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了1997年的48.4%;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避孕套使用率已从1991年的46.2%上升到1997年的56.8%。研究人员说,这种现象是在青少年性行为持  相似文献   

2.
<正>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在美国首次正式报道发现艾滋病(AIDS),从此拉开了人类社会与艾滋病病毒(HIV)斗争的序幕。男男性行为者(MSM)指过去一年内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由于其特殊的高危性行为,在许多国家都是HIV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据估计,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陕西省新近发现并报告的经商业异性性传播感染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在确证前后高危异性性行为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提供的方案和调查问卷,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新发现报告的现住址为陕西省且感染途径为"商业异性传播"的HIV/AIDS存活病例,收集其确证前后高危异性性行为信息。结果共调查223名HIV/AIDS,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固定异性性伴性行为和临时异性性伴性行为的比例分别由确证前的100.0%、13.0%和13.9%下降至确证后的5.4%、0.9%和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5,P0.05;χ~2=25.27,P0.05;χ~2=20.43,P0.05);确证前后寻找商业异性性伴的途径均以场所内等待为主,商业异性性行为和临时异性性伴性行为的发生地多局限于陕西省内。15.7%的已婚HIV/AIDS未将本人感染HIV的情况告知配偶,10.1%在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确证后分别有2人和5人有过固定异性性伴性行为和临时异性性伴性行为,均未告知对方自己感染HIV的情况。结论 HIV感染的结果对调查对象的行为改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该人群未来仍存在较高的的二代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4.
“性“乃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是“天生“的,多数人对性可谓是既了解又不了解,其实“性“是生物的属性,原本并不神秘。原始人类的性行为与其他动物并无区别,是一种公开的行为,不加掩饰,生物进化后,才有了羞耻感,将生殖器部位用树叶围了起来加以遮盖。人类成为高等动物以后,性行为方式渐变隐蔽,异性之间因感情的产生而出现择偶要求,性乱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安徽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与其男性性伴和女性性伴的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  以合肥、芜湖和六安3个城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滚雪球法和网络招募法招募MSM人群,对符合纳入标准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SM人群最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招募1 200名MSM,最近6个月78.3% MSM与男性性伴有过肛交性行为,20.9%与女性性伴有过异性性行为,16.5%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女性性伴均有过性行为。最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29.9%)明显低于同性性行为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53.0%),在最近一次异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52.2%)也明显低于同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79.6%)(均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包括在婚/同居/离异/丧偶)、在调查城市居住时间>2年、有同性商业性行为的MSM更容易发生异性性行为。  结论  MSM人群存在较高比例的双性性行为,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性健康教育、风险感知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性传播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传播疾病(以下简称STD)是指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的一组传染病。近年来STD不仅死灰复燃,发病率也逐年增高,龚向东等报道STD报告率从1991年的15.48/10万迅速上升到2001年的68.91/10万[1],预防与控制STD的传  相似文献   

7.
所谓性行为,即物种出于繁衍的本能而发展起来、寻求接近与交合的行为。而人类性行为虽同样植根于物种繁衍的本能,但通过社会文化的历史塑造,已超越动物的生殖本能,成为满足人类的情感需要,促进人格发展,寻求亲近、关怀,温暖、理解,支持、分享,爱恋……与结合的习得行为。人类性行为是人际交往中表情达意的手段,是情感的创造性表达,是温情的体现,是人类成熟个体责任感、义务感的庄严承诺,是通过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模仿、学习而发展起来,并一步步趋于完善、完美。根据一个人的性行为(包括性观念性态度等)即可判断其总的文明程度,这是现实生活也是网络空间普遍适用的真理。性行为乃检验人性的通用标尺。青少年的性行为,尤其是其不加掩饰的虚拟空间性行为往往最直白地展现出其人格素质。  相似文献   

