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钠肽(Brain natriurctic peptide,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可反映心室的功能。近年来,BNP作为一个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关注,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和严格的检测标准,尚未作为CHF诊断的常规指标。本文对4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了血浆BNP的检测,同时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指标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旨在评价血浆BNP在CHF诊断及病情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老年D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诊断为DHF的老年患者129例(DHF组)及老年健康体检者77例(对照组)行心脏超声检查,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比较两组血浆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及其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分级的关系,并作受试者ROC曲线分析。结果DHF组血浆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与舒张功能障碍程度相对应(P<0.01);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BNP,并显著相关(r=0.812,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CI:0.630~0.792),120 ng/L作为界值的灵敏性为81.0%,特异性为63.3%;N末端脑钠肽前体AUC为0.765(95%CI:0.691~0.839),200 ng/L作为界值的灵敏性为82.3%,特异性为73.3%。结论血浆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均对老年DHF有一定的诊断价值;N末端脑钠肽前体是一个较BNP更为敏感的诊断DHF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66例慢性心力衰竭(CnF)患者根据血钠水平分为正常血钠组(135~155 mmol/L)125例和低钠血症组(<135 mmol/L)41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随访1 a.发现CHF患者NYHA心功能级别越高,BNP水平越高;低钠血症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1);随访期间,低钠血症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高(P<0.05)).认为CHF患者血钠水平可能影响BNP的分泌,而BNP分泌增加可能是导致CHF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心脏疾病治疗的不断进展,人们的生命得以挽救,心力衰竭同时成为当今心血管病的首要问题。如何明确诊断心衰已成为心脏科医生的关注焦点。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多肽,随室壁应力的增加而分泌增多。它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凭借其对于心力衰竭的高度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日益成为协助诊断心衰的极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和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入选126例CHF患者,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随访住院期间、30天和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即心血管病死亡、新发心衰/心衰恶化再入院).结果随BNP水平分级递增,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IDdI)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各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通过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BNP是独立于年龄、LVMI、LVIDdI、LVEF等危险因素的CHF预后因素,可预测30天和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r分别为0.769,0.831,P<0.01).BNP预测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78~0.924,P<0.01).结论 BNP水平与CHF患者左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能很好地对C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CHF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心衰患者按是否存在房颤分为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浆BNP、NYHA分级以及左房、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①房颤组血浆BN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组,在相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亚组中,房颤组BNP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组中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②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r=0.794,P〈0.01)、房颤持续时间(r=0.698,P〈0.01)、左心房大小(r=0.739,P〈0.01)、左室大小(r=0.839,P〈0.01)呈正相关。结论心衰合并房颤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且与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左室内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的研究表明,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1,2]。脑钠肽的水平可准确反映左心衰的严重程度,它在许多病理情况下作为一种代偿性机制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在心力衰竭发生时非常明显[3]。本文旨在探讨脑钠肽水平与老年心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00例该院诊治的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与对照组(8.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LVESV、LVEDV、LVEF及血浆BNP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但比索洛尔具有更强的优势,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来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为临床提供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和特异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心力衰竭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36例、Ⅳ级18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定左室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01).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Em)较对照组升高,E/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降低(P<0.01),血浆BNP浓度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634,P<0.01),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超声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了解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HFNEF)的右室功能,评估无创检查对观察HFNEF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HFNEF的心衰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8名,分别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与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测定右室射血分数(RVEF)、舒张早期和晚期三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A)、三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t与At),计算E/A、Et/At、E/Et值和右室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NEF组患者RVEF值明显降低(49.79±5.49比56.35±6.43,P〈0.01);E/Et明显升高(8.81±3.23比4.87±0.70,P〈0.01);Tei指数显著增高(0.44±0.10比0.33±0.08,P〈0.01)。两组间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损。多普勒超声的无创检查对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要优于BNP测定。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功能不全是触发心肌细胞释放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重要因素。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重要的生化学指标,独立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现简要介绍血浆BNP和NT—proBNP检测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利尿钠肽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脑利尿钠肽(BNP)升高。BNP主要由心室合成和分泌,血浆BNP的浓度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的生化指标,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可用于CHF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40例(HF组),另选同期住院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BNP和UA。结果两组血浆BNP和血清U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患者血清UA增高者与血清UA正常者BN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和血清UA对HF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20例,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42例、Ⅳ级48例。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给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另选择健康查体者11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心衰组BNP、LVEDD及LVEF分别为(456.43±202.70)pg/ml、(59.24±9.20)mm、(32.26±7.18)%,对照组分别为(25.23±7.30)pg/ml、(41.56±6.74)mm、(58.85±9.75)%。心衰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BNP水平分别为(188.32±66.36)、(432.26±102.82)、(1236.31±620.58)pg/ml。两组BNP、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浆BNP浓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心衰患者66例(心衰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9例,Ⅲ级20例,Ⅳ级27例;按类型分为扩张型心肌病21例,围生期心肌病25例,酒精性心肌病20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正常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 心衰组、正常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9.61±0.83)、(7.82±0.11) ng/mL,两组比较P<0.01;心衰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9.29±0.98)、(9.87±0.69) (9.89±0.53) ng/mL,Ⅲ级、Ⅳ级分别与Ⅱ级比较P均<0.01;心衰组扩张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者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83±0.76)、(9.98±0.52)、(9.31±0.62) ng/mL,两两比较P<0.05或<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且不同心功能分级、类型者血浆BNP水平亦不同;血浆BNP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血浆心钠肽(type A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typeB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研究发现在心房颤动(atrialfi rillation,AF)患者中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1〕,表明其参与了AF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中存在一部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美国ACC/AHA2005年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称为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这些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ANP、BNP水平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合并心房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