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42例COPD稳定期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种类、体质指数(BMI)、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情况〔包括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呼吸困难次数〕、营养受损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采用k-means聚类方法确定本组COPD稳定期患者最佳分类为3类,之后在第1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1组、30例作为B1组,在第2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2组、30例作为B2组,在第3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3组、30例作为B3组。A1组、A2组及A3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方案,B1组、B2组及B3组患者给予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六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和6MWD,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6MWD及mMRC评分,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6MWD、m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及SAS评分。结果 (1)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干预后6MWD长于A1组(P0.05)。(2)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急性加重次数、FEV1/FVC、FEV1%pred、6MWD、mMRC评分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少于A2组,mMRC评分低于A2组(P0.05)。(3)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m 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SAS评分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组患者干预后m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SAS评分均低于A3组(P0.05)。结论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能针对性地提高第1类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减少第2类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减轻第3类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焦虑情绪、改善其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4年沧州和平医院收治的老年(60~82岁)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和呼吸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及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及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2月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16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居家肺康复方案,试验组患者接受基于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4周。比较两组患者居家运动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运动行为、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患者居家运动总体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运动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运动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FEV_1%、FEV_1/FVC、6MWD、CAT评分及干预后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基于TTM的居家肺康复方案在COPD患者中安全可行,其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并未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老年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肺康复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比较出院1年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呼吸问卷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6MWD)和1年内再入院次数。结果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42、37例患者完成随访,两组间肺功能、mMRC分级、CAT评分、6MWD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1年内因AECOPD再入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早期短程肺康复干预能减少AECOPD患者1年内的再入院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阶段血浆微纤丝相关蛋白4(MFAP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50例作为A组,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30例作为B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A组受试者入院时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er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分及血浆MFAP4水平,B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m MRC评分、血浆MFAP4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浆MFAP4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入院时FEV_1%pred、6MWD及同期FEV_1%pre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A组患者入院时FEV_1%pred、FEV_1/FVC低于对照组,6MWD短于对照组,mMRC评分和血浆MFAP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FAP4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入院时FEV_1%pred(r=-0.948)、6MWD(r=-0.744)及同期FEV_1%pred(r=-0.949)呈负相关(P0.05)。(3)B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B组患者FEV_1%pred和血浆MFAP4水平高于入院时,mMRC评分及WBC、CRP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血浆MFAP4水平升高,而AECOPD患者血浆MFAP4水平较COPD稳定期降低;血浆MFAP4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COPD稳定期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C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CM。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肺活量(VC)]、疾病认知问卷(CIPQ-R)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VC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M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再住院次数及再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EV_1、PEF、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再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并缩短再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院外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院外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及急性发作次数、总住院天数、总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 CO_2低于对照组,Pa O_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MWT长于对照组,右心室Te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急性发作次数、总住院天数、总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总住院天数及总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无创呼吸机有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总治疗费用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模式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MVV%pred、FEV_1%pred及FEV_1/FVC升高(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升高(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6MWD和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6MWD增加,mMRC评分降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问卷调查评定量表(mMRC)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 PAP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中、重度AECOPD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评分及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SGRQ评分低于B组,6MWD长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高于B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喜炎平注射液,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力,而二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常规剂量氨溴索(3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氨溴索(6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FEV_1%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加大氨溴索剂量可提高COPD患者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运动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1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然后采用随机单盲设计法将治疗组患者分为A、B、C 3个亚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呼吸运动锻炼,B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C组患者给予呼吸运动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生存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FEV_1%、FEV_1/FVC、PaO_2及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 3组患者FEV_1%、FEV_1/FVC、PaO_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FEV_1%、FEV_1/FVC、PaO_2高于A组和B组,Pa CO2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4组患者SGRQ评分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 3组患者SGRQ评分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SGRQ评分高于A组和B组,6MWD长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运动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2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患者55例(稳定期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NR4A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COPD评估测试呼吸问卷(CAT)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NR4A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4A1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_1%pred、FEV_1/FVC、PEF、FEV_1显著降低(P0.05),而CRP、IL-6显著增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_1%pred、FEV_1/FVC、PEF显著低于稳定期组(P0.05),而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NR4A1水平均与FEV_1、FEV_1%pred、FEV_1/FVC、PEF呈正相关(P0.05),并与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NR4A1诊断COPD稳定期的AUC为0.785(95%CI:0.437~0.762),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74.2%。NR4A1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AUC为0.822(95%CI:0.629~0.977),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0.4%。结论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降低,其表达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密切相关,是CO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血清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变化与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确诊的12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6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CC16、SP-D、MS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min步行距离。结果 COPD组的血清SP-D、MS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OPD组的血清CC1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OPD组患者的FEV_1、FVC、6MWD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OPD组的SGRQ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稳定期的COPD组患者血清CC16水平与FEV_1、FVC、6MWD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 05),与SGRQ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 05);稳定期的COPD组患者血清SP-D、MSP与FEV_1、FVC、6MW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 05),与SGRQ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CC16水平降低,血清SP-D、MSP升高,并且与患者病情程度、肺功能恶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联合BODE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是否合并肺结核分为COPD组45例、COPD并肺结核组39例。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的FEV_1、FEV_1/FVC即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肺CO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CO弥散量(DLCO/VA)、残气量(RV)及BODE评分的差异。随访1年,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严重组,比较两亚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肺功能指标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再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组比较,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FEV_1、FEV_1/FVC、MMEF、FVC、DLCO及DLCO/VA均较低(均P0.05),而TLC及RV均较高(均P0.05)。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BODE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P0.05)。随访1年,严重组患者FEV_1、FEV_1/FVC显著低于良好组(均P0.05),而BODE评分高于良好组(P0.05)。RV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正相关(P0.05),而与FEV_1、FEV_1/FVC及MMEF负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FEV_1及BODE评分是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独立危险因素(OR=4.925,3.256,均P0.05)。结论:FEV_1联合BODE评分能有效预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附汤加味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及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及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汤加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痰、气喘、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痰、气喘、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干扰素-G诱导蛋白10(IP-10)、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核因子κB(NF-κB)水平,RDW,痰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Nrf2)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P-10、SP-D、NF-κB水平及RDW低于对照组,痰Nrf2、Keap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汤加味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及茶碱缓释片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并增强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急性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肺康复训练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BODE指数、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及MMRC、BODE指数、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MMRC、BODE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西地那非与贝前列素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伴PAH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地那非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FEV_1%、PaO_2、Pa CO_2、S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FEV_1%、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P、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SP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贝前列素钠相比,西地那非能更有效地改善COPD伴PAH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活动耐力,降低PASP,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2—2015年治疗出院返回社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35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及护理6个月后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