8.
1991年8月26日,北京同仁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同仁医院举办了《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展览》。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感染监控意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证医疗质量。这个展览主要介绍了医院感染方面的知识、发展和现况;同仁医院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方面四年来所做的工作;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也利用图表、漫画等形式介绍了本科室有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截止1995年的爱滋病患者已超过2000例,这个数字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性活动是人类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行为,有关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天约发生10亿次性活动。长期以来,由于伦理、道德和文明的约束,人类的性行为一直在一夫一妻制下进行,但是从6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开始了一场性革命,把性行为从夫妻间解放出来,使性活动从家庭走向了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近30年来性行为发生率的变迁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确保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性态度,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对1990-2018年间167项对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的调查数据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结果自199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1999年的8.88%上升到2011-2016年的17.80%。以时间为自变量,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时间二者之间的函数为y=-1 116.589+0.563x(P0.05),时间对性行为发生率的解释力为47.8%。男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发展趋势,而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时间之间的函数为y=-1 857.235+0.935x(P0.05),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时间之间的函数为y=-574.410+0.291x(P0.05),模型解释力分别为72.1%和25.3%,即时间效应对男性影响大于女性。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均随时间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受时间影响最为显著,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时间之间的函数为y=-1 905.787+0.956x(P0.05),时间对性行为发生率的解释力达到了59.2%;东部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时间之间的函数为y=-870.010+0.440x(P0.05),时间对性行为发生率的解释力为33.7%;而西部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虽然随时间发生变化,但时间效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青春期发育提前与结婚年龄的推迟、经济条件的改善及互联网的普及与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的增长相关。因此,建议改变传统观念,适时开展家庭性教育;完善性教育课程,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互联网监管,进行网络科普教育,进而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性态度,进行安全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HIV阳性男性大学生的性取向及其与HIV感染者的相关性行为特征,为制定学生人群的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控策略提出建议。  方法  招募北京地区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确诊HIV感染的200名男性大学生,利用问卷回顾性调查HIV感染前的性取向和性行为特征,对比分析绝对同性性行为取向者与其他性取向者的差异。  结果  男性大学生HIV感染者首次确诊时平均年龄为(22.18±2.70)岁,61.5%(123名)处于本科阶段,69.5%(139名)为外地户籍,38.5%(77名)感染前性伴来源于网聊约见的人,83.0%(166名)发生过同性性行为。性取向自我评分显示,50.0%为绝对同性性行为者,绝对同性性行为组确认HIV感染时的平均年龄低于其他性行为取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1),Rush的使用率、首次插入性行为对象为男性、18岁前发生首次同性性行为、同性性伴数>3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固定性伴、同性性行为频率多于每月1次比例均高于其他性行为取向者(χ2值分别为5.15,28.06,4.16,5.34,5.89,7.39,6.68,P值均 < 0.05)。绝对同性性行为组中Rush使用者性病的确诊比例高于不使用Rush者(χ2=6.26,P=0.01)。  结论  男性大学生HIV感染者中绝对同性性行为者高危性行为比例高于其他性取向者。学校和家庭需要关注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利用网络传媒加强健康宣传,提高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12.
性学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皮肤病医生爱文·布洛克医学博士提出。绝大多数专家认为性行为不等同于性交,但是具体的区别却很难表达。对于人类行为的考察表明许多物体和活动对于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衡量人类性行为的质量,金西、波默罗尼和马丁决定用性高潮这一指标来对性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客观评价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人口因素、性行为、症状和体征来识别沙眼衣原体(CT)感染危险较高的妇女,本研究对大学计划生育门诊新接受者进行了评价。 从1991年11月1日~1992年7月2日到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407例至少每周有一次性生活,无异常生殖道出血和未应用激素或抗生素的妇女列为研究对象。由2名受过训练的计划生育专职护士负责收集有社会经济学特征妇女和配偶的性行为资料。根据病  相似文献   

14.
一、性心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性行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人类性行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态度、性知识、性行为现状,对比其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日在整群抽取的中央民族大学868名学生中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人口学特征、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四个方面.结果:①性态度:在民族、年级、性别、有无宗教信仰、专业性质以及生源地方面性态度得分都存在差异(P均<0.05).②性知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低于汉族大学生(P<0.05),不同年级、宗教信仰、专业、户籍地大学生性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性行为:大学生的性行为得分除了在有无宗教信仰和生源地方面无差异外,在民族、年级、性别以及专业性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性态度、性知识和性行为上都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态度、性知识和性行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性知识亟待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男女性生活,我国古代称之为房室生活,简称房事。人类的生殖、繁衍离不开两性的结合,人类的健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与"性"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以研究和阐明性解剖、性生理、性病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卫生、性教育、性临床和性治疗等问题的性医学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招募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 47.1%(255/541)的人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文化程度低(HR=1.98,95%CI=1.54~2.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HR=2.92,95%CI=2.06~4.15);与男男性行为者首次异性性行为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75/541)的人近3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岁(OR=2.0,95%CI=1.12~3.56)、性行为方式以异性为主(OR=24.2,95%CI=11.1~52.6)和近1个月喝醉过(OR=2.6,95%CI=1.3~5.0)与男男性行为者近3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男男性行为者向其女性性伴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成都市高职高专学生性相关态度、婚前性行为及对其他同学婚前性行为比例的估计.方法 于2010-2011年对成都市四所高职高专学校692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8.21%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学校里存在婚前性行为现象;17.63%承认自己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77.24%的应答者对同校同学的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存在过高估计;过高估计组的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高;41.6%的应答者不支持婚前性行为,83.2%不支持多性伴行为,66.3%不支持男男性行为;除男男性行为问题,女性在大多数性相关问题上持否定态度.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性观念相对开放,自我报告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可以从尝试校正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校同学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的过高估计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减少婚前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性伴网络特征及该人群中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性病(ST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该人群中传播及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模式,为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同性恋人群活动场所、同性恋QQ群内动员、"滚雪球"等途径寻找MSM人群,招募151人,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信息。[结果]151名被调查者中最近6个月有30人(19.9%)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为53.3%;与同性性活动情况,其中91人(60.3%)有同性固定性伴,76人(50.3%)与非固定同性性伴的人发生过多次男男性行为(简称有多次男性伴),77人(51.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简称有偶遇男性伴),10人(6.6%)从事商业性行为。而在与固定性伴、多次男性伴、偶遇男性伴、商业性行为中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依次是69.2%、57.9%、50.6%、70.0%。与固定男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与偶遇男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P=0.014)。最近6个月有2种及以上性伴类型占58.9%。30名已感染HIV者中有多次男性伴及偶遇男性伴类型的比例分别为53.3%和63.3%;有过多次男性伴、偶遇男性伴性行为者中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0.0%和63.2%。感染HIV者与固定男性伴发生高危性行为的率低于未感染HIV者(P=0.029)。[结论]MSM人群性伴网络复杂多样,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不仅使HIV在该人群中容易传播,且该人群已成为向普通人群传播HIV的"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暗娼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从社区中招募暗娼,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年龄和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前的高危行为特征、朋友中从事性服务的人数等.结果共调查343名暗娼,从第一次性行为到首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5.95/100人年(95%CI=23.20~28.69).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HR=1.55;95%CI=1.11~2.16)、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18岁(HR=1.38;95%CI=1.09~1.74)和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前无婚姻史(HR=3.09;95%CI=2.41~3.97),与暗娼首次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少数民族、无婚姻史和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小是暗娼首次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