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脊髓畸形及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5例腰骶部半椎体患者,其中男35例,女40例,平均年龄13.8±9.1岁(3~41岁)。术前均行全脊髓MRI、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腰骶部半椎体患者脊髓畸形及脊髓外畸形的发生情况。脊髓畸形包括脊髓纵裂、脊髓空洞、Chiari畸形、脊髓拴系、低位圆锥等。脊髓外畸形包括心脏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异常、骶骨发育不良、双下肢不等长。分别按患者性别(男性与女性)、半椎体所处侧别(左侧与右侧)、半椎体分节情况(完全分节、半分节与未分节)及是否伴发其他部位半椎体(单发半椎体与多发半椎体)分组比较脊髓畸形及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结果:脊髓畸形的发生率为14.67%(11/75),其中脊髓纵裂6.67%(5/75),脊髓拴系5.33%(4/75),脊髓空洞4.0%(3/75),Chiari畸形1.33%(1/75),低位圆锥1.33%(1/75);3例(4.0%)患者同时合并两种脊髓畸形。按性别、半椎体所处侧别、半椎体分节情况及是否伴发其他部位半椎体比较脊髓畸形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为20%(15/75),其中心脏异常6.67%(5/75),泌尿生殖系统异常4.0%(3/75),双下肢不等长4%(3/75),骶骨发育不良6.67%(5/75)。按性别、半椎体所处侧别、半椎体分节情况及是否伴发其他部位半椎体分组比较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骶部半椎体患者中,脊髓畸形的发生率为14.67%,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为20%。骶骨发育不良、双下肢不等长、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是发生率较高的脊髓外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伴骶骨发育不良的先天性腰骶部畸形患者手术矫形效果以及随访中冠状面平衡的变化情况,探讨远端固定至S1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矫形且远端固定至S1的先天性腰骶部畸形合并骶骨发育不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BD)和骨盆倾斜角(POA),将术后CBD2cm定义为冠状面失平衡,观察冠状面平衡在术后的转归。结果:共有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女各3例,年龄4.11±1.57岁(3~6岁),随访时间为3.83±1.47年(1~6年)。患者术前腰椎侧凸Cobb角为39.20°±6.27°,术后为16.53°±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22.48°±9.80°,矫正效果维持良好。术前和术后即刻CBD分别为18.30±16.85mm和22.47±8.77mm,末次随访时CBD已进展为31.35±8.61mm,冠状面平衡无明显改善(P0.05),反而出现了加重趋势,5例表现为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高达83.3%(5/6)。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POA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伴骶骨发育不良的先天性腰骶部畸形患者,矫形手术远端固定到S1虽能即刻纠正侧凸畸形,但术后容易出现冠状面平衡的失代偿问题,可考虑通过骨盆固定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椎体畸形是指一侧椎体发育形成障碍而导致的椎体畸形,是造成先天性脊柱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1]。McMaster等[2]将半椎体分为完全分节、半分节和未分节三种类型。完全分节型的半椎体具有完整的上下生长板,单侧具有“正常”的生长潜能,脊柱畸形往往较严重且进展迅速[3]。除了半椎体的类型之外,半椎体的位置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预后进展也有着重要影响[2]。腰骶部的半椎体,位于较为活动的腰椎和不活动的骶椎之间,由于半椎体下方缺少柔软的脊椎代偿,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可产生一系列特殊的临床问题[4~7]。笔者就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测量脊柱畸形患者冠状位骨盆-下肢参数,探讨骨盆-下肢在脊柱畸形冠状位序列及平衡中的代偿机制。方法:收集49例以胸腰弯/腰弯为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和46例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X线片,在正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下肢冠状位参数:骶骨倾斜角(sacral obliquity,SO)、髂嵴倾斜角(iliac obliquity,IO)、髋臼倾斜角(hip obliquity,HO),由两位脊柱外科主治医生分别测量,间隔1个月后重复测量,检验其信度。同时测量脊柱冠状位参数:冠状位失平衡距离(coronal decompensation,CD)、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 curve,TL/L)和腰骶弯(lumbosacral curve,LS)、骨盆-下肢弯(pelvis-leg curve,PL)。将矫形前冠状位骨盆参数与TL/L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其与矫形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平衡型半椎体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平衡型半椎体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5(2.9,7.3)岁,男性28例,女性24例。在术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冠状面参数包括头/尾端节段性侧凸角及代偿弯、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冠状面骶骨倾斜角(coronal sacral slope,CSS);矢状面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等。通过CT及MRI判断前方半椎体和后方附件的畸形情况,分为协调型和错配型。