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4%,对照组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普通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好转时间和疾病治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对照组发生1例皮疹,经治疗后顺利痊愈。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应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能够极促进治疗效果显著增强,缩短各项症状消退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及93.3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治疗,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手足止疱、退热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总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6.25%),且静脉滴注喜炎平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收治的238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对照组12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针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利巴韦林基础上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病情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31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联合组加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均静脉滴注给药;观察治疗后退热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热退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联合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但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
孔庆仙 《光明中医》2013,28(1):90-91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治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80例作为该次分析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电脑随机选取法进行分组,其中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有1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较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可帮助患儿尽早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疱疹消退时间(2.14±0.62)d、发热消退时间(1.51±0.32)d、食欲好转时间(2.22±0.37)d和治愈时间(4.02±1.13)d,同对照组75.00%、(4.89±0.72)d、(3.21±0.78)d、(4.48±0.97)d和(6.32 +0.25)d相比,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翠兰  梁爱清 《光明中医》2009,24(9):1700-170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8天治愈率95%,对照组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一般手足口病有很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患儿症状及体征变化。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比较显著更高(P0.05);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短(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家属意愿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4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观察组1.8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予以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显著,不止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能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严格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2个RCT,共8 94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在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的结果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比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87%和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25±0.71)d和(5.06±1.21)d,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06±0.77)d和(5.16±1.68)d,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扰素1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2次/d。治疗组30例喜炎平,5mg/Kg加入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2次/d。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间歇2h喷射咽喉及软腭1次。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时间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喜炎平和康复新液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6.7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2.59%;患儿食欲好转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治愈时间方面,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采用康复新液、喜炎平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12%、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缩短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