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捷 《传染病信息》2006,19(4):220-221
我原是西医内科医生,从医20年后于20世纪70年代参加了“西学中”的学习。从此我对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30年临床中加以实践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我在临床曾系统观察大黄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邀请,让我谈谈从医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和体会,我很高兴!我出生于1919年,青年时代的我胸怀大志、热血报国,但由于生长在祖国被日寇侵略、报国无门的旧社会,我弃文从医,以医救民。我考取了盛京医科大学,1943年毕业后在盛京施医院做内科医师,后来又到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进  相似文献   

3.
专家简介 张家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5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从医50余年。曾为中国内分泌学会、中国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卫生部老年卫生小组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现为《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 J Integr Med》、《糖尿病新世界》等十余本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班车”开通快一年了,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每回班车开过来,总有不少“糖友”们围坐在一起诉说心中的困惑和疑虑,也总能得到医生的细心指导和耐心开导。这不,今天医生就在忙着解决唐大伯的“心病”。“唉,医生啊,您不知道,这糖尿病啊,如今都快成了我们家的一大‘心病’了。报纸杂志上成天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心脏出问题。我老伴成天担心我的心脏,对我干什么都不放心,就怕我心脏吃不消。今天让我吃这个药,  相似文献   

5.
性格开朗、喜欢唱歌的谭先生经常自称“三高”,起初朋友们都以为这是谭先生开玩笑,把自己比做世界三大男高音呢。可是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经常听到谭先生说类似“这个太甜,我不能吃”“这个太油,我不能吃”“这个太咸,我不能吃”的话,朋友们才明白,谭先生说自己是“三高”,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打嗝?都知道打嗝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有些人这症状越来越重,有哪些措施可以控制它们吗?打嗝是一些小毛病,一般医学课程里不会特意讲解决打嗝的方法。但它们确实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特殊场合,特殊时间,不自主的打嗝会让人很尴尬。就像我一样,我第一次意识到打嗝这个问题,是在给医学院学生讲课的的时候。原本你想让你的演讲让人难忘,这一节课确实做到了,但并不是因为我说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一直在不  相似文献   

7.
于润江教授是我国呼吸界颇具盛誉的前辈。他早年留学日本, 1949年前夕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从医从教于中国医科大学呼吸内科 55年,为我国呼吸学界培养了众多人材。1989年由他创建的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在“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攻关课题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8.
医苑荟萃     
陈可冀:给中医药插上翅膀 中国医学界可分为西医、中医、中医结合三大领域,陈可冀教授则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两大领域里唯一的学部委员。提到“科海甘辛”这个题目,陈教授长吁一口气说:“我们这一代中西医结合研究人员,真是酸甜苦辣咸都尝到了,可谓‘五味俱全派’的学者了。所以我称我的居室为‘五味居’。  相似文献   

9.
肥胖能够引发和加重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糖尿病治疗的不当用药也会加重肥胖,很多“糖友”就不太了解了。一、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元凶之一在门诊中,我经常看见大腹便便、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他们也被称为患上了“糖胖病”(diabesity)。  相似文献   

10.
一次参加全科大查房回办公室的路上 ,一位住院医生追上来问我 :“在病房多做些实际工作好 ,还是多看些书好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看来好似做实际工作 (实践 )与看书 (理论 )间有矛盾 ,而实质上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永无休止 ,甚至是将贯穿一位医生一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毫无疑问 ,做实习或住院医师工作是医学院校毕业后 ,开始从医继续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设想 ,病历写不好、体检不掌握、不会仔细观察病情、病程记录只是一部流水帐、处理病人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怎么能成为一位好医生呢 ?出院记录是上述综合实践的一…  相似文献   

11.
享有“中国控烟之父”美誉的我国著名内科学专家、北京朝阳医院翁心植院士从医6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报告会6月17日在北京举行。翁心植教授从1953年起就参与中华内科杂志的工作,历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名誉总编辑,为本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5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群不断增加。而通过使用胰岛素来控制病情更成为众多患者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很多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都会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我用胰岛素会不会象吸毒一样上瘾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不会。”  相似文献   

13.
李婉 《糖尿病之友》2011,(7):19-19,29
我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前不久,我收到一封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因组糖尿病药物研究所”的信,推荐一种名为“基因1号糖克宁”的“国际新药”。他们的宣传真是令人动心,说这个药能治愈糖尿病,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郑重推荐的“糖尿病首选用药”,服用15天无满意疗效者无条件原款退回,还可获得一张信誉卡和一份疗效合同书。我不知道是真是假,现将这些宣传单寄给你们,请贵刊帮助我鉴别,并希望能在贵刊登出,让更多患者知道真假。  相似文献   

14.
和陆教授约的采访时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记者比预定的迟了一些。陆教授几声“没关系”让记者忐忑的心情宽慰了许多。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陆教授说自己是1966年初中毕业的老三届,1968年入伍,1971年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念医学,1974年毕业留校,1978年到了301医院。一路走来经历比较简单,而自己是没什么太大野心的人。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上午,很早以前的一个同学突然出现在我的诊室里。38岁的他得了糖尿病。 他是我初中时候的同学,那时我们经常畅想未来,大学毕业后我从医了,他则选择了走上“仕途”。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方圆几里略有名气的“土医生”,他则在党的培养下混到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高位。  相似文献   

16.
“不可以吃糖、不能喝粥、不能吃水果,如果这些都不能做,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以前吃不饱饭,现在能吃饱,却因为糖尿病而不让吃,我怎么会这么倒霉?”患上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了控制饮食、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监测血糖,然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还不知道心理调适也是控制d血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从小在医院长大、放学后没人督促写作业、经常要老师帮忙送回家……这些医生的孩子如今有了一个新称呼——"医二代"。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毕业后将与母亲共事的郭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发言主题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医患情"埋下从医的种子之前,"医二代"出于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担忧而放弃从医的说法比较盛行,且几乎每次发生医患纠纷、医生被患者砍伤或袭击致死后都会引  相似文献   

18.
江大红 《糖尿病之友》2011,(3):I0004-I0005
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如果您是李文慧大夫的患者,就不会有这种“被打发”的感觉。从医十多年来,平均每位患者至少看15分钟;”好大夫网站”上糖尿病患者得票数位居全国第一;门诊量为全科室第一.一直是最后一个走出诊室:  相似文献   

19.
我的2013     
我是“老唐”,我和读者们早就在杂志的各个版面见过很多次面了,所以我也算是大家的老朋友。因为我在杂志中代表了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所以我总是感觉自己的压力好大,肩上的担子好重。2012年平安地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开年之初,我希望能和广大“糖友”一起,制订好今年的规划,努力在新的一年里把病情控制得更好,让并发症躲得远远的。’  相似文献   

20.
在给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时,经常会听到患者问:“用胰岛素会上瘾吗?”“我现在就使用胰岛素,会不会意味着我病情很严重了?”“胰岛素能不能晚几年再用?”……面对着诸多疑问,说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仍有着很多的偏见和误解,其实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是需要及早使用胰岛素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