按照半椎体分布的数量、位置及合并脊柱/肋骨畸形情况,对畸形进行分型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畸形分为4种类型:1型,包含2个半椎体;2型,包含3个半椎体;3型,包含≥4个半椎体;4型,平衡型半椎体同时合并多发脊柱和肋骨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扩大半椎体切除椎间融合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弯的效果及如何减少并发症.[方法]本组9例患者,半椎体均位于胸腰段,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8~17岁,平均14.2岁.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扩大半椎体切除,椎体间大量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43个月(14 ~92个月).[结果]9例患者,术前冠状面平均Cobb角40.3°,矢状面平均Cobb角32.6°,经后路扩大半椎体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2周冠状面平均Cobb角10.7°(平均矫正率73.4%,P<0.05),矢状面平均Cobb角10.2°(平均矫正率68.7%,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矫正率和术后2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期经后路扩大半椎体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脊柱侧弯的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半椎体是脊柱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其治疗方法繁多,治疗效果不肯定,如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半椎体畸形患者19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10例;年龄5~17岁,平均11岁。半椎体发生在胸段5例,胸腰段10例,下腰段4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 (1)11例单纯行畸形半椎体切除及半椎体侧相邻椎体椎板融合术,其中3例5~7岁小儿术后2年侧弯矫正5°;14岁以上者2例,术后分别为2年、4年,矫正不明显;术后不足2年者在随访中。(2)1例8岁胸段半椎体,用Luque棒矫形,因椎板裂开而失败。(3) 1例11岁T8半椎体,用Harringto…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随访5年以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手术时年龄3~13岁(8.4±2.9岁)。半椎体位于L4/5 11例,位于L5/S1 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局部侧凸角、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躯干偏移和矢状面上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VA),对冠状位平衡状态进行分型;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0~13.0年(6.5±2.4年),固定节段2~4个(2.9±0.6个)椎体。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冠状面平衡状态A型5例,B型6例,C型10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有显著性改善。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为24.5±14.2mm,术后矫正至14.6±11.9mm(P0.01),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和11.9°±6.5°,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4.0°、3.8°±4.2°,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矢状面上,术后及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SVA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螺钉切割,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2例代偿弯进展,1例行翻修手术。结论: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明显矫正腰骶部原发畸形,改善近端代偿弯及冠状面失平衡,并且矫形效果在远期随访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腰骶部低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分布情况及其对滑脱程度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Meyerding分型Ⅰ~Ⅱ度腰骶部峡部裂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SDSG滑脱分型中PI分组标准分为低PI组(PI45°)、中PI组(45°~60°)和高PI组(PI60°)。测量的参数包括滑脱率、椎间隙高度、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计算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下腰椎前凸角/LL)、PT/PI。采用单样本K-S检验本组患者PI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影像学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其他参数的关系。结果:共1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0例、女103例,年龄51.7±10.4岁(31~71岁)。腰骶部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I呈正态分布(P=0.20),均值为59.9°±10.5°,低、中和高PI组分别有12(8%)、67(44%)和74(48%)例。低PI组滑脱率明显低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01),而高PI组L5/S1椎间隙高度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低PI组PT、SS、PT/PI、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均显著低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1);而LDI明显高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01)。