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哈尔滨市城市与农村6~14岁的学龄儿童共1961名,并采用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类型构成比分布趋势一致,均以混合问题儿童为主,内向问题儿童所占比例均大于外向问题儿童.城乡学龄儿童的分裂样、社交退缩、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性问题因子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儿童.多因素分析揭示,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母孕期情况、父母婚姻关系、幼儿期疾病、是否寄养;农村组依次为幼儿期疾病、幼儿期生活变故、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北方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加强母孕期保健预防幼儿期疾病、避免生活变故、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状,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唐山市城乡1611名6~14岁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4.8%、1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学习问题、身心障碍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高,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成员关系、长期寄养、母亲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态度、父母打骂儿童、父母辅导儿童学习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唐山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家庭环境因素与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10~12岁城市学龄儿童325名.结果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7%;儿童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家庭人员间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家庭道德观.结论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6—11岁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调查农村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调查6~11 岁农村儿童866 名。结果 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0.67% ±1.40% 。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婴幼期疾病。结论 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及自制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129名4~10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87%,男童高于女童(2=5.25,P<0.05),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2=9.34,P<0.01).②学龄前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攻击性行为(6.62%)、焦虑/抑郁(5.57%)、思维问题(4.88%),女童为思维问题(5.61%)、退缩(5.10%)、焦虑/抑郁(4.59%),男童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2=6.94,P<0.01),女童退缩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童(2=5.10,P<0.05);而学龄期男童前3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注意问题(5.39%)、社交问题(4.85%)、违纪行为(4.58%),女童为退缩(5.45%)、焦虑/抑郁(4.73%)、躯体主诉(4.36%),男童注意问题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2=5.42,P<0.05),女童退缩、躯体主诉2个因子检出率高于男童,差异有显著性(2=5.45、4.36,P<0.01或0.05).③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户籍类型、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稳定状况、父母婚姻关系和父母的管教方法.结论 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必须联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而以家庭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学校环境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武汉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1735名6岁~16岁儿童进行行为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6岁~11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4.6%;男生问题检出率为17.8%,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1.1%,差异显著。12岁~16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2.2%;男生问题检出率为9.4%,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4.8%,差异显著。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环境和家庭因素。结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吕梁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吕梁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吕梁市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吕梁市4所小学6-11岁儿童进行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调查. 结果 该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9%,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9%,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8%,男生和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性别、家庭共有孩子数、寄养、父母教育态度一致性、学习问题. 结论家庭因素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88题),对中国齐齐哈尔SOS儿童村和普通双亲家庭83名7~14岁学龄儿童进行了对照研究。SOS组与对照组的学较行为问题捡出率分别为20.9%和20.0%,家庭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3.3%和5.0%,广泛性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6%和2.5%。行为问题症状在不同环境、不同性别、不同组间的分布各有差异,SOS组的A行为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PQ个性测定P、N、E、L量表评分,SO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8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应用自编相关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7%,男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的A行为高于女生,女生的N行为高于男生(P<0.01).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子女出生后的安静度、亲子关系、玩游戏机、父母养育方式、子女个性等因素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
影响10—12岁学龄儿童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调查10-12岁城市学龄儿童325名。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7%;儿童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程度、家庭人员间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家庭道德观。结论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心理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由父母填写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芜湖地区6 381名3~16岁儿童进行测查。结果: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5.25%,三县儿童的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市区;市区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等八项因子分显著高于三县,而矛盾性显著低于三县;较家庭环境中的其他因素相比,家庭的矛盾性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余较为密切的有知识性、组织性、亲密度。结论:精神环境良好的家庭,其子女行为问题较少,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冲突越多,其子女的行为问题亦越多。  相似文献   

12.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 哈尔滨市城市与农村6-14岁的学龄儿童共1961名,并采用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类型构成比分布趋势一致,均以混合问题儿童为主,内向问题儿童所占比例均大于外向问题儿童。城乡学龄儿童的分裂样、社交退缩、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性问题因子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均为农村大于城市儿童。多因素分析揭示: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母孕期情况、父母婚姻关系、幼儿期疾病、是否寄养;农村组依次为幼儿期疾病、幼儿期生活变故、父母文化程度。结论:北方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加强母孕期保健预防幼儿期疾病、避免生活变故、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铜陵市区3559名3~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为11.8%,男女性分别为13.5%和9.9%;胎龄、出生月份、新生儿期住院天数不同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间具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城市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孤独症行为问题;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性别、出生季节、早产、过期产、新生期住院等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昆明市区行为问题儿童家长心理压力的情况,为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家长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92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家长压力问卷,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父母压力状况.结果 昆明市一普通小学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7.02%,其中男生为32.4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浙南沿海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6~11岁儿童1674名,用Ruttr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 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问卷回收率96%.结果儿童行为检出率9.5% ,其中A行为3.7%、N行为3.9%、M行为1.9%.A行为依次表现为说谎、不听管教、破坏东 西、欺负别的孩子和偷东西;N行为依次为腹痛或呕吐、睡眠困难、烦恼、害怕新事物或环 境、拒绝上学.行为问题与母亲患病、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等有关.结论 应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儿科医生经常面临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行为问题报告不一致的情况,但既往关于父母和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探讨父母及教师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评估的一致性及差异。方法 于2018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抽取学龄前儿童2 698例。儿童家长填写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教师填写Conners教师量表(TRS),比较基于PSQ和TRS的行为问题检出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问卷被有效回收的学龄前儿童2 660例(98.59%)。基于PSQ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47%(385/2 660),男童高于女童〔17.91%(245/1 368)比10.84%(140/1 292),P<0.001〕;基于TRS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44%(118/2 660),男童亦高于女童〔6.29%(86/1 368)比2.48%(32/1 292),P<0.001〕。PSQ中,男童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多动指数上的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TRS中,男童在品行问题、多动指数上的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一般情况表 ,调查 6~ 11岁城乡结合部儿童 778名。结果 :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17.3% ,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和婴幼儿期疾病。结论 :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浙江省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193名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教师问卷和父母问卷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8.63%和11.65%,行为问题的性 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显著,其他种因素的差异则与问卷及统计指标有关.结论存在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只占少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要考虑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做好1级预防,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表)进行问卷调查,以白云区流动儿童1 009名为研究对象,594名本市儿童为对照。结果流动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8.2%(285/1 009),高于本市儿童21.2%(126/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8.9%(154/532),高于本市男童16.9%(5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7.5%(131/477),本市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9%(74/28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前三位的是强迫、交往不良、多动,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前三位的是违纪、性问题、多动。流动男女童、各年级行为问题检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云区流动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流动儿童行为问题不容乐观,应重视流动儿童行为问题,针对其行为特征,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一般情况表,调查6-11岁城乡结合部儿童778名。结果: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7.3%,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因素、父母因素和婴幼儿期疾病。结论:城乡结合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