊治各种骨伤科的痛症,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有独到见解.许教授在中医骨伤领域工作近30 年,临床效果显著.尤其对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属"膝痹"范畴的骨伤科疾病诊断与治疗认识深入,诊断与治疗系统化的关注骨筋肉之间的相互影响,诊断与治疗疾病从日常行为习惯出发,因人制宜,有独到理论体会和治疗经验.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到许老师学术思想的熏陶,受益匪浅.现将从跟师中体会出的治疗膝痹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树椿主任医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颈椎病研究室主任 ,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主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早年大学毕业后 ,从师于当代骨科名老中医刘寿山老先生门下 ,尽得刘老理伤正骨手法真传。近几十年来 ,一直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对骨伤疾病有深刻的认识 ,曾多次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及政府要员诊治疑难病症 ,常有手到病除的疗效。善于灵活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 ,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知识库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起,医院中医骨伤知识库构建成功,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访问和查询服务。随机选取2017年收治的300例骨伤疾病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300例骨伤疾病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人均用药品种数、人均药费、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率、中成药联用不合理比率、辨证用药不合理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人均用药品种数明显少于实施前,人均药费明显低于实施前,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率、中成药联用不合理比率、辨证用药不合理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骨伤知识库用于中医骨伤科管理,能够提高医师的用药安全意识,降低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比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