高PI组SVA明显高于低PI组和中PI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I与滑脱率、PT、SS、PT/PI、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SVA成正相关,与LDI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人腰骶部低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I呈正态分布,低PI患者滑脱程度较轻,高PI患者腰骶部椎间隙塌陷、滑脱程度重,骨盆后旋导致下腰椎前凸丢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伴腰骶段畸形的退行性侧凸畸形的手术策略,以实现其冠状位失平衡的术中良好矫正,进而达到术后即刻的整体冠状位平衡。方法:2018年5月~2018年9月,对收治的5例伴腰骶段畸形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以患者术中俯卧位足跟连线中点、臀沟、C7棘突三个标记点作为矫形参考,腰段及腰骶段顶椎凹凸双侧充分松解,首先矫正主弯,而后利用体位垫复位作用,配合内固定整体把持矫形力,进行腰骶段畸形的矫正,实现三标记点共线。测量患者矫形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的冠、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冠状位失平衡距离、腰段主弯Cobb角、腰骶段代偿弯Cobb角、矢状位整体失平衡距离、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胸段后凸角分别为:3.9±1.1cm、35.3°±13.1°、24.5°±7.3°、11.0±9.2cm、49.8°±20.7°、33.8°±12.8°、8.7°±16.6°、11.3°±19.5°、14.4°±6.8°;术后分别为:-0.1±1.0cm、11.5°±10.3°、3.3°±4.0°、3.7±6.4cm、49.8°±19.1°、22.6°±7.7°、32.3°±9.0°、2.2°±18.0°、23.5°±2.7°。患者术后冠状位及矢状位整体平衡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术中俯卧位足跟连线中点、臀沟、C7棘突三标记点的共线可作为术中冠状位是否平衡简单而实用的参考;凹凸双侧充分松解,体位复位及配合内固定的整体复位可实现腰骶椎畸形的良好矫正,进而恢复冠状位即刻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儿童下腰椎及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平衡情况,分析不同外科矫形方式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7.8±3.3岁(3~10岁)。L4半椎体4例,L5半椎体7例,S1半椎体3例。根据术前冠状面平衡情况分为3组:A组冠状面平衡,C7铅垂线偏离骶骨正中平分线(CSVL)≤2cm;B组为C7铅垂线位于半椎体的对侧(偏离CSVL2cm);C组为C7铅垂线位于半椎体的同侧(偏离CSVL2cm)。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融合术式。矫形方式:A组中凸侧与凹侧撑开、压缩力均等;B组半椎体侧单纯压缩;C组增加L5/S1节段"反向"凸侧撑开、凹侧压缩的矫形操作。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4~68个月,平均33±12个月。术前冠状面排列中平衡4例(29%),失平衡10例(71%)。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36.8°,末次随访时平均12.1°±8.0°(P=0.000),最终矫正率67.1%。术前的冠状面平衡为6~53mm,平均30.6±14.9mm,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为0~44mm,平均10.7±10.9mm(P=0.001)。其中,A组患者4例,术前与术后均维持了冠状面平衡;B组患者6例,术后有1例患者冠状面仍然失平衡;C组患者4例,术后均恢复了冠状面平衡。结论:儿童下腰椎和腰骶段的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较高,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不同冠状面排列情况采取恰当矫形方式,可能获得满意的冠状面平衡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行后路长节段固定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后路截骨联合长节段固定矫形术治疗的23例先天性腰骶段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2±2.8岁(10~18岁),平均随访时间38.2±8.4个月(24~96个月)。收集患者畸形节段、畸形类型、融合节段、躯干倾斜及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全脊柱X线、Bending位X线、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及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简体中文版SRS-22评分,测量原发弯和继发弯Cobb角,脊柱柔韧度指数(flexibility of the structural curve,FSC),骶骨倾斜(sacral obliquity,SO),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与双下肢全长等指标,根据患者矫形术后是否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将患者分为平衡组与失衡组。冠状面失平衡诊断标准:C7铅垂线(C7plumb line,C7PL)偏距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2cm。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23例患者平均融合节段数7.4±2.3节(5~12节)。术前平均原发弯Cobb角40.25°±10.6°,末次随访时为12.4°±5.2°,平均矫正率(69.1±8.7)%。术前平均继发弯Cobb角35.5°±8.5°,末次随访时为13.1°±5.0°,平均矫正率(63.1±7.9)%。术后冠状面失衡组5例,发生率为21.7%。男2例,女3例。L5半椎体1例,L5半椎体合并L4蝴蝶椎1例,S1半椎体1例,L5横突肥大形成假关节1例,L5楔形椎1例。失衡组中,2例发生S1断钉,1例行翻修手术治疗,1例行支具治疗。两组比较,继发弯柔韧指数、术前躯干偏移、上固定椎位置、下固定椎位置、末次随访冠状面平衡距离(1.0±0.8cm vs 3.0±0.7cm)、术后6个月骶骨倾斜角(3.5°±3.2°vs 15.2°±14.2°)、末次随访锁骨角(3.6±3.6cm vs 15.0±13.3cm)、SRS-22评分末次随访自我形象维度(3.9±0.6 vs 3.7±0.7)、治疗满意度(4.5±0.2 vs 2.6±0.6)、心理健康(4.1±0.4 vs 3.2±0.5)及总评分(15.1±2.8 vs 17.8±2.2)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比(4/14 vs 2/3)、手术年龄(12.6±3.8 vs 14.2±2.6)、固定节段数(8.3±3.7 vs 6.8±1.9)、术前原发弯Cobb角(35.2°±17.1°vs 37.6°±4.6°)、术后6个月原发弯Cobb角(12.6°±5.6°vs 16.6°±5.9°)、末次随访原发弯Cobb角(12.0°±6.2°vs 16.4°±5.9°)、术前继发弯Cobb角(37.3°±10.7°vs 38.4°±5.4°)、术后继发弯Cobb角(15.5°±4.6°vs 12.0°±7.5°)、末次随访继发弯Cobb角(14.1°±5.0°vs 12.6°±7.5°)、术前冠状面平衡距离(2.1±2.7mm vs 2.9±1.9mm)、术后6个月冠状面平衡距离(0.9±1.2mm vs 1.7±1.1mm)、术前锁骨角(2.0°±0.9°vs 1.2°±1.1°)、术后6个月锁骨角(1.5°±1.2°vs 2.6°±2.4°)、术前骶骨倾斜角(1.1°±1.0°vs 4.0°±2.5°)、SRS-22量表术前功能/活动(4.1±0.5 vs 3.9±0.6)、疼痛(3.4±0.4 vs 3.8±0.4)、自我形象(3.4±0.7 vs 3.2±0.7)、心理健康维度(3.5±0.3 vs 3.6±0.7)、末次随访功能/活动维度(3.9±0.5 vs3.8±0.5)、疼痛维度评分(3.9±0.4 vs 3.7±0.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骶段畸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存在一定的术后冠状面失平衡风险,其原因可能与截骨不彻底、矫形策略及固定椎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的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36±15)岁(18~53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3型5例,C3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w 2例,3 w~3月1例,>3月3例。术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BMRC)肌力标准:M0级4例,M1级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查体、骨盆增强CT联合磁共振神经成像(MRN)三维图像融合技术确诊为完全性腰骶干神经损伤且性质为软组织卡压。 结果6名患者中有4名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神经松解,2名患者由于术中神经松解不彻底加行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平均时间(173±8)min;术中平均出血(112±56)ml。末次随访时肌力恢复情况:M4级3例,M3级1例,2例未恢复。 结论腹腔镜下神经松解术是一种精准、微创的手术方式,可能是骨盆骨折伴有软组织卡压的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Matsumoto T Muratsu H Kubo S Matsushita T Kurosaka M Kuroda R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1,26(8):1291-1298
Using a tensor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enabling soft tissue balance measurements with a reduced patellofemoral joint and femoral component in place,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preoperative deformity on intraoperative soft tissue balance during posterior-stabilized TKA at 0°, 10°, 45°, 90°, and 135° of flexion in 60 varus-type osteoarthritic patients. Despite more than 20° of preoperative varus deformity influencing intraoperative ligament balance in varus, joint ga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less of the amount of preoperative varus deformity. Accordingly, even in pre-operative severe varus deformed knees, gap balancing can be adjusted during PS TK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且满足入选标准的32例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5~18岁(10.1±4.2岁)。单个半椎体25例,2个半椎体7例;C7 1例,T1 5例,T2 12例,T3 10例,T4 11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不平衡和颈部倾斜。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局部侧凸角、锁骨角、T1倾斜角、颈部倾斜、头部偏斜以及局部后凸角等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175~275min(223.8±41.6min),出血量310~470ml(342.3±45.9ml)。术中胸膜撕裂1例,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1例,上肢神经根性疼痛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共置入261枚椎弓根螺钉,55枚穿破椎弓根皮质,但均未侵犯脊髓及周围脏器和血管,未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12~48个月(19.3±10.5个月),局部侧凸角由术前41.1°±12.3°矫正到术后17.5°±6.7°(P0.001),末次随访时为20.1°±5.8°,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02);局部后凸角由术前21.5°±9.1°矫正到术后16.8°±6.3°(P0.05),末次随访时为17.5°±4.9°(P=0.622);远端代偿弯由术前16.9°±5.3°减少到术后12.2°±5.5°(P0.001),末次随访时为15.5°±7.7°(P=0.053)。T1倾斜角、锁骨角、颈部倾斜以及头部偏斜在术后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观察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有效矫正侧凸畸形,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